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意】仪陇县宏德中学校园文化体系


 

基本理解和定位:

学校所在,为英雄故里仪陇,且是新县城唯一的高完中,规模较大,校园文化的建构,应该有较大的格局和气象。基于对前期各方人士创意的理解,个人的基本构想是,以红色文化和两德文化为要素,侧重于美德文化的彰显和弘扬。

一、红色文化

既能体现英雄故里的本土特色,又能彰显学校以青年为主的校本特色。红色既是热血的象征,代表着革命和牺牲,又是青春的象征,体现着激情和生命。

二、两德文化

紧承红色文化而来,聚焦于仪陇两大有“德”名人:朱德和张思德,一方面,以两德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代表,另一方面,又以红色文化作为两德文化的背景,二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三、美德文化

由“两德”之德,联系到传统美德,乍看牵强,实则自然。中华民族非常注重道德修为,五千年文明史上,既涌现出众多功勋卓著的英雄,也出现过众多德行深厚的仁人。学校教育,既要培养志士,也要培养仁人。就宏德学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特别的教育地位,应该将此两者合二为一。

以德育德,是美德文化的要义所在。张扬传统美德,能够让“英雄大德——传统美德——青年品德”这三者建立起自然的联系,既体现出学校教育“修身养德”的本质,又彰显出宏德学校“以德育人”的途径。同时,“树德(立德)、养德、弘德”的三阶递进,正好对应于从高一到高三的青春走向。

办学理念:德为先,学为本,品为魂

德为先:以德为先,既是学校核心文化的表征,也是学校育人目标的彰显,同时也是学校达成育人目标的途径;

学为本:以学为本,学校的核心要素是人,无论师生都需要学习,此乃学校之为学校的根本;

品为魂,以品为魂(精神),无论立德,还是为学,其根本则为了“树人”,树人的关键莫过于立品,包括品质、品德、品格、品味。

办学目标:养传统美德,育现代品格

学校以“德”为核心文化,既包含“两德”的英雄精神,又涵盖内蕴丰厚的传统美德,以德育人,其首要标志便是让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养成“传统美德”;

再美好的传统也需要与现实接壤才有生命力。以德为先,最终要归结到“以品为魂”,我们的学生终究要走向现代,必须具备现代人的品格(具体表述可以在实施策略里体现)

此处可用较常规的表述:培养既有传统美德、又有创新品格的现代人

学校精神:英雄出仪陇,英才聚宏德

仪陇是英雄故里,故云“英雄出仪陇”,既实指过去的英雄,如“两德”,也包含着对未来的期望:英雄将继续出现于仪陇。

宏德中学为新县城唯一一所高完中,自然将汇聚全县英才,故云“英才聚宏德”;此语既有招募英才的意义,也包含着对就读学生的鼓励:他们都是英才。

此处可选项还有:英雄出仪陇,宏德育群英(英才)

学校精神的表述,要简练,大气,此语能够激昂士气,振奋人心。

校训:宏志笃行,德泽四方

宏志,宏大的志向;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处指踏实地践行;

德泽四方,此处的“德”既可理解为品德或德行,也可理解为恩德、恩惠,泽是润泽、覆盖、遍及之意,即是说德行或恩德能惠及四方。此语既可指学校的化育功能,也包含着期望学生能以自己的德行和恩德惠及更多人的意思。

此校训将校名藏头其中,既容易让人记住,又别有多样含义。

校风:德行天下,智取未来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学校“五育”中,德与智是最重要的两个要素。以此为校风,表达出对师生的双重期许:既要树德修身,也要育智立人。

德行,指美好的道德品行,强调修养的重要,也意味着学校教育的使命,即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同时,“德行天下”也可理解为:拥有高尚品德的人,能够行走天下,受到普遍尊敬。

“智取未来”首先强调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标明学校对智育的重视,同时也包括着凭借智慧能赢得未来的意思,强调知识与智慧的价值。

教风:诲人不倦,德艺双馨

教风是教师群体德与才的统一表现。教师作为专业人才,既需要有高尚的师德,也需要有精湛的教艺,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此意。

德艺双馨,指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不错,有良好的声誉。尽管一般指艺术工作者,但用之于教师,既包含着对教师队伍现状的肯定和彰显,也暗含有对教师群体未来的勉励和追求,因为“馨”有不断深化的可能。加之,学校以“德”为核心文化,以此为教风,应该非常恰切。

学风:学而不厌,止于至善

“学而不厌”与教风中“诲人不倦”均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诲人不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学而不厌”,谓学习没有厌倦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此两语多用于教风与学风。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处的“大学”,相对于以“六艺”为主的“小学”,侧重于修身,朱熹称之为“大人之学”,“大人”即指道德完善之人。

止于至善,即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这是一种以卓越为要义的道德追求。就人性层面而言,就是大真、大爱、大诚,这正是修德之本。宏德中学所培养的学生,应当有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人类最高的善的目标。“止于至善”这既是对学生现在状况的一种要求,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一种期许。



有刀哥,但不只有刀哥

看教育,但不只看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述而7.3| 孔子的四种担忧
《大学》释义
阳货第十七㉒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
《礼记•大学》三纲要|德行引领我们抵达人生美好的至境
好妻子是一所学校,好丈夫是一个好老师、好领导--《孝经》(连载035)
【 美 德 】 ——苏格拉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