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识教育:清华学霸妈妈最认可的教育理念|养育一个“完整的人”

亲子教育的书,我看的真的挺多的,以至于我很少能再从这类书籍中发现一些超过我原有认知、带给我新鲜感的内容。但是最近我就刚好遇到了一本。

这本书叫做《孩子,愿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作者是一个跟我年龄相仿的学霸妈妈郝景芳。以前在看类似书籍的时候,我多是以一个“求知者”的身份阅读的,而看郝景芳的书,却常让我有“对对对,就是这样”的感觉,仿佛我们是一对熟悉的老友,一种同辈之间惺惺相惜、理念相投的感觉油然而生。

看看郝景芳的履历,我们很容易将她归为“别人家的孩子”那一类,但是在开篇的序中,她首先对这一点做出了澄清,她描述了一个外人眼中的学霸的自卑、困惑和自己在学习探索过程中的经历。光是这一篇序,在我看来,就已经价值非凡了——她是一个学霸,一个母亲,一个世俗意义上 成功者,但她也曾经是一个学生、一个孩子、一个在人生之路上探索的普通人。学霸的养成之路,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用对了方法,提升了思维认知之后的必然结果。

这正是这本书的独特价值。

我与郝景芳的理念非常相似,相比较“术”,我们都认为“道”更加重要,相比较成绩,我们都认为“人格”更为重要,相比较如何管教孩子,我们都认为父母自身素质的提升才是关键。正因如此,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常莞尔,会心一笑,虽然在现实世界我们并不相识,但精神世界却仿佛交错时空,秘密相会。

关于这种教育理念,我想没有什么比“通识教育”更能代表它的精髓了。

01 关键词 :价值

“活出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些内容,究竟在说什么?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愿景吗?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书本上的每一学科都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又明明能够隐约感觉到它们才是影响我们人生是否幸福的因素。

如果在教育中学到的知识并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惑,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感觉:学习是学习,生活是生活。两者没什么关联。这时候,学习和生活就被割裂开来,成为了某种必须完成的任务。

以下有两种思维模型,分别是当下常见的以成绩论英雄的模型1和以人格发展为目标的模型2

模型1(以学习成绩为目标的模型)是这样的:性格培养→思维培养→学习好

模型2(以“成为更好的人”为目标)是这样的:学习知识→学习思维→成为更好的人

在模型1中,性格教育和思维教育都是导向学习成绩的,这种引导,必然不是以“价值”为标准衡量的,因为“价值无法用具体的分数衡量,价值的引导,必然是开放性的、能思考和讨论的,并且是留有自我探索的空间的

而在模型2中,目标是成为更好的人,所以,我们看到它的模型是完全相反的,对情感价值的引导,并不是导向成绩——我们之所以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处理情感价值的问题,过好自己的人生,成为更好的人。

在这个模型中,对知识的考察并不是第一位的,重点是知识背后的思考过程,注重的是知识与生活情境的交互关系。比如,学习古代贸易史,背过那些历史事件本身是没什么意义的,重点在于让孩子理解“处理与他人的矛盾,这是人类自古至今都会面临的困扰,所以,交互本身是一种化解矛盾的智慧”。

模型2所展示的,就是通识教育的模型。

所谓通识教育,就是让孩子学习很多学科的知识,见识整个世界和宇宙,让孩子接触从古至今的智慧经典,但是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让孩子陷入知识的海洋,成为“装满知识碎片的小抽屉”(教育学家李跃儿语),而是为了把世界装进孩子心里,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正如《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所说:人的人格不能被分解成几个独立的部分或品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整全的人”,所谓成为一个“好人”,“好”的意思是内在的完整、泰然自若、坚定的人,它归根到底源于某种完满的人生哲学

人性的完整不是除四种能力(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考的能力、做出适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之外的第五种品质,而是与他们相一致的,并且也是它们的结果。

“好人”、“整全的人”,是指”完满“、”坚定“意义上的好,即内外一致的人。只有一个内在完整而笃定的人,才是一个可以接受自我而仍然纯真的人,是一个可以经得起挑战而不崩溃的人,是一个可以坚持自我但同时又能与他人协商的人,是一个努力做自己认同的事情的人,是一个内心深处有善意的人。(这些句子,几乎囊括了整本书最核心的理念)

所以,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把人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格成熟的人,学习成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完善人格的附属品。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显然是本末倒置了。

曾经看过一个教育的纪录片,里面提到为什么文艺复兴时期出了那么多集大成的“大家”?他们没有一个是单一学科的偏才,而是全面发展的全才,比如我们熟知的文艺复兴的三杰之一达芬奇,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画家,但其实他还是一个科学家、雕塑家、作家、医学家、制图师、工程师......他在不管哪一个方面都极为出色,让我们不得不产生困惑:一个人一生的精力有限,他们是怎么做到样样精通的?

