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拆书第一辑】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

这是 基诺实验室 的第 14 篇文章

 01 /拆书的意义

选择拆书,是因为我想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和尼采做朋友,你便能学好哲学。同样,要想搞明白一本书,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也许是个好办法。

我不知道这么说,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这让我想起了,刚从武志红老师那里学来的一个心理学知识:当你进入别人的“现象场”时,你便会成为那个人;想要深入的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入他的“现象场”。——“现象场”,是一个人的体验和时空等环境因素的结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心理现象,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进行补充说明)——不过,我现在还不确定,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不是也算进入了对方的“现象场”,但不管怎么说,这是理解作者的好方法。

而更为重要的是站在作者的角度,利用作者的思维去回望自己的人生,你总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每个人的阅历不同,拆书的角度也便会不同。

/ 02 /拆书的目的

目的很简单:让书中的知识为我所用。

非虚构类畅销书的作者一定是某一领域的大牛,可惜没有任何一个公司有能力或精力,将这些作者请过来,向自己的员工传授书中的理念。但拆一本几十元的书,便能既便宜又省事的做到这一点,真是最为物美价廉的事情。

进一步讲,即便请这些人来,他们所讲的东西,也一定无法超越自己的书籍,因为书中的内容往往是一个人思想的深化。一个人讲出来的东西往往不如他写的更加深刻,这是因为写作是将知识串联、不断碰撞,产生灵感的过程。而讲出来的东西,一般只会发生第一种可能——知识的串联。

所以拆书,就是要拆出更深层次的东西,也许从你的角度望去,作者自己都未曾发现的一个角落。

/ 03 /拆怎样的书

一本书之所以值得被“拆”,是因为它足够好,而一本足够好的书就有被多次阅读的需求。

那些适合于快速阅读的书籍,仅仅是论证某些观点的知识类书籍,是不适合去拆的。因为它们更像字典,你看这类书的目的是为了弄明白几个概念,然后储存在自己的脑子里,需要的时候再回去查阅,这类书就没有拆的必要。

今天要拆的这本书,叫《产品视角:从热闹到门道》

以下是正文。


产品视角的开篇

产品是手段,人是目的。

难道产品经理不应该是技术背景的吗?所有技术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个社会最主要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个人和群体。产品的第一价值是微笑。

结构和过程

结构和过程组成了一切,即使是宇宙,也是由结构和过程组成的。结构是多维的,过程是线性的,它们组成了时空。就像产品一样,结构是技术性的,过程是流程化、场景化的。一个用户,进入一个产品的系统,就像进入了宇宙的空间结构。而用户花上一个小时在这个系统里,其实这个用户已经不是当初的用户,而系统也可能不是原来的系统了。因为用户进来,系统变了;

因为系统使用,用户也变了。

常识与前提性批判

常识够扎实,逻辑够粗壮,建立起来认知方法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一、三圈定位:产品经理能力模型

1、用户体验(职业敏感度、场景、需求和动机)

当你在讨论一个产品需求时,还原到场景里,看用户当时的需求,以及动机。

2、技术能力

懂技术=沟通能力

3、商业思维

产品思维说起来很复杂,简单的说,就是把人当人的思维。商业思维可能涵盖的更多,需要更全面的看行业、格局、生态、并且通过产品打出自己的一个空间。举例:小米的生态链打造。

二、什么是互联网产品

互联网产品指网站为满足用户需求而创建的用于运营的功能及服务,它是网站功能与服务的集成。互联网产品是一个黑盒子,通过这个黑盒子,用户会从哭脸变成笑脸,同时它会从底部掉出一些钱来。互联网产品是一个通过信息架构和业务流程组成的黑盒子,它首先能够带来用户微笑,然后能够带来商业价值。

(1)像庖丁解牛一样去观察产品

观察产品和认识产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远远看,看外观;第二个阶段,细细看,像庖丁解牛一样剖析它的结构。

黑箱: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独特卖点和用户场景及目标用户。

白箱:版本还原是一个重要的产品认识方法,通过AppStore和豌豆荚市场版本描述,还原产品版本,复盘一个竞争对手时可用性非常高,可以清晰的看出这款产品的迭代节奏、走的弯路、交的学费,哪些功能点带来显著提高。

