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省级装配式示范项目:单体装配率超60%,节省成本300余万

01项目概述

人才公寓设计施工一体化设计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东至含珠路,西至甘泉路,南至石牛路,北至蜀山湖路。

总建筑面积约为128274.58平方米,共计10栋单体住宅,沿街商业及配套公建等。住宅楼部分实施装配式建造方式,建筑面积约91797.38平方米。主要用于国家中科院定点聘用的科学家住宅。该项目是2019年安徽省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一星级绿色建筑、单体装配率不低于60%。

02项目准备

1)EPC管理构架

2)BIM组织构架

3)BIM应用环境

03项目难点

1)预制构件调配多,信息追溯难,管理成本高;吊装荷载大、穿插作业、群塔安全要求高;预制构件灌浆孔注浆质量控制难度大;

2)地下室机电专业齐全,系统多,管线错综复杂,业主单位对地下室净空高度要求严格,机电施工难度大,易导致窝工、返工;

3)传统风管拆分效率低,废品率高,返工多。

04 BIM应用效果

预制构件该项目10栋高层住宅,5层及以上均采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预制构件类型:预制外墙、预制内墙、预制楼梯、预制PCF板、预制叠合板等,部分内墙采用轻质隔墙板。装配率大于60%,运用BIM技术辅助预制构件拆分、深化、加工、运输以及指导现场安装。

1)拆分优化

提取拆分方案模型数据,进行标准化构件类别统计,进行方案对比,1、3、8、10#标准层可节省约4.8万元。

2)预制构件深化

根据设计拆分图、各专业设备点位布置、结构受力分析,结合相关图集,深化预制构件钢筋布置。

结合相关图集规范要求,于模型中植入工艺做法,进行施工预模拟,对吊装点位、支撑埋件(斜支撑),外挂架,模板固定,塔吊扶墙安装,钢悬挑支撑等相关预留预埋构件进行准确定位,精准深化预制构件。

3)预制构件加工、生产及运输

施工前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经参建各方确认后交付预制构件加工单位形成部品构件加工图 。

4)样板引路

采用BIM技术建立虚拟动态样板段,并植入工艺做法,施工要求及规范等信息,代替现场实体样板间,实施可视化技术交底。

5)技术交底

6)质量管理

预埋钢筋固定方法不合理、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偏位、班组自检自查不到位等现象导致转换层预埋钢筋施工合格率低于85%,远远达不到5mm的偏差精度。

运用BIM技术,预模拟解决方案:利用模板加钢筋框方式对转换层预埋钢筋进行固定,辅助编制《装配式转换层灌浆套筒钢筋安装实施方案》,同时结合可视化展示对现场班组人员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以减少误差,后续楼栋转换层预埋钢筋合格率达到95%以上。该成果荣获2020年安徽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

机电安装

通过BIM技术进行地下室机电管综深化设计、预留洞出图、净空高度分析,指导现场机电施工,避免材料浪费,为项目提质增效。

1)设计优化

2)可视化审核

通过VR设备,身临其境,进入虚拟场景中,直观感受真实的空间布置,完整呈现各专业设计整合,检查、修正各专业存在的问题。

7)可视化验收

模型与现场一致,实现可视化施工交底降低沟通成本,减少沟通错误、争取工期。

8)管线优化

将机电专业与内装进行碰撞核查,发现问题调整管线布局。

9)电井深化

原设计电井内采用三面通长洞的形式,施工时涉及切割钢筋、二次吊模等交叉施工问题。针对此类问题,进场初期对电井进行综合排布,充分考虑桥架、配电箱、支吊架、灯具等因素,出具电井排布模型及详图,预留洞口一次到位。避免繁琐施工。

10)净高分析

通过三维模型,直观对管道进行审核、预安装,检查设备管道碰撞,发现问题,并出具相关碰撞报告。

管线深化后,进行净空高度分析,出具地下室支吊架定位图纸、预留洞施工图纸。

11)‍支吊架布置

12)支架优化

施工前对支吊架进行优化设计,部分管线复杂区域采用综合吊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充分利用空间,节省材料。可达到整齐、美观、大方、质量可靠的效果。

13)支架计算

计算综合管线满水总重量,根据管道挠度,计算支架间距布置。依据支架负荷选型,各型钢承载能力表,及型钢规格表计算综合支架选型,合理优化支架。

14)支架选型

15)支吊架布置

16)预留洞口定位

本工程为提高结构二次墙体施工质量及提升现场劳务施工效率,在结构二次墙体施工前。利用BIM技术辅助确定设备及管线预留洞口的位置和尺寸。

05 BIM技术创新

1)质量管理

规范流程,减少粗放式管理、现场信息实时反馈,有效履责、过程信息留痕记录,避免扯皮、现场沟通效率提升,省时省心、过程信息全纪录、可追溯、问题管理流程标准化。

风管数字化加工与安装

传统机电工作是基于施工图绘制加工图,输入生产线,进行生产;项目变更及返工较多,效率低,废品率高。所以本项目采用高精度细化模型,进行数字化加工与安装方式,避免传统方式的弊端;风管拆分周期,对于传统模式由1周缩减为2天半,提高效率50%,同时降低材料损耗率8%,加快了工程进度。

06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1)拆分优化减少预制构件种类及模具类别、降低施工难度,节省成本约166万元。

2)风管数字加工效率高、废品率低,降低材料损耗,节省成本约18万元。

3)预制叠合板吊装协助方案编制和施工演示,提高沟通效率,降低质量风险,节省成本约43万元。

4)综合管线优化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减少材料损耗、降低施工难度,节省成本约48万元。

社会效益

人才公寓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被评为安徽省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安徽省科技示范项目。项目实施服务能力,已从之前帮助用户完成初设阶段的支持,提升至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全方位技术咨询,协助用户大幅度提升数字化设计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装配式高层剪力墙住宅分析——深圳裕璟幸福家园
【精读】BIM技术在高预制率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土建圈】装配式建筑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设计、生产及施工全方面!
设计 施工 管理,三位一体掌握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钢结构项目案例|江北新区图书馆
装配式精装一体化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