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身边到底藏着多少鸟?——带着这本《鸟类行为图鉴》看鸟去吧!
很多人觉得,要看野生动物,就得去非洲、南极,去无人居住的旷野。
 
但你或许不知道,就在我们身边的闹市里,也有众多野生动物隐藏在那些被人忽略的角落。
        

▲ 在你身边,其实就藏着很多野生动物。图/《我的自然笔记》

 
就观察野生动物来说,相比于大型和小型兽类,更容易也更适合在城市里观看的,其实是鸟类。通常提到城市里的鸟,大家可能只是觉得噢麻雀挺多的。其实光在北京和上海,常见的鸟类少说也有近百种;算上一些不常见的过境鸟,一年甚至能看到300多种鸟。
 
比如上海种了很多的香樟树和乌桕树,这些树都会结果,但果实味道很苦涩,人不会去吃,白头鹎却很喜欢。其实白头鹎曾经分布得最北处就到江苏了,但现在在北京也很常见——原本冬天时,白头鹎很难在野外找到树的果实,但现在城市里种植了许多耐寒的园艺树种,在冬天也能结果,便给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就这样,以白头鹎为代表的吃果实的鸟就在城市聚集起来了。
     

▲ 冬季取食金银木果实的白头鹎。图/沈越


如果你留意城市的草坪,很可能会发现一种全身黝黑,长得有点乌鸦,嘴却是黄色的小鸟,那就是乌鸫。它们最喜欢在草坪里翻蚯蚓吃。往往城市的草坪在冬季仍然会进行维护,它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虫子来吃。
 
珠颈斑鸠的状况也很类似,它主要吃草籽,大量的城市草坪也给它们提供了食物。
 

▲ 左为乌鸫,右为珠颈斑鸠。图/沈越

 
大规模城市化之后,其实很多动物都在适应着城市的生活;尤其是像这些林鸟的适应力,都很强。
 
“比如我家里的小区绿化带里,其实就住着十几种鸟,仔细观察,还会发现随着季节不同都有变化。”观鸟历史已有十余年的程翊欣(上海动物园科普宣传科工程师)说。 
 
一开始甚至都不需要望远镜,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从身边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就能慢慢发现和认识很多鸟种。
     

▲ 大猫上班路上拍下的普通鵟。图/猫盟CFCA

 
“一年四季,你在公园、小区里都能发现惊喜。春季、冬季因为迁徙,看到的鸟类最多;夏季看林鸟迁走,秋季看它们迁回。即便一年又一年,飞来又飞去,你也可以在反复中加深印象,收获新发现。”同样观鸟历史有十余年的何鑫(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说。
 
出了小区绿化带,周围的公园绿地面积更大一些,吸引到的鸟儿种类可能更多。以北京为例,朝阳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天坛公园、柳荫公园,都是很好的观鸟场地。再远一些,城市郊区里的鸟类就更多了。
 
▲ 何鑫正在观鸟中。供图/何鑫

▲ 程翊欣在野外观察鸟类。供图/何鑫

“在城市里观鸟,其实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从自家的小区到周边的公园,再到郊区公园,是所在城市的保护区。以家为原点,慢慢向外扩展,你接触到的鸟种也会慢慢增加。”程翊欣说。

有一次,何鑫在野外看到了丹顶鹤:“那里的丹顶鹤是野生的,完全自然的状态。它们非常怕人,当我们走近距离50 米处,就会‘呼’地飞走,非常壮观。这在动物园里是看不到的,动物园的丹顶鹤,更像是被剪断翅膀、不能飞翔的玩偶。”

▲ 在盐城湿地附近农田里看到的丹顶鹤。供图/何鑫
 
要观鸟了,很多人可能会推荐买一些大部头的鸟类图鉴,厚厚一本,非常详细地描述了每一种鸟的特征、羽色和分布。比如光是柳莺这种小型鸟类,就有几十种。它们体长也就10厘米左右,不同种间往往只有一些细微的不同,对于新手来说,实在是太劝退。
      

▲ 柳莺为小型莺类, 翅长而尖,喙和腿均短而细弱,多数上体橄榄绿色,下体灰白色,种间形态极为相似,差异主要在于冠纹、眉纹和翅斑,在野外很多情况下需要依据行为和鸣声来辨别物种。图/《中国青藏高原鸟类》

 
而且在野外实际观鸟时,你会发现,鸟根本不会像普通图鉴里那样,摆着一个标准姿势,直愣愣站在你面前,等着你仔细观察每一根羽毛有什么不同。它们可能会动来动去,或是惊鸿一瞥,迅速飞走。
 
《鸟类行为图鉴》,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这本图鉴,并不像传统图鉴那样,对于鸟类的外观、尤其是羽色和羽毛图案进行详细描述。而是用1000余幅手绘图,描绘出近500种鸟类的典型飞行、觅食、繁殖、集群等行为,重点描绘可作为实用的野外识别特征。
 