原来奥妙在于他们那时候知识是整体的,其实不管哪一门科学,其背后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所以才能够一通百通,而工业化之后,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出现了把人逐渐“工具化”的大趋势,人不再被当做一个完整的个体,而只需要成为一颗专属螺丝钉,工业革命之后的教育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被割裂成一门门具体而垂直的学科。

这是现代社会的局限性,也是我们现在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孩子没有被在学习中冠以价值驱动,而仅仅成为了单一学科的机器,这使得他们丧失了学习的快乐。

任何领域的专业学习都是有益的,但是只学习专业知识,却无法使人过好这一生,通识教育是以人格成长作为教育的目标,它让知识进入到孩子心里,最终的愿景是孩子的自我照亮

所以,很多家长困惑,不知道如何提升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其实答案就在于此,放下对成绩的一味追求,而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孩子的人格发展上的家长,一个具备完善人格的人,才有真正挖掘、引导和培养其内驱力的可能。

02 关键词:框架

看一本书,先要仔细看看目录,目录的作用绝不是简单的查找页数,而是起到一个框架的作用。目录的层层分级,构建了这本书的架构,如人的骨骼一样,支撑着这本书的骨架。看完一本书之后,也需要再翻回头重新看看目录,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把之前细碎的知识点重新整理,归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以上,说的是如何读一本书的方法,这个道理在孩子的成长与学习中同样适用。

当一个孩子走向社会,我们会发现,一个人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的层次,决定了ta能到达的高度。很多人就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框架感的培养,以至于所学知识如一盘散沙,不能将其系统化,也不能融会贯通,这样的人,其认知层级和理解能力会有显著的不足。

一个人的顶层认知框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跨领域的能力:复合型人才

  • 顶层的大局观:能判断世界和周围环境的大格局,找到事物运行背后的规律,这样才能判断发展趋势,做出恰当的选择。

  • 思考本质原因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犀利有洞见

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一个人应该具有四种能力(抽象表达的发展方向)

  • 有效的思考能力

  • 交流思想的能力

  • 做出适当判断的能力

  • 分辨价值的能力

在《哈佛红皮书》中,将以上的四种能力最终修正成为了五大培养目标:(具体化的目标)

  • 清晰而有效的思考与写作

  • 对自然、社会、和人文有批判性的了解

  • 了解塑造现在和未来的文化和力量

  • 了解并思考道德和伦理问题

  • 在某一知识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哈佛通识教育采用的方法是广博学习、建构立体知识体系,所以,在哈佛大学的选课列表中,在通识教育类别下有七八十门课,课程内容包罗万象。

也许有家长会说,我也想我的孩子有这种能力,但是学校课业负担那么重,实现这种理想化的教育不太现实。

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一种认知的误区,让孩子有广博的知识面,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如果不落实到“耐心”二字上,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很多家长都说社会环境不好,压力大,课业负担重,但是很少有家长愿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孩子创造耐心的小环境。比如,简单粗暴的催促孩子写作业是容易的,发发脾气,大喊大叫就行了,但是耐心的观察孩子,在孩子有求知欲的时候放下手中的手机,顺着孩子的求知欲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就难多了;再比如,唠唠叨叨给孩子讲大道理,威胁孩子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上街讨饭是容易的,但是压下自己的不耐烦,认真的观察孩子行为背后的“卡点”在哪,并且尝试多种方法——不管是游戏、有技巧的谈心,还是其他的方式,帮助孩子化解心结,消化卡点,这样是困难的.......以此类推

具体到通识教育的话题,给孩子报个辅导班是容易的,需要花费的,仅仅是金钱和接送孩子的时间,但是耐心的、不加限制的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允许孩子在一段时间内的“落后“是困难的,这需要父母克制自己的控制欲,允许给孩子探索的空间

课本上的知识,是“术”的范畴,但是人格的培养,却是“道”的范畴,前者看得见摸得着,而后者却需要家长的智慧,需要家长不断对自身进行觉察和成长

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需要根据孩子每个年龄段的认知特征,为孩子搭建适合其发展的知识框架,这样做,一方面要能涵盖知识的广博性,另一方面则能由浅入深,让孩子进阶式学习。这里面,最核心的理念,是以基础为发展为核心,以思维培养带动知识学习——这是一种“由树根至树叶”的正向学习方法。

在现实中,更多的家长其实不愿意做这项复杂的工作,他们一方面抱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另一方面却不愿意开动脑筋,思考用什么方法能提升孩子的思维方式。在这里,我们可以对思维方式做一个简单的整理,看看究竟什么思维方式才能带给孩子复合能力,能让孩子学习起来轻松自如?

  • 基础思考能力→观察、分析、逻辑、表达、感受等

  • 多种思维模型→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 学科思维能力→数理逻辑分析能力、历史思辨能力、人文感受分析能力等

以上部分可谓字字珠玑,可以说,人与人的差距,就体现在这这些思维能力的区别上。正如我们上大学,学的并不是那些具体的知识,而是包括以上提到的各种思维能力。将来参加工作,我们会发现以前在学校学习的那些具体知识点应用十分有限,但是十几年的学习,培养出的各种综合能力却决定了我们之后发展的上限。

写在最后

在这一篇简短的文章里,仅仅是抛砖引玉,将通识教育的理念传达出来,希望唤起家长对正确教育方向的思考。

人格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它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用具体的计量单位衡量,但是它却时时刻刻的影响和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如果家长能从具体的、确定的、可衡量比较的狭义的判定标准中走出来,会发现外面的世界还很广阔,家长的焦虑,很多时候是自身人格成长不够的产物。如果能有更多家长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辨识力,那么未来孩子的发展就更可期待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怎样做好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论道】幼儿教育不要“揠苗助长”|胡常艳
家校教育理念一致,更有利于塑造孩子健全人格
背过这10条信念,并坚持下来,你会更懂孩子
家庭教育的五大理念
[转帖]李开复致中国家长的信:培养快乐感性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