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一计“空城”吓退司马懿:一场权力的游戏还是虚构的?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蜀国军师诸葛亮神机妙算、无所不知,更被世人给予“得孔明者得天下”的评价

传说诸葛亮死前最后一计,都能算透了人心,还留下一个千古谜团!

在诸葛亮死前,曾留给刘备之子刘禅一个锦囊,交代自己死后一定要葬在定军山。并且说要安排四个人抬着他的棺材,一直走到绳子断了就把他放在哪里。但这四个人走了一天之后绳子还没断,嫌累就偷了懒,私自把绳子割断,把诸葛亮就地埋起来了。刘禅知道后一怒之下把这四个人杀掉了。据说诸葛亮算透了人心,连刘婵暴怒都算的分毫不差,这样就是为了死后不被别人所打扰而出的计策。以至于没人知道诸葛亮到底埋在哪里。

也有一些民间传说,相传明朝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甚至还亲自带人去挖诸葛亮的墓穴,挖开后说了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叩拜离去。

总之,这些为诸葛亮的生平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诸葛亮一生中广为人知的是哪一计策?

就是大家熟知的“空城计”

空城计

明朝罗贯中根据郭冲《条诸葛亮五事》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后被收录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

三国时期,马谡丢了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连夺三城,又迅速率领15万大军直逼蜀国西城。当时,诸葛亮来不及撤退,西城中只有2500名老弱残兵,无兵迎敌,于是,诸葛亮下命令收起旌旗,城门大开,派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自己领着两个小书童,坐城楼上抚琴。 司马兵临城下,诸葛亮仍泰然处之。司马懿见此情形反而徘徊不敢向前,最终还是下令退兵。司马懿之子司马昭疑而问之,司马懿说:诸葛生怕谨慎,从不冒险,现在却城门打开,一定伏兵藏于暗处,现在不退定然中计谋!

因为没有正史依据,这段典故的真实性也一直备受争议。

说法一:此事件本身是虚构的。

《三国志》作者裴松之曾驳斥:即使司马懿怀疑有诈,按理说是可以先驻留观察虚实后再做决定,至于扭头就撤吗?而且,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和诸葛亮对战的其实是张郃 ,两地相隔数千里。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虚构的。

说法二:司马懿在街亭之战时的所在地不能否定真实性。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 而"郭冲三事"并未说明诸葛亮是在街亭之战时用的空城计,以司马懿在街亭之战时的所在地来否定"郭冲三事"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

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司马懿)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机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南北朝 郭冲《条诸葛亮五事》中之第三事

说法三:这就是一场权力的游戏,司马懿撤兵也说明不了真实性

司马懿是故意假装中计的!他早就看破了诸葛亮在虚张声势,却故意退兵,因为分析了整体局势。

他扭头就跑的目的恰恰是想放走诸葛亮,如果他当时抓住诸葛亮,那么对于魏国来说司马懿的作用就会小很多,可能司马懿会被魏国皇帝除掉也不一定,毕竟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种事发生的不少。

另外,除掉诸葛亮乃是功高盖主之举,回去后发生什么都不好了。

而诸葛亮的“空城计”与历史上很多人的“空城计”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

此事虽是小说家演义,其实,早在春秋时期,真的出现过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

郑楚之战细节跟诸葛亮"空城计"细节大同小异。

多部史书记载,史上真实的空城计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郑楚之战。

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公子元为讨美人芳心,亲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而羸弱的郑国根本无法抵挡。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这时郑国上卿叔詹就献出空城计:大开城门、放下吊桥、百姓往来如常、全不设防。楚将见状生疑,畏于埋伏,不敢贸然进攻。

传说中“空城计”是孙膑把《孙子兵法》送给了诸葛亮的祖先。

孙膑(《孙膑兵法》作者),鬼谷子的徒弟,据说他是孙武(世界三大奇书排名第二《孙子兵法》作者)的后代,也有神话传说孙膑是姜子牙转世,总之孙膑生下来便聪明非凡,但他不幸遭到师兄庞涓的忌妒,被算计砍断了双腿,而在与庞涓斗争的过程中也曾使用过“空城计”:

孙膑夺取成皋后,为长期坚守成皋,派军队到城外征粮,未曾想庞涓先头轻装军队已经逼近成皋。孙膑处乱不惊,命城外征粮军队立刻集结,然后大开城门,装作毫无戒备。魏国费将军带先头魏军来到成皋城外,见城门大开,不由疑惑,不敢进兵。后又发现城内街旁有隐蔽的士兵,城外林中也有韩国士兵,怕中孙膑的埋伏,急忙率军后撤数十里。城外征粮韩军得以回城。

孙膑曾为了躲避庞涓的迫害装疯卖傻,为了演得很像,没法正常行乞,每天饥渴难耐。这个时期,是一位姓诸葛的老人暗给他送饭吃,他才下来。孙膑为了诸葛老人的救命之恩,便把先人孙武流传下来的《孙子兵法》送给了他,然后这本兵书便“祖传”到了后人诸葛亮手里。这样也可以解释了诸葛亮生于草庐陋室、毫无实战经验却深谙战事、用兵如神的真正原因。

当然,传说里还说是姜子牙转世投胎成孙膑,而孙膑转世投胎成诸葛亮,然后诸葛亮投胎成刘伯温,总之,这就是个神话传说了。

无论如何,这段经典的“空城计”故事,却是成就了诸葛亮,烘托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流传至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空城计中,诸葛亮安排4个“扫地兵”干啥?司马懿懂了,所以他还活着
“空城计”中,孔明在城门楼下设计“扫地兵”,并非表面这么简单
诸葛亮的空城计是虚构的, 而蜀国一将领曾用此计, 大败曹操
诸葛亮摆下空城计, 为何让4名士兵在城门口打扫? 司马懿一看就懂
司马懿早已看透空城计,只因计中还暗藏一计,为保小命只能退兵!
司马懿之《空城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