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中心性脑胶质瘤1例分析

多中心性脑胶质瘤1例分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7月第7卷第l5期ChinJMisdiagn,lul2007Vol7No.153669

疾病等并发症.

2讨论

新生儿肺炎,大多起病急,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以心力 衰竭和呼吸衰竭为常见,死亡率高?.为了减少合发症的发生 及缩短治疗时间,对于有咳嗽,咳痰者大都采用了雾化吸人,在 治疗过程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只有极个别的发生呼吸暂停, 根据发生呼吸暂停的原因及吸人时气道分泌物多等特点,我们 必须严格掌握雾化吸人的适应征,对于咳嗽痰多者可行此治 疗,对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及明显缺氧者不宜使用,对呼吸道 分泌物多者,要先吸痰后再行雾化吸人,在吸人的时候,不宜取 仰卧位应取头高侧卧位,拍背,便于痰液咳出,这也是我们值饵 注意的教训.

【参考文献】

[1]杨群顶.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及CT分析EJ3.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3,l7(3):206.

E23雷后兴,刘春香,兰菊红,等.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 意义EJ3.中国全科医学,2004,7(10):706. 收稿日期:2007—03—18;修回日期:2007—04—20责任编辑:李新志 多中心性脑胶质瘤l例分析

董立英,赵红莉

【主题词】脑肿瘤/放射摄影术;神经外胚瘤,原始/放射摄影术 【中图分类号】R739.410.44【文献标识码】B

对多中心性脑胶质瘤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28岁.头痛0.5a,加重1个月伴抽搐1次人院.0.5a

1/7页

以来头痛,以前额部为着,偶有恶心,低热.外院曾诊断为脑炎, 给予激素,维生素等药物治疗近1个月效果不明显.杏体:无明 显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脑脊液压力略高,240mmHO,细胞数 正常,蛋白稍高.CT扫描显示:双侧额叶病变,右侧者呈等低混 杂密度,边界不清,周围组织无水肿;左侧病变呈结节状,周围 有轻度的低密度水肿带,占位效应均不明显,强化扫描两个病 变呈不均匀轻度增强,右侧者有部分囊变.头颅MRI检查显 示:T1wI像右侧病变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病变内部有多个 囊变区,周边几乎没有水肿;左侧者TlWI像呈等信号,较均 匀,周边组织有轻度水肿,强化后扫描显示右侧病变不规则蜂 窝状增强,左侧者呈结节样强化.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每个病变 三处取材.病理: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右),星形细胞瘤 ?级(左).

2讨论

颅内多发胶质瘤是指颅内发生两个以上的胶质瘤,在时间 上,可同时期发生,也可在不同时间内相继发生.分两种情况: (1)多中心性胶质瘤:是指在一侧或两侧大脑半球距离较远,分 别独立生长的胶质瘤,显微镜下病灶间无任何联系,其组织学 类型可以相同或不同.(2)多灶性胶质瘤:是指原发于一个部位 的胶质瘤,经以下方式,即通过神经联合纤维扩展形成;通过脑 脊液播散形成;由胶质瘤周围子胶质瘤形成.比如通过胼胝体 发展至对侧,或跨幕上下发展.或通过脑脊液播散发生的多个 胶质瘤.在时间}二多发性胶质瘤包括同时期和不同时期发生的 不同部位的胶质瘤l1j.

多中心性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以下观点:(1)认 作者单位:河北省新乐市医院CT室050700 ;星形细胞瘤/放射摄影术

【文章编号】1009—6647(2007)15—3669—02 为胶质瘤是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展过程中错位的原始细胞分化

2/7页

而来.如果颅内多处存在这种错位细胞,则有可能在颅内不同 部位发展成细胞类型相同的胶质瘤.而细胞类型不同的胶质 瘤,可能是由颅内同时存在的不同残余胚胎组织衍化而来2]. (2)认为胶质瘤发生时就是多灶起源一,多个独立的新生灶发展 融合而成单个的胶质瘤.若新生灶间距离远,则分别形成不同 的胶质瘤体.多发性胶质瘤因发生部位,大小,多少而症状各 异.多有以下临床特点:(1)病程短,发展快.(2)有明显的颅内 压增高症状.(3)多发性胶质瘤如发生在同一脑功能区,则多表 现为单一胶质瘤的症状和体征.(4)多发性胶质瘤如发生脑室 内,则无明显定位体征,仅表现为颅高压.(5)病灶分散者,可有 多部位定位体征.(6)以恶性程度高的胶质瘤(?,?级)多见. (7)如果CT检查在不同部位出现相同胶质瘤影像,则多系多灶 性胶质瘤;如果CT检查在不同部位出现不同胶质瘤影像,则可 能为多中心性胶质瘤.(8)MRI对诊断价值较高.(9)有些多发 胶质瘤的CT表现与转移瘤相似,术前易误诊.

