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欣赏| 齐白石印章中的诗情画意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1]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白石老人篆刻初学浙派中的丁敬、黄易。后学赵之谦、吴昌硕。从汉《祀三公山碑》得到启发,改圆笔的篆书为方笔;从《天发神谶碑》得到启发而形成了大刀阔斧的单刀刻法;又从秦权量、诏版、汉将军印、魏晋少数民族多字官印等受到启发,形成纵横平直,不加修饰的印风。他在艺术见解上最推崇'独造',并且身体力行,曾说:'刻印,其篆法别有天趣胜人者,唯秦汉人。秦汉人有过人处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余刻印不拘古人绳墨,而时俗以为无所本,余尝哀时人之蠢,不思秦汉人,人子也,吾亦人子也,不思吾有独到处,如今昔人见之,亦必钦仰'。

(图1)

  “白石”(图1)两字笔画少而单调。但经作者精心奇妙的章法处理,两个方口,呈上下、大小错落排列,使两个字的重心有了变化。而'白'三画的间距也不平均,'日'上的一竖一撇似篆似隶,与'白'字一长横各有穿插之妙, 撇 即起了隔开两字方口横线条的作用,又在左下方的大块留空处,增添了灵动之感。白石老人在各尽所刻印上颇多真知灼见,他一向主张印章的空白是开拓意境,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调动欣赏者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对待碑帖、工具书上的篆字,要摄其精神,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加以改造独创,他说:'吾人欲致力刻印,首宜临摹古代文字,然后弃去帖本,自行书写。帖本所有者,固以一挥而就,帖本无所者亦需信手写出,如此用功,始能挥洒自如,不然必为帖本所矣。''石'之一横一 撇 ,都与边平行,一取斜势,一取弧线,既破了直线平行的僵直感,又使全印横平竖直的布局,显出平中有奇,静中有动的境界来。此方印,是白石老人朱文留空的代表之作。


(图2)

  “中国长沙湘潭人也”(图2),是一方多字白文巨印,全印基调是满目纵横排列的线条,或粗或细,或长或短,或正或斜,或疏或密,显示出线条的节律美。在留红上,也因为天成自然,故而被分割的空间块面,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


  白石刻印纯用单刀阔斧的单刀冲刻,追求痛快淋漓,反对做作修饰。他曾有诗云:'做摹蚀削可愁人,与世相违我辈能;快剑斩蛇成死物,昆刀截玉露泥痕。'次作品酣畅淋漓、纵横挥洒,由此感受白石老人那种刀笔纵横的风姿。

(图3)

  “齐大”(图3),是白石老人自用的朱文印, 此印'齐'采用简写,全印的七根垂线, 变化多端 。 由左到右审视每条垂线,第一根垂线上粗下尖细,微有弯意,上段粗线,补足了残边的空缺;第二条稍短,微向外弯;第三条粗细有点变化,微向中弯,也稍长;第四条最为尖细挺劲,微断而直插印底;第五条特别紧靠左线而微收,末端稍钝微向左弯;第六条间距比前两条间稍宽,末端锐利;第七条相距最大,上粗下细,向右下角斜插粘边,另外,仅有的两条横线一高一低,'齐'字三个三角形变化不一,角有全有残,四边粗细不等,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处坚挺的朱文线条,尤如利剑,又如雄鹰的尖嘴利爪与骏马骄健的长腿,给人一种坚忍不拔、气势纵横、凌厉无比的美感。


(图5)

  “借山门客”(图5)一印,是白石老人的典型风格。齐白石的白文印,常常由于章法上强烈的疏密对比,排列上的恢宏跌宕,运用的干脆利落,别具一种气势逼人、神采飞动的风貌。有人说他刻印只在印面上涂一点墨,不起稿就可直接奏刀,实际上,有些字他不但要查核工具书,写上印面后还要用小镜子反照审视,需要修改的必不厌其烦,直到一印定局,才霍然奏刀。这是艺术家对待艺术认真的态度。'借山门客'一印,'山、门'二字笔画较少,大块留红,与'借、客'二字相对比呼应。刀法上单刀中锋,忽粗忽细,有些笔画有明显的补刀痕迹以增强厚重感。

