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预热】袁小丽:生命因行走而精彩

彼此陪伴,相互成全

刀哥陪你看教育

生命因行走而精彩

绵阳    袁小丽

袁小丽 ,八零年生。中师毕业,汉语言文学专科,英语本科。任教13年初中英语,4年小学语文,现供职于绵阳市经开区富临实验小学。

打开文档,关掉。打开,关掉!再次打开,再次无奈地关掉……

每天看着微信里、QQ群里,教育行走的美仁们上传的各自跳闪的美文——那些凝练的标题,醒目的标题,创意的标题,我一直没有勇气打开自己的文档,因为我连像样的标题都想不出来。但内心始终有种强烈的“我也要写” “我也想写出我的那份惊喜与感动”的冲动,即使我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诗一般的语言。

这是我当教师以来第一次认真而又强烈地有了表达的欲望,每天都沉思着、回味着这次教育行走中的点点滴滴,在带孩子时,刷碗时,看书时,洗澡时,偶尔夜半醒来时……

6月下旬,我美滋滋的,终于争取到了教书以来梦寐以求的出省学习的机会,还可以报销费用!得到信息后,我回家对老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大,7月17到23号我要出去学习,不参加家里任何活动,一切事情都由孩子爹安排,负责!”自豪地说完,就哼着小调去料理家务了,也没管老公是什么反映。

在焦急的等待中,期许中,祈祷中,7月18号,我、梨子和易终于如期搭上了去湖北的火车。在火车上的同一节车厢我经梨子认识了刀哥、玉格子等一行人,我们的队伍由3人壮大到11人。第二天,我们这支由不熟悉到了解,再到志同道合的队伍经过漫长而焦急的等待,终于辗转来到大美武穴。

刚到宾馆,我头疼得厉害,便歇息了一会,还没弄清楚情况时,迷糊中去武穴师范附小,吃了饭,参加了晚上的“破冰活动”。整个晚上,本就头疼的我因为空调风更是雪上加霜,一直都迷迷糊糊的,但还是不断听到“美人”的称呼,四下张望,咦,不止美人,还有美男啊!后来才明白,是“美仁”!

活动间,各位“美仁”都积极响应主持人号召,介绍自己,介绍身边的人,介绍自己的团队,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还上台表演节目,让破冰活动不断升温,最后文质老师带领男美仁到台上集体做俯卧撑,让活动达到高潮。

其实我也很想主动参与,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伴易几次问我要不要回宾馆,我想既然来了总该坚持到结束吧。情况好转点儿后,同伴便带我换到少风的座位,却意外接到主持人“玉玉”的召唤,上台后,我居然还和玉玉一唱一和、谈笑风生地聊自己。后来同伴调侃我说,“看你怎么一上场就马上变了个人呢!看来你适合上台!”

接下来为期三天的扎实学习之旅,几乎是我教育人生的重塑!

当雷祯孝老师走上台时,我惊讶了,这不就是昨晚破冰时的老头儿吗?70多岁了,天,人不可貌相啊!看上去也没那么老嘛!当他讲到教育的“三大改变”时,倡导把"教育"改成"办学",“家长会”应是“父母会”时,我不禁湿了眼。我无比赞同他的观点。是的,回校后召开家长会我一定要执行“父母会”,也一定要跟父母们说说“陪养”这个词!听他说到 “智慧课程”,我心跳陡然加速了,这,这就是我要找的东西!以前和学生们(初中)、孩子们(小学)轻松相处时,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脑袋里闪现,却是什么也没抓到!现在我却如此地清晰地听到了,叫我如何不激动! “交友”课程,“做决定”课程,“玩创意”课程等等,对!就是这个,孩子们需要的就是学会交友、决定和创意!我在心里不断重复,不断回应。最后老师引用了一句话总结:“人的一生至少要做一件激动人心的傻事!”看着他笑眯眯的样子,有着文人特有的气质,我明白他是老者,是智者,不是老头儿!

后来我又听了戴耘博士讲教育,讲人工智能,讲围棋,讲高速列车,讲异构,讲“刺猬与狐狸”,讲“孔融让梨”与“彼得分蛋糕”,讲“问题教育”与“答案教育”,讲孩子应该学会选择(我自己就有“选择纠结症”,选择到后背冒汗),讲“道”与“规则制定的问题”等等,我发现时下的教育真是相背而驰,少了“道”!老师少了道,孩子也少了,有的甚至没了……

美美的午餐和美美的歌声后,听了如花似玉的玉玉的《一个人和一个团》的交流,时间虽短,但她的由一个人到一个团的转变却多么费时,费神,劳心又劳力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丰富》是江西省弋阳县教体局方华局长的报告主题,极富播音员气质的声音让我明白如何正视理想与现实,清澈心灵,不抱怨,不计较,只需去做,所谓“只要让理想俯下身子,扎进土里,理想就不会离我们遥远和陌生。”当他说到,灵活、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开发教育资源时,我顿时走了神,想着上学期请班里同学的家长来做交流,算不算呢——家长是位“草根发明家”,我请他给我们班做了一次成功(孩子们评价的)的“发明启迪交流会”——方局长还讲到家访,要关注孩子的家庭,家人,还有家庭文化;他还分享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动用各种条件来关爱,社会的力量,家长的力量。

我是80年代标准的留守儿童,老师用爱填满了我内心的各种需求,让我快乐健康地成长!有好几次,初次见面的朋友都问我,你是教师子女吗?我纳闷儿,不是啊!直到最近我才猛然发现:只要是我的老师,我便会下意识地,把老师当妈妈,当爸爸,而我仿佛就是他们的女儿。不管是以前的老师,还是初次见面的老师,撒撒娇,扯扯袖角,拥抱,到怀里蹭蹭(男老师除外哈),倒茶,递水,我都做得特别顺溜,我也都这样做。在我心里,老师就是亲人,没什么别扭。

方局长还给我们提了家校联系的各种活动,这是我们现实教育中大都缺乏的,甚至没有思考过的。局长那句“氛围比制度好”让我无比激动!他“用良好的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的主张,就是教育的精髓所在啊!

