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莓革腐病易使果实褐变僵果,掌握发病规律,4项综合措施防效好

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浆果因其形如心,色泽艳丽,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草莓市场销售快,易于栽培管理,种植经济效益高,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许多莓农也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但是,草莓与其它作物相比"娇性",种植要求条件比较严格,同时,病害也与其它经济作物有相类似的,也有其它作物少见的病害,革腐病就是其中的一种。

草莓革腐病虽然不常见报导,但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在一些地区从零星发生到逐年扩大,病果率一般为25%左右,严重者90%以上,大有上升为重要病害的趋势,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那么,草莓革腐病是由什么病菌引起的,有哪些发病规律,发病症状是怎样的,如何进行防治呢?

一、草莓革腐病病原菌

1、病原菌。引起草莓革腐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真菌,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目恶疫霉[phytohthora cactorum(Leb.et Cohn.)Schrot],亦称苹果疫霉,无色的菌丝有分支但不分隔,病菌孢子囊长枯椭圆形(图1),大小32.5~97.5×32.0~40.0微米,平均62.7×32.2微米,长宽比1.95,近球形或卵形的孢子囊顶生,乳突较显著,平均高10.25微米。孢子囊在水中易脱落有一短柄,柄长O~5.0微米。卵孢子呈黄褐色、球形,未充满藏卵器,藏卵器直径25.0~32.5微米,平均27.8微米,卵孢子直径17.5~27.5微米,平均21.6微米。

图1 显微镜下的恶疫霉有性孢子

2、病原菌习性。草莓革腐病的病菌抗低温能力较强,在-16℃情况下仍能存活,遇到适宜温度和水时可侵染草莓。在25℃左右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下,卵孢子遇水后可快速萌发侵染草莓引发革腐病。

二、草莓革腐病传播途径

1、传播途径。草莓革腐病菌以卵孢子在罹病僵果或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天病菌在17~25℃条件下,遇到自由水(包括雨水、灌溉水、露水等)1小时,便可产生芽管直接侵染果实或芽管顶端膨大后形成孢子囊,以游动孢子状态通过土壤快速传播,从根部伤口和表皮穿透侵入,经3天左右的潜伏期即可引发草莓革腐病。

图2 田间草莓革腐病病果

2、发病条件。土壤中是否有菌源存在以及草莓繁殖材料是否带菌是革腐病发生与否的首要条件。其次是病菌传播除适宜的温度外,主要是在有自由水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传播。雨水飞溅的水滴能使病害在罹病和健康果实间迅速扩展,田间进行大水漫灌也能有效地传播病菌,使病害蔓延。第三,不同的草莓品种对革腐病的抗性有一定的差异。第四,恶疫霉属于中温型病害,一般春夏气温回升湿度较大并且有适宜水分的情况下,在排水不畅的地块、连作地块、重茬病田、夜潮地,病害易暴发与流行。

三、草莓革腐病发病症状

草莓革腐病主要发生在根部和果实上,匍匐茎也有发病的。

1、植株表现症状。从田间观察来看,早期植株并不表现症状,与正常生长植株无差别;感病中期开始生长较差,略显矮小;到了开花结果时期植株地上部分出现失水状态,开始表现为逐渐萎蔫,直至最后整株死亡。

图3 田间草莓革腐病病果

2、根部发病症状。一般病菌首先通过根部侵染发病,用解剖刀切开病根可见到由外向内呈现革腐状的变黑病组织。

图4 近成熟时期草莓革腐病症状

3、果实发病症状。果实在整个发育期内条件适宜情况下都可能被侵染。绿果受害时,病部显示褐色至深褐色,出现皮革状的淡褐色水烫状病斑,然后会迅速蔓延使整个浆果变褐(图2、图3)。成熟果受害(图 4),果实呈淡褐色水烫状斑,并且能迅速蔓及全果,病部褪色失去光泽,后期用手轻捏有皮革状发硬的感觉,高湿条件下果面长出白色菌丝(图5)。

图5 草莓革腐病果面长出的白色菌丝

剖开浆果后,果肉呈灰褐色,腐烂病果有一种令人作呕的腥臭气味,干燥时罹病果变成僵果(图 6)。

4、小苗发病症状:繁育小苗期间也能发病,主要表现为匍匐茎发干萎蔫,最后干枯死亡。

图6 草莓革腐病病果及其内部剖面症状

四、草莓革腐病综合防治措施

草莓革腐病病菌腐生于土壤,适宜温度条件下遇水形成孢子,从土壤根或伤口侵染,并通过病苗间进行传播,因此,防治革腐病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施策,才能提高防治效果。

1、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繁苗基地。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可减轻病害发生。病菌可通过患病秧苗进行传播,因此,大面积栽培草莓要建立无病繁育秧苗基地,改变过去自繁自育的习惯,避免病害加重发生。对于小量栽培需要引进秧苗的,应到无病基地选择健壮无病苗定植。

2、合理轮作,清除病源。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是解决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引进的秧苗要及时剔除病苗,田间发病后及时清除病叶、罹病株到田外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菌基数,减轻病菌侵染发病。拉秧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和僵果,减少越冬菌源和再侵染菌源。

3、实施高畦栽培,田间及时排湿。草莓革腐病菌孢子在有水条件下才能迅速侵染发病,因此,要选择地势高燥、土壤有机质丰富的地块栽培草莓,避免低洼地、夜潮地种植。同时,采取高畦(垄)地膜覆盖种植,这样,当降雨或遇旱灌溉后田间不存积水,不给病菌传播创造机会。如果遇到干旱时,灌水应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进行,争取傍晚时落干,不产生露水传播病菌。对于温室大棚保护地栽培草莓,则应注意通风降湿,减少传染机率。要合理密植,避免过多施用氮肥,避免植株及叶片生长茂密,不利于果实快速风干而引起病害发生。

4、搞好预防,合理用药。

(1)有效预防。大田露天种植时,当进入雨季后每隔10天喷1次保护药剂预防病害发生,可选用35%瑞毒霉1000倍液,或25%多菌灵3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2)发病初期治疗。生长期间一旦发病,则应及时进行化学药剂防治,可用64%杀毒矾、黄腐酸盐等进行灌根,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亩于傍晚点燃用熏一夜,连续2次即可,还可用72.2%的普力克600倍药液、72 %克露600倍药液等进行叶面喷雾,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学认识草莓细菌性角斑病
灰霉病春季多发,如何识别用药?灰霉病防治大全
葡萄灰霉病(完全解读版)
甜樱桃病害—叶部病害
八月葡萄中后期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番茄“脸蛋长斑”咋回事?揪出原因,“重预防 辅治疗”才管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