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展览】一灯常开|禅语墨迹展国内首展

请导航:月湖美术馆
参观限定人数,请提前预约
联系人
古雨
电话
15888525065

前 言

“禅”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是有特别意涵的,因其源远且有神秘的色彩。
 
《说文》中“禅(shan)”:‘祭天也’。引申为“禅让”,如《列子·仲尼篇》:“尧还宫,召舜,因禅以天下。”,传授让位给继承人的意思。有形有相的座位可以让,思想可以让吗?这个问题,人类是很着迷的。

佛教在公元前后,从印度传入中国,“禅”一词,就成为专有的佛学概念了,无限放大了这个词,有本体论,有方法论,想说清楚就更困难了。

唐代《一切经音义》释“禅(chan)”为“静虑”。

《佛光大辞典》:“'禅',寂静审虑。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

禅及其他诸定,泛称为禅定;又或以禅为一种定,故将修禅沈思称为禅思。”一句话,就用“头脑风暴”来勉强释之啦。

“禅”用语言、文字、音声等来表现,即为‘禅语’、‘禅诗’、‘禅书’、‘禅画’,‘禅乐’。书画一途,抒胸臆之快捷方式,故而禅门书画,尤为精彩。

一灯禅师,温州瑞安宝坛寺住持,住山潜修多年,参禅课颂之余,也常泼墨挥毫,记下时光心境,摘佛言祖语,为悟道觉醒的“话头”,亦为惊醒的“座右铭”。这是禅的生活化,也是禅僧日常的修行状态。

常开法师,巴蜀人氏,90后青年僧侣,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现于浙东天台宗佛学研究所学习,自幼传习笔墨书画,旁及造像雕塑,禅之艺术,精研颇深。

适逢2020阳春四月,特为二法师敬设书画联展。名:“一灯常开——禅语墨迹展”。展期一个月,期间将举办茶、花、香、乐,诗等小众的雅集活动以及讲座。本次书画展品,部分可售卖。

月湖美术馆,宁波湖上一宝地,徐伟先生,风雅君子,四明文化的践行者。

馆长相约,一期一会。向下文长,付于来日。

古雨
于天童山塔院书
2020年4月1日

一灯禅师

名:安海,浙江瑞安宝坛寺住持,2003年在中国美术学院成教学院进修书法,禅僧书法家,翰墨近三十年,五体兼善,尤精篆隶小草。近二十年,各寺院,茶馆,书店,藏家等,多有珍藏。

释常开
巴蜀人氏,90后青年僧侣,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现于浙东天台宗佛学研究所学习,自幼传习笔墨书画。

一灯常开禅语墨迹展,筹备已有三年,从主题拟定,装裱风格,场地选择等,得到很多朋友的帮助,在此多多致谢。书画界朋友,对本次的联展,也有很高的期许,在此摘录书画评论片段,分享有缘诸君。

一灯常开   众人偶得

——贺一灯常开禅语墨迹展成功举办


欣闻一灯常开禅语墨迹展近日在宁波月湖美术馆举办,未见墨迹,已经鼓舞。

禅宗从中国传至日本,虽不见一花开五叶,却也让临济宗、曹洞宗和黄檗宗在东瀛三足鼎立,尤其曹洞宗以宁波天童寺为祖庭,禅源清明,道流潺潺。

近千年来,中日禅师都留下了众多深邃禅语,如何让这些般若智慧去接应众生呢?日本的茶人想到了把禅语和禅画化为茶挂,以书法和绘画的形式展现在茶室的壁龛之中,成为茶道首要之物。

日本著名茶书《南坊录》说:“诸般茶道具中,当以挂物为首要,是主客同修以穷诸茶道究竟、通达要妙的指归。

而挂物之中又以墨迹为第一,无关乎笔迹之工拙,却是古德先哲手泽遗范,其文辞既好,义理闳深,正可悉心体悟,至若名挂物尤应考虑壁龛的造作。”

欣赏一幅茶挂,与看一般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大不相同,它有着三层重要价值:

一是文字和画面所表达的禅理或意境,内容大都取自于禅宗思想和禅师语录,这些几百上千年流传下来的千古绝句和禅境意象值得再三品鉴和终身铭记;

