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山水画先驱潘韵先生

今年是潘韵先生110周年华诞,又正值先生逝世30周年。自从1947年下半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即今中国美术学院)当学生起,我就与潘韵先生相识。毕业后留校工作,又与潘先生长期共事。数十年来,我与先生多有交往,对先生的性格、为人、学艺、教学及其在解放后的短期辉煌经历和以后长期坎坷的处境,一直有所体认和理解。在我看来,过去对潘韵先生的艺术成就和他对中国美术学院教学所作的贡献,人们还缺少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评价。

  艺术的正道

  回顾潘韵先生走过的道路,我觉得对我们及后人是大有启示的。潘先生从小热爱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临摹和鉴赏,充分掌握了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他在新华艺专学习期间又接收了西洋绘画的影响,在学习中临摹与写生并重,造型与笔墨互补,从而提高了造型能力。他在上世纪40年代入川参加国立艺专教学队伍之后,就更加注意观察生活,体贴自然,到自然中去直接写生,收集素材,为山水画和人物画创作作准备。因而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就能像李可染先生那样去画抗日宣传画(如《前哨雄姿》和《高风亮节》等画),在山水画方面创作了《孟良梯奇险》、《黑白二水洗牛心》、《峨嵋清音阁全图》、《飞瀑漱苍崖》等等由写生素材作艺术加工而成的作品。


潘韵先生与女儿潘小韵

  新山水画的先驱

  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潘韵先生在美术创作上最长于山水画。把潘韵先生定位为新山水画的先驱,我看这是名副其实的。对为什么会作这样的定位?这要从他的山水画创作本身和从他在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来看。

  对于潘先生的山水画创作之“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一是潘先生的山水画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山水画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作了明显的卓有成就的创新。二是在山水画艺术技巧上他兼有李唐、马远、夏圭等“北宗”山水画重视自然山水物理物性的表现,以及结构严谨、笔墨刚劲老辣等优点,后期又以江南真山真水为师,具有笔墨氤氲、意境清新的长处,因而兼具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有人小看“北宗”的画法,潘先生则不然。他在《树石画法》一书中论及大斧劈皴石法时说:“此种皴法,属北宗法,马远、夏圭常常画之,称水墨苍劲派。南宗画家以为剑拔弩张而无含蓄,实乃门户之见。此种石法也从生活中来,表现较硬的山石,用笔极为挺拔爽利,无纤细柔弱之病。足得山石之气骨也。”潘先生显然意在赞扬和吸收北宗山水画的优点。更何况,潘先生自己经常对祖国的美好山河作实地观察和写生,真正实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画学古训,因而不断有新的营养被吸收到山水画中来,从真山真水中发现和运用新的技法,因而不但题材新,而且手段新、意境新,创造出来了新的艺术美。在当时的学院内和整个中国美术界,大家都知道李可染、张仃、罗铭、潘韵等画家,曾带头到祖国名山大川中去实地写生和创作,为中国新山水画的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

  从山水画的教学方面看,潘韵先生的山水画创作思想和技巧,正适合新中国新山水画的教学。学院的教学,主要应教山水画的基本功,并引导学生走正确的艺术道路。

  潘韵先生长期以来通过多画速写掌握了造型基本功。潘先生通过长期的临摹古今山水名画,通过对真山、真水、真树、真石的实际写生和对古代画论的研究,通过长时期创作,深入地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功。从他出版的《树石画谱》和《潘韵教授课徒稿》,都可看出潘先生对山水画专业基本功掌握的熟练程度。他是有心在教学上花功夫的人。即使到名山中去写生,也不忘教学的需要。在《树石画谱》中,他在为讲解荷叶皴举例时,便用他二上黄山的写生画稿。画稿旁写道:“黄山莲花蕊二峰为荷叶皴所组成。二上黄山写生得此。”由于潘韵先生的美术知识和技术结构十分全面坚实,所以解放后的学院领导在上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一直把他放在重要的教学岗位上:先是让他配合延安来的画家教单线平涂人物画的创作课,带学生下乡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后来又安排他教山水画的基础课和创作课。正如当时担任中国画系主任的朱金楼先生在后来的一次座谈会上所说:“山水这一门,汪勖予先生去世后,只有潘韵先生独撑门面。”潘先生为了教好山水画,数年来所作“山水画课徒画稿”竟为系里留下280多幅之多。上世纪80年代初,副院长黎冰鸿先生在“潘韵山水画近作展览”座谈会上说:“潘先生创作教学双丰收,值得大家学习。”


潘韵 峨嵋华岩顶道中

  人物画教学的骨干

  潘韵先生数十年来主要是以其山水画知名于中国美术界。美术界现在年轻的一代甚至都不了解他在上世纪50年代数年间曾经是饮誉全国的新风俗画的创作能手,而且有好几年担任人物画创作老师。一般人都知道,解放前的国立艺专,国画系的学生主要以学习传统的山水、花鸟为主,偶然画人物,也是临摹古装人物画,如十八罗汉、仕女、八仙等等。当时学校也没有人物画老师,只有西画教授倪贻德先生曾经常带领部分学生到码头、街道上去画过速写。刚解放时,原来的西画系和中国画系合并为绘画系,提倡“三个为主”,即“以写生为主、人物为主、工笔为主”。中国人物画创作课教师缺乏。在原中国画系的老先生中,只有潘韵先生能够对景写生,画山水长于画点景人物,在抗战时期也画过抗日宣传画。只有潘韵先生能够配合西画老师倪贻德、关良先生担任绘画创作的教学工作。

  学校领导曾派他带领一班学生下乡体验生活,画速写、收集素材。潘先生那时在人物画创作课上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可谓誉满全校。应当承认,在解放之初的美术学院,潘韵先生是中国人物画创作教学的骨干。大家都知道,上世纪50年代,在我国美术界产生了一个名为“新浙派人物画”的画派,培养出来像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等一批著名的新人物画家。这一画派的产生,可能有许多条件,但与当时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的领导贯彻执行“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向和“以写生为主、人物为主、工笔为主”的教学方针分不开的。在执行这一教学大纲中,潘韵先生起了重要作用。


本文刊于美术报2015年5月23日总第1122期第13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在50年代便已是新浙派山水、人物画的先驱之一|潘韵山水画
【潘韵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文人水墨画上的不朽舞者——旅美画家朱称俊传!
中国当代美术1978~2018 (一)
墨韵·画里画外高原情——周国军国画作品浅析
李洋:写生作品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