(2)产品的RAC模型

认识产品(Recognize),还原产品(Analysis),创造产品(Creative) 的RAC模型。

三、一年级的产品经理:执行力驱动,产品感培养

每个新人都像一只刺猬,他们个性鲜明,想法超多,但执行力不高。执行力不高有两个原因:一是缺乏方法,效率低;而是想法太多,说得多、做得少,没有认识到想法和做事之间的距离。

(1)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执行力就是把复杂的事情分解成简单事情,然后将每件事情做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小步快跑去做事,也是一种执行力。

版本管理:

版本需要封闭:版本规定了某一个发布的功能点,是某一阶段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路线图与行动计划。

版本<需求:

版本是需求的子集,产品的版本经理=需求释放控制者。

需求像流水,版本是水闸:

需求就像一个大水池,需求就像水一样,需要不断从需求池中排出到版本池。而控制需求池排放速度的人,就是版本经理。

版本经理的特质:

懂得项目管理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和成本范围内,最大化实现需求。

敢于说“不”:

优先级判断。版本管理的方法:最小可行化产品MVP:用户排序、功能排序。

(2)创意没有价值,执行力才有

要像海绵一样,去吸收各方来的知识,不断优化调整自己的知识库,然后结构化呈现。结构化呈现是什么?是你的执行力,是一封没有错别字的邮件,是一个虽然简单,但充满质感的PPT,是第一个PRD的简练干净,是第一个会议的准备充分,是第一个评审的问答设想,甚至是一页精炼的会议纪要。产品经理要解决问题,要高质量的解决问题。

(3)忘记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

时间管理、项目管理、目标管理、知识管理

(4)为自己做一个书架

(5)培养产品感觉和职业人格

产品经理的早期阶段,最难的事情就是培养产品感觉。培养产品感觉很难有捷径,只有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一些感觉。就像1万小时理论说的一样,做一件事,持续做超过1万小时后,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只要多尝试,多体验,不要怕,不紧不慢,坚持下去就能培养出产品感觉。然后用一些系统的方法认识产品,如还原产品的迭代周期、迭代规划。

四、二年级的产品经理:用户价值驱动,沟通能力培养

用户价值驱动:

一个彻底的产品经理,是比较完全地为用户价值驱动的,也就是说他最原始的出发点就是为用户代言的,为此可以抵抗来自各方压力,平衡各方利益。沟通能力培养:沟通能力不是会说,而是基于宽口径的知识储备和换位思考能力具有的沟通理性。

(1)学会定义流程和产品

将用户场景流程化,就是将用户故事产品化的过程。产品经理必须能够培养通过业务流程和产品形态思考问题的能力。举个例子,当伙伴在和你说某个用户场景和功能需求的时候,你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流程和信息架构的框架,当他说完你能够立刻还原这个框架。

将用户需求和场景还原到流程和功能上。很牛的产品经理可以重构流程,将原有的业务流程优化或者打散了重新布局,并形成类似游泳池的泳道一样的泳道图,将相关联的流程联系起来。

互联网产品T模型:

横向是信息架构,纵向是业务流程。整体来看,用户是通过信息架构引导进入业务流程,在业务流程中完成所谓的“需求”。常见的信息架构有:以YAHOO为代表的“类目陈列”,以Google为代表的“搜索直达”,以Facebook为代表的“数据订阅推送”。业务流程则代表了业务通过某个路径或者动线推进,以完成用户在这个场景下的任务。

(2)代言人:你和用户是一国的

(3)翻译官:把用户需求翻译产品需求

产品经理把用户需求翻译成产品需求,技术获取产品需求。需要以下能力:

讲故事的能力:用户场景化描述;

抽象能力:从故事中抽象出核心需求点;

逻辑能力:归纳与推论;

文档写作能力:多看经典PRD;

流程是骨,交互是肉,肉可多可少,可美可丑,但骨不能歪,不能断。对于产品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外观好不好看,而是核心流程是否坚挺。

(4)管理需求:沟通能力和信任的关键要素

对于技术来说,他们希望产品能说的具体点儿(User Story),把故事落实到产品的需求点(Product Backlog),然后在这些需求点里面排出优先级(Sprint Backlog),然后排出版本(Version),技术去不断的燃烧(Burn Up)。