二是文字和绘画背后的人物,书写者大多是值得敬仰的高僧大德和文人墨客,一幅茶挂往往涉及两位人物:语句的提出者和书法绘画的创作者,他们都是思想和艺术的贡献者;    
         
三是茶挂本身透射出的艺术力量,书法源自中国,日本却以书道的形式在寺院、茶室和学校中广泛存在,上千年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最好的表现形式。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在进入高雅的殿堂之后,又可能出现脱离生活、远离民众的危险,如何让书法在中国人当中重新“活”起来,需要有更多的思索与实践。

当茶道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之后,有法师及时捕捉到茶挂这一形式,并愿意投入其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实在是可喜可贺。在这方面,法师们或许要比书法家和画家更接近生活,更接近民众,这当然是一件十分令人欣慰的好事情。

小小茶挂,大有讲究。一灯法师和常开法师的举动很有推广与效仿的价值,修禅者、书法爱好者和茶道中人都可以加入到茶挂的研究与实践中来,共同把源自中国的美好艺术形态重新在华夏大地上得到复活。

纯道
庚子春

 

一灯是一位真和尚。穿灰色僧袍,住小庙,读书,参禅,写字,画画。

一灯受过正规书法专业训练,五体兼善,大小咸宜,却从不以炫耀技法为能事,而是随心性流淌,自然书写。

一灯的书法,是其日常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散淡,冲和,不激不厉,如闲云野鹤。

一灯人如此,书亦如此。

刘元堂

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系副教授

一灯禅师与常开法师的书画展在这特殊春意盎然的时节展出,更显得让我眼前一亮、似乎闻道了春天里的书香气。 

二位法师书与画联展,一灯法师劲道厚实的书法穿插着常开法师的禅意绘画,从展览形式上提升了视觉感受,笔墨人文里透露出佛法度人的道理。

一景一物一菩萨,一笔一字一造化。从作品的虚实空间欣赏,大面积留白,把纸张绸缎瓷釉质感大面积留白、凸显材质美同时彰显了中国文化中计白当黑的空灵的禅宗审美。淡雅内敛、清新脱俗的人文笔墨里,感受着禅宗佛法的艺术特质。愿二位继续诚心耕耘、坚持探索前行!

解晓明
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造型美术学博士
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教授

     

咫尺大千无尽藏 ——观一灯常开书画庚子之春,四海疫行,环顾周遭愁绪黯然,于此艰难世运中有幸得见一灯法师书画,无疑是一丝难得的清凉。

法师经禅之暇,于笔墨丹青亦多所熏染,造诣颇深。其小篆如菩萨端严,立于莲中,裙裾飘逸,又不失持重,行笔中正平和,安闲自在。其隶书似头陀磨铁,古拙沉雄,笔调高古,体势天然,收放自如。其行草活泼灵动又张弛有度,动静得宜,大得中道之旨。

常开法师所作禅画,墨分五色,山间云物,烟水松石,皆在似与不似间,大处落墨,小心收拾,直超象外,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禅家气象。纵观诸佳作,法师笔墨之妙非止翰墨之功,亦禅修之功也。所作虽非丈八大幅,多为小品茶挂,方寸间俨然得见天地,借东坡赤壁赋中语,法师之禅意笔墨者,亦造物之无尽藏也。

季风 

上海青年书法家

庚子春日 和光于岭南客中

诚实的视野

——常开的艺术
复杂的作品,往往只有在高手手中才显得简单。一个心灵,一个身体和两只手共同行进,创造出优雅而美丽艺术,是对造物的奉献和承诺。常开的作品不仅是概念、技巧的综合,更是一种诚实,不矫揉造作的展示出他个人的视野。

第一次和常开见面时,他准备了茶。尽管我从未见过中国茶道的艺术,但在他泡茶的动作,让我着迷。随后我看着他作画,行云流水的笔尖传达出静谧的世界,仿佛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标记、每一个想法都正正好好的融入了他营造出的世界。他用画笔为媒,在一个不断尖叫的世界里,栖息在这个修道院,散发出善良、和平和美丽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弘一法师书法墨迹(一)
文韬武略,德艺双馨——著名书画家王全一
弘一法师书法墨迹选
大墨同禅 - 看大禅的画
【书法】米芾墨迹选
林散之天价拍品惊现双胞胎:是草稿还是赝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