什么是“实用的野外识别特征”?举个例子,一只鸟儿正紧贴着树木向上攀爬,忽动忽停,仿佛心事重重的样子,不需要看到它的颜色,基本可以确定这就是旋木雀。如果在北京飞起来跟波浪形似的,就是啄木鸟。
 
在很远的距离外时,你可能看太不清鸟类羽毛上的斑点或条纹。但很多时候,你通过它的“姿态和动作”,就能识别鸟种。在鸟类识别领域,这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姿态”(Jizz),可以理解为是“形态和行为的结合”。

 
例如,辨识猛禽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它们的飞行方式,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莺类——因为莺类在飞行方式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反之,莺类常飞行在特定的高度或是用独特的姿势鸣唱,而猛禽在大多时候都保持沉默。
 
所以《鸟类行为图鉴》里所画的鸟类的动作姿态,往往都不是“证件照”。像很多传统的图鉴画的鸭子,都是一种侧面的固定姿势;但书里所画的,可能是一只“倒栽葱”(倒立在水里进食)的鸭子,旁边还有在潜水的鸭子。

另外,这本书分类,并不是按传统分类学来分——野外的鸟也不会像书里那样排队到你面前。它们可能出现在电线杆上、树丛枝头上、湖水和湿地里,这其实也是更贴近真实的观鸟场景。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生活化的画法,也更接近我们在野外看到的实际情形。
 
在野外的时候,你可能会看到很多不同种类的鸭子混在一起,你可能根本看不见它的头,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像传统的图鉴那样通过外貌辨别。但如果通过它的行为(比如绿头鸭喜欢倒立在水中凤头潜鸭会潜水)来判断,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哪种鸭子。
 
另外,这本书分类,并不是按传统分类学来分——野外的鸟也不会像书里那样排队到你面前。大致的分类是这样,其实也是更贴近真实的观鸟场景。
       
       
这本图鉴由专业观鸟人士多米尼克·卡曾斯等撰写,早在10多年前英文出版的时候,国内观鸟爱好者就团购了几十本。后来原书绝版多年,国内也很难买到,但“几乎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都说好”,资深观鸟爱好者王瑞卿说。
这次,我们并专门邀请了几位资深观鸟者:何鑫(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和程翊欣(上海动物园科普宣传科工程师)作为翻译,王瑞卿(中国鸟类观察编辑)作为特邀编辑,危骞(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鸭类专家组)审校。在原书的基础上,又根据这十几年的鸟类研究进展,对细节进行了专门的修订。

书中收录的鸟类,有359种在中国都能看到。大部分都是古北界的鸟(通俗来说就是在我国北方能看到,与新疆的鸟类最接近)。但即使在南方地区的朋友,也非常推荐购买,“大的分类都没错,而且这种本书其实更多是给你带来了一种思路,能以此去观察身边的鸟儿“,王瑞卿说。
 
“相比观察鸟类的形态和结构,它们的行为和生活更加让人着迷。正如流苏鹬的求偶行为给达尔文有关配偶选择理论的启发;研究大雁的社会生活使得洛伦茨参透了动物本能行为;观察欧亚鸲的生活成就了戴维·拉克开创生活史研究的范式。即便不去深入研究这些行为,正确掌握了如何通过行为来辨识鸟类的技巧,也会让您成为一名不凡的观鸟者。”
——刘阳(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理事)
 
 
即使不是为了观鸟,这本《鸟类行为图鉴》也非常值得一收——书里都是全彩的博物图鉴,非常漂亮。
 
它并没有画动物的“证件照”,那种标准化姿态的描述其实更多时候很像是在描绘一个标本,但这本《鸟类行为图鉴》就不一样了。比如书里画的啄木鸟,它把很多的啄木鸟都画在一个场景里(不是空白背景,而是有树干有生态),有的啄木鸟是在树顶上住,有的是在树下面住,再用箭头把它们划分区别开来。“这其实很生动,也很打动人”,何鑫说。
       

不过,观鸟可能会有些枯燥,有时候往往一天可能都看不到几种鸟。也有人难以理解:“看到又怎样?”
 
“看到了也没怎样,就是心生欢喜。渐渐地能认出那些鸟,就觉得是自己的朋友了。如果能发现新的鸟种,那就更是惊喜了”,何鑫说。
 

       

▲ 图/《我的自然笔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天观鸟指南 京郊最佳观鸟目的地推荐
观鸟必备!一本书辨识1004种鸟类
上海观鸟报告
春天去湖畔海边观鸟 与大自然的精灵约会(组图)
福建出版中国最全“鸟书” 堪称鸟界本草纲目
观鸟,真的不用买相机!胎教级观鸟教程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