五、三年级产品经理:运营与规划

有一天,你开始发现很多事情不是你应该做的,比如去谈合作、解决用户活跃度问题、促进交易、思考未来半年或一年要做的事情、为明年产品做点儿规划的时候,恭喜你,你已经进入产品经理的行列了。三年级的产品经理必须具备产品的运营和规划视角,想问题角度从某个具体的产品、功能、需求、流程向更加广泛的用户、市场、未来和竞争者和合作者的角度去考虑。

(1)需求:从被动接受到主动

需求从哪里发现,分为产品内和产品外。产品内主要是产品的用户和数据,向迭代要数据,向数据要迭代。通过迭代的数据,来获取下一个版本的方向,从现有的产品运行数据、活跃数据和交易数据中读出可以改善的空间,发现用户潜在的需求。产品外则是公司内外部的、合作伙伴的需求,是需要被验证的需求。

(2)产品价值:微笑带来商业价值

用户层、运营层、系统层

(3)产品经理与运营: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合作

在探索期时,产品为运营提供弹药,运营为产品提供靶子。产品运营协同推动产品探索和定位。增长期时,产品运营要相互扶持,产品的迭代和长期规划能够为运营带来更多空间,而运营努力将产品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方向,甚至更多的周边机会和新产品的孵化机会。

(4)竞争分析、行业蓝图

三年级的产品经理应该更加关注横向和纵向的产品变化,所谓横向产品变化,是指竞争对手的产品,行业的格局和蓝图;所谓纵向的变化,是指的产品的前世今生,未来规划。

竞争分析:

黑箱白箱RAC模型分析,SWOT分析,用户体验要素分析,金牛瘦狗矩阵。

行业分析:

玩家:这个行业有哪些玩家,各自是什么角色,代表什么的利益诉求,所具有的资源和需求是什么?

商业流程:

商业生态上的上下游关系,比如患者看病、挂号、就诊、买药等流程中涉及的哪些玩家,他们之间谁是上游谁是下

游,谁和谁是平行关系等。

核心:

在一个商业蓝图中有一个或多个核心资源和角色,找到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点,然后通过这个敏感点来调动各方资源,或者避免与它发生直接冲突。

机会:

在这个生态蓝图中是否还有可以进入的机会,如果有,在哪个位置,这个机会所带来的角色的上下游是谁,竞争者是谁,这个机会的规模多大,对自己公司来说是财务机会还是战略的机会?

成本:

进入这个领域的成本是什么?需要哪些资源,投入产出是否成正比。

(5)BAT和行业的产品生态认知

BAT产品的战略是什么?入口!腾讯的核心资产是用户关系,百度的核心资产是技术运算能力,阿里的核心资产是交易。他们既想尽一切办法来加强这个核心能力,又通过不断释放核心能力来扩大自己的产业版图。入口不仅仅是占据流量,更是丰富的服务和商家提供的内容,加强入口的地位。流量终有一天会转移,但如果形成闭环和生态,就很难超越了。

三年级的产品经理需要深刻了解头顶上BAT公司的战略和技术变化,这样才能不断站在风口上,获取BAT的红利。比如进入2014年,大家都在说一个词“连接”。百度通过直达号,腾讯通过公众号/服务号,阿里通过支付宝的服务窗,来连接人和服务。经过15年,中国互联

网用户基本形成了在网上找“信息”、“人”和“商品”,这3个寻找的平台就是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那么随着手机兴起,用户出了寻找信息,还要找到更多服务和解决方案。所以3家都看到这个机会,都切入到服务来,通过服务不断加强入口的地位。

(6)产品是渠道:沟通用户并提供服务

产品作为一种沟通渠道,帮助服务提供者连接客户;产品经理作为一种沟通机制和话语机制,用来思考和描述一些故事,而这种思维和话语机制可能和之前我们生活的不一样。

问题:

  • 提出一个生活中你最不可忍受的需求痛点,并写一个解决方案。

  • 根据产品能力模型画出自己做产品经理的优势、劣势,并做出一个3年规划。

  • 选择你喜欢的3款产品,从AppStore去还原版本迭代信息。

  • 如果你是微信第一版产品定3个最重要的功能,你会选择哪3个,并说出理由。

  • 都说好的产品是运营出来的,分析一款你认为运营成功的产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个方面,总结2017产品之路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大白学产品(三):产品经理的沟通技巧
产品经理3年沉淀和总结
产品研发流程与周期(非原创)
产品经理到底是干啥的?
产品经理天天提MVP,到底该怎么用?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