多发性胶质瘤的鉴别诊断:(1)颅内多发转移瘤:?多发生 于顶枕叶的皮层或皮层下;胶质瘤则不定.?多呈不规则环状 强化,瘤周水肿明显;胶质瘤环状强化少,瘤周水肿轻.?多病 灶的均一性强,大小相近,强化程度相同;胶质瘤病灶大小,密 度可明显不同.?身体其他部位有恶性病灶.胶质瘤则无. (2)脑炎,多发脑脓肿与肉芽肿.(3)多发脑?『L管畸形.(4)脑胶 质瘤病,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胶质瘤.临床表现多 样无特异性.名称繁多,如脑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神经胶质瘤过 度增大等.1938年Nevin首先提出'脑胶质瘤病'一词.目前较 确切的定义为:以神经胶质细胞弥漫性瘤样增生,而原有解剖 结构保持完整和神经元细胞缺乏为特征的原发性脑瘤.临床上 起病隐匿,病程长短不一,进行性发展.影像学特点是:病变弥 漫,可侵犯大脑半球2个或者2个以上部位,皮层及皮层下白质 均可受累,以邻近中线结构对称性,一泛弥漫性病灶为常见,占

3/7页

位效应和出血坏死不明显.组织学上胶质瘤细胞在大脑半球灰

白质中广泛增殖,主要在血管及神经元周围及软脑膜下呈浸润

3670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7月第7卷第l5期ChinJMisdiagn,Jul2007Vol7No.15 性生长,不形成局部瘤团,基本的原有解剖结构无破坏.多属低

度恶性.对于此病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诊断的标准化问题;

胶质瘤的发生是否与遗传有关;为什么胶质瘤细胞仅在血管及

神经元浸润性生长,不破坏原有解剖结构等.

本例在同一时期颅内存在两个胶质瘤体,经病理学检查证

实分属不同的组织学类型,确实是多中心性起源.星形细胞瘤

是颅内常见的胶质瘤类型,在此不多赘述.胚胎发育不良性神

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neuroepithelialtumor,DNT)是一

种少见的神经上皮瘤,属良性胶质瘤.Daumas—duport等于

1988年首次描述并命名,本病儿童及青少年多见,临床上患者

表现以癫痫多见,最常见发病部位为颢叶,其次为额叶,顶枕叶

少见,病灶可单发或多发,本病例影像学特点为:(1)病灶位于

皮层下区,周围无水肿,占位效应不明显;(2)影像学表现为多

囊性病变,囊内呈长TwI长TwI信号,类似于脑脊液信号.3

病灶可以强化或不强化.

【参考文献】

[1]JulianRY,JohnRB,WillianHB,eta1.NeurologicalSurgeryEM]. Vol5.4thed.Philadelphia:WBSaundersCompany,1996:2659. [23王守森,王如毡,张锡增,等.多发性脑胶质瘤7例报告[J].中国神

经精神疾病杂志,1995,21(10):100.

[3]SalazarOM,RubinP,McdonaldJV,eta1.Pattersoffailureinin—

tracranialastrocytomasafterradiation:analysisofdoseandfield factors[J].AmerJRoentgeno1.1986,126(3):272. [4]KyritsisAP,LevinVA,YungWK,eta1.Imagingpatternsof muhifocalgliomas[J].EurJRadiol,1993,16:163.

4/7页

[53Daumas—duportC.ScheithauerBW,ChodkiewiczJP,eta1.dysem— bryoplasticnenroepitfelialtumor.Asurgicallycurabletumorof

youngpatientswithintractablepartialseizures.Reportofthirty— ninecases[J].Neurosurgery,1988,23:545556.

收稿日期:2007—04—05;修回日期:2007—05—07责任编辑:李新志 利多卡因变态反应1例分析

孟根其其格,梁汉生

【主题词】利多卡因/副作用;药物过敏/病因学

【中图分类号1R593.102.5【文献标识码】B

对利多卡因变态反应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29岁.72kg,ASAI级.因孕产.孕41周,,头位,先

兆临产,羊水少,择期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既往无手术,麻 醉史,有青霉素过敏史.术前常规禁食水.人手术室开通静脉 后,测BP110/70mmHg,HR85次/min,SpO2100%,ECG正 常.选择L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局麻用1%的盐酸利多卡因2 ml,穿刺置管均顺利.试验剂量为2盐酸利多卡因5ml,5rain 后出现麻醉平面(T..一S),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追加剂量,当 药液注入5ml时,患者主诉胸闷,气短,回抽导管无血液,脑脊 液,即停止麻醉操作,测BP45/28mmHg,HR40次/min, SpOz99%,急行面罩给氧,左侧卧位3O.,排除仰卧位低血压综 合征.快速补液,麻黄碱15mg,阿托品0.5mg静注,3min后 BP95/46mmHg,HR90次/min,Sp099,患者面色苍白, 前胸上1/3处出现大面积红色斑丘疹,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无 干,湿罗音.疑为局麻药变态反应,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注,7 rain后患者BP105/55mmHg,HR95次/min,胎心率136次/ rain,患者上嘴唇,鼻尖部及眼睑出现水肿,患者仍感气短.持续 给氧,再次静注地塞米松10mg,备气管插管用具.10rain后患 者前胸部斑丘疹开始减退,于20rain后完全消退,胸闷,气短也

5/7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种颅内环形强化病灶是什么?如何鉴别是结核性脑脓肿还是细菌性脑脓肿、亦或是其他颅内肿瘤?
【1205期】颅内多发小结节,增强扫描环状强化,转移瘤?结核瘤?
颅内多发胶质瘤(MCG)诊断及鉴别
右顶叶多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脑真菌感染
双语病例——胶质母细胞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