21号上午,有三节“反串课”,英语、数学、语文各一。三位老师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来语文老师可以教数学,数学老师可以教语文,语文老师还可以教英语。陈洪杰老师的评课更是让人意外、惊喜!他从他的评课立场、评课层次、评课追求和教学后的反思及建议几个方面作了讲解,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分钟,却让我对教学有了不一样的体会。他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课堂上不能是老师和学霸秀恩爱;要从知识经验、学习风格和情绪差异等方面,努力关注课堂上最沉默的那一个人;让孩子们在课堂中有学科方面的提升,还要有个人成长的提升;他还以数学课为例说明了教学要有学科特色。

当他谈到评课要有反思意识,而非拿来主义,要适合自己的学生、自己的课堂,我不禁想到上学期我们办公室的两节磨课经历,我上了一节口语课,刘老师上了一节数学三角形的课,上完后我们都有一种感觉,最后成型时似乎都不是自己想要的课了,感觉任何一个人只要经过磨砺,最后都可以上出这样的课。不知是我们对公开课、比赛课了解得不多,还是其他,似乎疑惑,又似乎明白了?是不是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呢?是成了拿来主义了吗?反思中!最后,陈老师还指出教学中要时刻保持警惕,自我反思!很有意思的是他还给我们提出了不一样的教学思维,用数学的思维去教语文!

下午的讲座让我了解到了生命教育,知道了教师还有一种叫“教育叙事”的成长方式,认识了朱永通这个独立教育研究者。911事件时,他因“孤独”而离开学校,基于对教育的深远忧虑,毅然决然去找寻另一条通往教育的布满荆棘的道路。他那厚重、优美的声音一直萦绕在我耳边,他教孩子阅读的方式,也为我今后的育儿提供了参考。我想从他的《教育的细节》和《做幸福的好老师》等著作里能找到更多我想要的东西。

晚上,我加入了《我的生命在路上》沙龙活动,认识了满腹才华、有着坚韧性格又充满爱心的邓爱华老师。活动中,我们相互谈论了各自对教育的认识、领悟与执着!

22日,我虽然有些疲倦,却依然开心,甚至更多的是兴奋。卜庆振老师的《农村教师的课程觉醒之路》,“用约会的心情走上讲台”让我找到了上课的另外一种感觉,这让我的血液鲜活了起来;“玩出来的课程灵感”、“做课程不只是情怀,更是乐趣”让我跃跃欲试,然而我却是担心,因为我的知识储备量太少。

王木春老师的讲座《民国课堂的回望与思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中的“人”是当今应试教育缺乏关注的。在木春老师的讲座笔记里,我记得最多的就是人名,从夏晨浩到沈从文,从魏巍到丰子恺,从季羡林到金克木再到钱学森等等,都是名人,听了他的讲座我内心莫名的有种想要了解他们更多的冲动。

上午活动结束时,偶然间发现了杨林柯老师,他背着背包,正准备踏出会场大门,我风也似地冲上去,硬是把他拖回会场,请他与我合影留念。因为他的讲座曾让我有很多感动与感悟:从“应试教育”,“边缘化教师”再到“不一样的教育”,最后到“真理教育”!回首过往,我还要继续“应试教育”吗?应试教育是以物质、精神表扬当学习的奖励,是一种诱骗的方式控制学生生长,不能自由地生长。突然间,我想起了那个骇人的“老人用物质奖励的办法让孩子们不在他门前踢球的故事”引人深思!思考多了,也许就会悟了!

当他谈到教育中的学生的问题,抛出“学生到底属于谁”时,我沉默了,他们属于家长,属于老师,属于学校,属于社会,还是属于自己?每个人的出现都是生命的奇迹,家长是第一任老师,老师是肩负重任的育人育才的第二任老师,学校是学生们成长的摇篮,学校的风气决定他们成人成才的起点和方向;社会是让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环境,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怎样的环境便有怎样的人才;而他们自己呢,是决定他们最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自我的教育,自我的选择而成就自己的最终责任人。所以,教育应该围绕人去思考,让人认识自我,学会自我教育。教育是对人灵魂的教育,我们当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真理教育。关注社会,向自然学习,超越考试,培养公民。教育就是为公民而教育,老师则因真理得自由。

偶然间生命中出现了贵人,张文质先生和江湖一刀,教育行走的发起人。文质先生的演讲,让人听着舒适,却有很深的感悟;回来后品读他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觉得是那么有趣、兴奋!我边读边加入文质先生的声音,手势等,时而停顿,时而抑扬顿挫,时而来点摇滚似的节奏与声音,时而来点夸张的神情。后来与刀哥交流,刀哥调侃说我这是典型的“文质先生后遗症”。刀哥与我们从绵阳同时出发,一路随行,一路关怀,会间不时指点我,感谢,刀哥。有了您的鼓励,我才知道可以写,才有想写的冲动,才敢写出我的感受。

生命教育,生命课堂,是这次教育行走印在我生命中的一道烙痕,这样的行走,让我不再迷失,不再沉默,不再以逆来顺受的态度进行教育。

生命因“教育行走”而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永新丨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
袁卫星在浙江海盐的报告(非常精彩,值得细细阅读)
干国祥:教育有的时候是一把杀人的刀
小学语文我的教学故事
事无巨细必躬亲的“园长妈妈”
vipjr语文怎么样,小学语文有必要补课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