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禅宗公案发微(5)野鸭子飞过去了

(百丈怀海禅师)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

祖曰:“是甚么?”

师曰:“野鸭子。”

祖曰:“甚处去也?”

师曰:“飞过去也。”

祖遂把师鼻扭,负痛失声。

祖曰:“又道飞过去也。”

师于言下有省却归侍者寮,哀哀大哭……

同事归寮曰:“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师乃呵呵大笑。

同事曰:“适来哭,如今为甚却笑?”

师曰:“适来哭,如今笑。”(《五灯会元卷第三》)        

百丈怀海禅师在这里一步到位?我觉得只是切断了相续心,进入了第六意识的清净面而已。不过后来说的适来哭,如今笑也不是顽空。也许大根器人可当下契入清净法身。对此请您开示一下

圆觉光师野鸭子的公案里,百丈所省到的当然不会只是切断了相续心,象儒家《大学》里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个就是第六识的清净面,为什么说百丈所省悟的不是第六识清净面呢?原因很简单,就是“知道”飞过去了,“知道”痛而起忍痛声,既“知”飞过去了,又能“知”痛而生起忍痛声,这时被马祖一逼问“又道飞过去”,百丈马上就明白了这个能“知”飞过去的并没有“飞过去”,不仅没有飞过去,还能“知”痛,于是契入。如果仅仅是清净面的话,只是不作出反应而已,而不会是了了而寂“知”的。能回到这一寂然而“知”的知觉性,即是明了法身所在了,这就是他的一“省”。至于后面的“适来哭,如今笑”,则说明他不仅有了这一省,而且还能“省”后起用。哭来“知”哭,笑来“知”笑,这一“知”,固不属哭,不属笑,却又能哭,又能笑。一哭一笑之间,恰是体用全彰,那么快就能体用全彰,实为大根器者。有很多人,“省”后往往会有很长时间住在这个“省”的境界里“才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不欲见人,躲在“体”的境界里面出不来。什么是第六识的清净面呢?即所谓“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于一切境相前不作出反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如公案:

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当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庵。(《五灯会元卷第六》)

这个俗汉,就是以第六识的清净面为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案 | 哭笑无常
迷悟之間
野鸭飞走了,声音到哪里去了?
听南师讲故事:野鸭子飞过去了
我不思 故我在
公案:马祖禅师之野鸭子与本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