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分之一老人死于不合理用药


七分之一老人死于不合理用药

 
 

家有老人,“药罐”就成了标配。记者从4月8日举行的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论坛上了解到,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02亿,老年患者一般都有多种疾病,用药多且重复;老年人肝肾功能降低,药物消除减慢,易发生不良反应。统计显示:全球约有七分之一的老年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老年合理用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主任张兰说,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同时患有几种疾病,治疗用药种类较多,药物相互作用问题突出,用药时间长。由于老年患者特殊的病例生理状态不同于其他年龄段人群,一些药物在老年人群中可能存在更大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约有七分之一的老年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因此合理安全地使用药物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医疗机构、甚至是政府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

 

  宣武医院“老年潜在不适当用药”课题组通过基于大数据的中国老年患者门急诊潜在不适当用药现状分析,得出的最新成果显示:老年患者应尽量减少服用药物的品种数,特别是服用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药物的,更要警惕潜在不适当用药的发生率;药师则应重点关注并干预男性、75岁以上、内科就诊的患者人群;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超级大都市的三级医院的处方管理,则可能成为未来关注的重中之重。

 

  潜在不适当用药指的是一些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或者伤害大于药物本身的疗效。以往我国潜在不适当用药相关研究较少,老年人的潜在不适当用药的研究报道更少。课题组对全国300万处方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目前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的处方率为15.81%,也就是说每100个老年门急诊患者中就有16个患者的处方药物中含有潜在不适当用药;同时,潜在不适当用药处方率呈现出以下特点:北京、上海、广州等超级大城市比普通一线城市高,三级医院比一、二级医院高,随年龄递增,男性患者更易出现潜在不适当用药等。

 

  研究也揭示出潜在不适当用药处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老年人服用药品的种数。老年人服用药品种数为610种时,潜在不适当用药风险是只服用15种药物时的4倍;服用药物在1115种时,风险则上升为8倍。由此课题组提示:合理地减少药品种数可以大幅降低潜在不适当用药的处方率,提高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人吃的药太多了,怎么办?
又有目录了!宣武医院编制首个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
老年人多重用药危害多
老人用药谨记“低”和“少”
10类药 老人应慎用
1看2算3想教你读懂药品说明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