(图6)

  “人长寿”(图6)印面中层层排迭的横画虽细但力能扛鼎。由于粗细、距离、大小等方面极尽变化之能事,波澜横生,给人应接不暇之感“寿”字的长竖就像一只撑到河底的竹篙,显示出一种韧劲的美,有支撑全印的作用。“人”“长”二字笔画力避垂直,在粗细、长短、正斜、宽窄、疏密等对立因素中达到了和谐统一,自险绝始而复归平正,生成强烈的节奏。


白石老人在线条组合、变化方面的精湛技巧,除'寿'字头上三竖笔以外,其它竖线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寿字的一长竖,直插到底,支撑全局弯而不断,显示一种韧劲的美。有项天立地之势。为了打破边框直线条的僵直感,'人、长'二字的竖线也力避垂直。让这些粗细、长短、正斜、宽窄、疏密的线条和空间在互相对立、排斥的因素中达到了矛盾中的统一,在险绝之中,复归平整。



(图7)

  “悔乌堂”(图7)这方著名的长方形斋馆印,在线条组合变化上与'人长寿'一印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读者从'人长寿'一印的欣赏中已经得到了不少启示,则可用同样的方法去研究'悔乌堂'一印中线条的变化。'堂'字口下一横,故意折其左端,人为地造成空地,为的是与'悔'字右下空处相呼应。此印采用头尾呼应的办法,'乌'线条密集,且以横线条为主,恰与头尾两个以直线条为主的字相映成趣,耐人寻味。


(图8)

  “天涯亭过客”(图8),“天、客”二字,都有靠边一笔以线代边的笔画,客字独立成行,留出了将近一半地位的空白,这种大胆的空白手法,不是精于此道,是难以有这种魄力的。大胆留白,给全印平添一层空灵、宽阔的意境。这方印的空白处,反使内蕴更丰富、充实,留下想象空间。印中上方左、右两角各有斜笔,形成左右对称的格局。“涯之三点水以三直代之,”过字的走之底部接印边,上部与'客'字相连有倾而不倒之感。这些特殊的篆法,也是齐派印的特点。


  “白石吟屋”中字的笔画略施倾斜,呈不均匀分割状态,“屋”字省略“土”部,强化突出几何形交叉笔画,“吟”字中有一个锐角,与“白”字中的直三角构成对比呼应,此印最大的特点是以斜笔出奇制胜。


“风前月下清吟”和“花未全开月未圆”两印打破汉印的均匀布局,具有不平衡的空间分割,印面文字相互突破,违而不犯,因为“月”字篆法的变形而施以巧妙安排,呈现出诗情画意。


  这些精品与前文所罗列的刀法粗糙之作相比,判若云泥。有鉴于此,对于齐白石,既不能盲目神化,也不能刻意贬低,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齐白石。


回复以下关键字欣赏精彩文章

千字文 | 石鼓文 | 自书告身 | 兰亭序 |

赵之谦 | 琵琶行 | 文征明 | 唐寅 | 甲骨文 |

转折 |国学 | 欧楷动态 | 我爱你 | 千年书法 |

宋美龄 | 东方 | 抄经 |颜真卿 | 花鸟 | 60位 |

对联 | 秘诀 | 朕 | 孙晓云 |吴冠中 | 博物馆 |

乾隆 | 启功 | 兰亭 | 祝允明 |大都会 |

天之骄子 | 我爱你 | 支教 |么么哒 |

点击这里阅读更多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白石的印,100遍也看不厌,刚性洒脱,难怪93岁能娶22岁小姑娘
齐白石篆刻作品赏析
齐白石篆刻中的诗情画意之“秦汉人不蠢、胆敢独造”
单刀劲刻的齐白石
白石金石●千年一人
齐白石精品闲章(82方)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