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与人生的交融丨荐读

请点書兿咀華关注,咀嚼书法艺术之英华!

分享:书论丨技法丨品鉴丨人物丨文化丨思想丨奇谈




古人讲,艺理皆通与道,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当人们的求索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就可以窥见这种文化行为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人生哲理。

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类型,这种艺术从一发端就得到重视,被赋予很高的地位,不但被作为古时文人们的必修课,一度还成为科举考试的项目。

近代的风云人物梁启超钟爱这门艺术,认为,在一切艺术门类之中,以书法为最高,兼具抽象(文字的抽象,文化表达的抽象)与具象的美(点线的具象,大小的具象以及布局的具象)。她无声音而具音乐的韵律与节奏;无色彩而具图画的形象与绚烂;虽静止却具舞蹈的动感与神采。

表情达意是书法的首要功能,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她自然有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点线、形体、顾盼、揖让、牵连、章法、布白等艺术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感情。

书法的至高艺术境界,讲求自然:如锥画沙,如屋漏痕。只有自然如此,才是上乘作品。我们欣赏清人何绍基的书法作品时,就能强烈的感受到这种天然而成,朴质清新的艺术魅力。而自然,质朴的风貌何尝不是人生的卓越境界?真正的达人智者,都有一颗虽饱经沧桑依然淳朴淡真的“赤子之心”。不做作,不扭捏作态,不装神弄鬼,不涂脂摸粉,不大呼小叫,不好为人师,很美很自然的就在那里,刚好让人钦叹,让人赏心悦目。而好的书法作品,就正如宋玉所描述的“东家之子”,风资绰约,倾国倾城,却增减修改不得。

再看书法所讲究的笔法:起笔皆藏,无往不收。就是凡有所往,必先复之。这样写出的字,线条有力而坚韧,丰满而有立体感。想一想这用笔的法门,实在是人生艺术、处世哲学的投射,并通于成就事业的一般法则。老子讲:“将欲得之,必先与之”、“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太极拳法所讲究的也是欲往先复,欲进先退,将放还收,将露先藏。这样打出来的拳才有最大的力量。还有做人处世所讲的含蓄蕴藉,韬光养晦,无不是同一种哲理,同一种精神,同一种智慧的反映与应用。当你提笔写字时(楷书尤其明显),每一笔画,都在感受这种智慧,每一线条,都在表现这种内敛沉着的美。这就是书法魅力的哲学实证。

古人讲学书,必先求平正,平正既得,则求险绝,险绝至极,复于归平正。就是说,学书有成的人,大都经历了“平正——险绝——平正”的这样一条艺术道路。初学书,必讲法度规矩,则尚平正,以立笔法结构之基础。既有所成,则追思揣摩前辈法书之精神气象,规模器局,时而灵感勃发,情思倏至,下笔则奇姿异态,顾盼生姿,有奇崛之势,然而不免有张狂,有过分,有败笔。至于“人书俱老”,大彻悟时,则下笔气象简淡,平正朴实,不求奇态而笔笔皆奇,不求险势而笔笔难摩。欣赏前辈书家一生作品风格变迁,无不映证了这样的规律。永远停留在第一个阶段的平正,永远都只是书法的小学生;懂得了第二个阶段,真正达到了第二个阶段所要求的技能,始可言书;而达到第三个阶段的平正之后,才是真正懂得了书道,达到了个人书法艺术的成熟阶段。此时游刃有余,运斤成风,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了。

证之人生,何尝不是一条“平正——-险绝——-平正”的路途。在师长的训育下我们度过了童年、少年,那时所知只是要规规矩矩,虽不满,虽痛恨生活的无聊呆板也无可奈何;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始知自主自立,只想纵意驰骋,情思飞跃,屡有奇想,敢做敢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此时的写照,而没有少时做人的规矩、基础的学问存留,恐怕就有渐入邪途的可能;到了阅世颇丰,思想成熟的中年、老年,则谈笑雍容,静观事变,宠辱去留无所动心,自有一种不尽的神情。故学书之路,也是体味人生之路,人生中许多解不通,参不透的东西,往往在书法中就无意间领悟了。

学书的人都有体会,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周期性的遇到“关卡”,到了这样的时候,本来自认为已经不错了的字突然看来又丑又别扭,写出来的字也不能令自己满意,许多人此时往往动摇,想要放弃,而这样的时刻,正是前辈书家极为重视的提高的良机,能坚持学书,透过此关的,便能取得书法上的大进步,不能的则永远停留在较低的层次。正如佛家所讲的“在大磨折处用工夫”。想一想人生所经历的事情,没有不是这样的,在事情最棘手,最折磨人时,往往就暗藏了转机,坚持下来的,就胜利,放弃,就白白丧失了良机。走了99步,只相当与走了一百步的一半,没有最后关键的,艰难的一步,全无用处;掘十口井,如果每一口都在将要及水时后悔放弃,是不能和掘一口深及水源的真井相比的。学书的经历告诉人,在艰难时,即便你已痛苦疲惫得气若游丝,也要坚持而不能后悔,永远忠于你最初的梦想,而不要害怕徒劳无功,中途而辍。

宁正毋斜,宁直毋曲,宁拙毋巧,宁丑毋媚,这是很多书家所推崇的品格,这样的作品往往被称为上品,比如颜真卿的名作,被誉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就是这样一幅纯以真挚动人的作品,书法家痛惜在战乱中丧身的侄儿,一片悲怆之情,出自肺腑,行之为书,为文,毫无做作修为之意,而作品中所流露出的美,天然而成,自然而出,无人可复为之,胜过古今多少刻意媚俗,费尽心思经营布置的哗众取宠之作。徐文长(徐渭)盘结奇曲,恣肆淋漓望之似蓬头垢面,跣足狂呼的书法,得人青睐远过那些工笔修饰,毫无个性与真情的“馆阁体”书法。以此取向和立意看身边的人,我们往往信任钦敬心思直白坦荡的人,鄙夷疏远那些心怀叵测,谄媚作态的人,本文所讲的书道之通于人生之道,在此又可以看到了。

【书法人生阅读链接】

书写,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书法:当之无愧的第一养生法

【书以励志】弃学弃农不弃梦:保安苦练书法成功逆袭人生

学书法如何影响孩子的一生?

书苑杂言丨生活,需要发现艺术之美

少年学书丨书法训练对孩子的5个意义

书苑杂言丨现在,很多人让孩子学书画就为了这个……(补发)

看完莫走

来艺友qq群48010723,一起聊书法

转载注明

来源丨书艺咀华(shuyijuhua-W)

公号理念

回归书学传统,分享书法知识,

体悟书写乐趣,传递艺术能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与人生4
书法名家苗松波书法作品赏析
论书法中的“悟”
著名书法家张义书法艺术人生
对书法临摹过程的重新思考
中国书法顾问权希军前辈,创新行书作品鉴赏,神韵流宕、朴茂典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