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直拍横打入门练习体会

一、直拍横打练习简要步骤概述:

1、挡。击球上升期,借力为主,切忌摩擦,手腕、拍型固定。主要是熟悉球感和控制落点。时间7—15天。

2、拨。击球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加之一定自发力,仍以撞击为主,手腕、拍型固定。主要练习落点。时间1—2月。

3、攻球。在拨的基础上,高点期发力击球,以撞击为主,手腕固定。目标要求,可发全力,落点相对准确,成功率80%以上即可。时间3个月左右。

以上三项基础技术,均要求在近台完成。

4、攻转拉。在拨球和攻球的基础上,退后至中近台,在球的下降初期击球,初期仍以撞击为主,手腕相对固定。熟练后,逐渐加上手腕的内屈、内收和外展、外伸制造摩擦,辅之以板型的前倾及小臂的外旋。熟练后,逐渐退至中台,要求发全力。时间在3个月左右。

5、撕。在拉球的基础上,站位迎前,拍型前倾,在来球上升期触球,借力为主,摩擦为主,向前方发力为主。目标要求,可连续快撕对方定点6分力弧圈10板以上,不定点4板以上或全力反撕4板以上。时间1个月左右。

至此,针对不转或上旋来球的横打基本技术基本成型。总时间在7、8个月左右。

6、反面搓球。手法类似于横板削球。几天即可熟悉。比赛不推荐常用。

7、反面拉下旋球。时间1个月。

8、台内拧下旋球。手腕最大限度内屈,在来球高点期挥拍,下降初期击球,以摩擦为主。台内拧是直拍横打最复杂的技术,整个动作的练习是贯穿在整个直拍横打体系练习过程之中的。熟练反面拉下旋球后,可进行专项拧球练习,2个月左右可有成效。

至此一年左右,可有小成。但如果想在实战中熟练运用,还需要辅佐步法、意识等练习,吴敬平教练原文中对落点、步伐等练习做了详细讲解,大家可以学习领会。其余技术,比如弹、敲、贴、挤、削等,因为鬼枪推崇进攻,并不推荐常用,业余横打弹敲虽然很多,但掌握了快撕之后,仍建议以快撕为主。而且在熟练了上面所列举8项技术之后,弹、敲、贴、挤、削可以随着技术的成熟而逐渐领会。

 

二、握拍。

    直拍横打的关键在握拍。之前关于此类研究数不胜数,鬼枪不必多言,也不想分析那么细。总之,想对直拍横打技术进行全面掌握的球友,首要条件就是在正常准备站姿的情况下,不调整握拍手型,只通过拇指和食指的压紧与放松,就可以在反手位把球拍近乎垂直于球台。如果轻松做到,就算合理,如果做不到,需要调整肩、肘、甚至腰腿等部位,那就说明你的握拍不够合理。这点与生理条件无关,也与后天刻苦练习无太大关系。

 

三、平挡球、拨球、攻球

     以下是吴敬平教练对平挡球要领的讲解:

   平挡球是反面技术整个上旋球训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更高一级技术的分化训练。动作的定型好坏和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更高一级技术的学习速度。因此,在平挡球的训练中一定要强调动作固定,反复训练,熟练掌握。急于求成反而会走很多弯路,欲速则不达。训练的要领主要是调整板形。食指稍微放松,带住球板,拇指用力向下压,使板形前倾。站位和推挡球的站位一样,但重心稍靠右脚,接触球时用腰控制手臂,转腰带动手臂自然前迎击球,借对方来球的力量把球回击过去。击球时间是在球跳起的最高点,击球部位是接触球的中上部。当你已经把平挡球掌握很熟练后,就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力挡球的训练。平挡球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在比赛中进行防守时的运用,对方进攻时能借对方来球的力把球防过去。

     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人实际演练,补充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1、三者区别和联系。挡、拨、攻3者的界限并不明显。三者都是直拍横打基础技术,都对今后的整个直拍横打动作定型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挡球在上升期,以借力为主;拨球在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在借力基础上加上自发力;攻球在高点期,以自发力为主。拨球就是加大动作的平挡,为了追求稳定性,可在高点期击球,仍以撞击为主,切忌摩擦。拨球练习后期,应逐渐加入板型的先垂直后前倾的吃、送过程,手腕可逐渐放松并逐渐加上屈伸,逐步演变成攻球。

2、关于击球时间。个人以为,平挡球仍要以上升期为宜。用俗话说,就是球起来就挡。这个时期的来球,角度、力量、旋转都处于衡定阶段,容易借力和控制,尤其在实战中应对对方拉冲过来的弧圈球,如果来不及快撕,平挡上升期是不错的选择。练习者站位近台(离台30公分),准备姿势。教练方用多球稍加力,喂到练习者反手位,练习者调控好拍型,迎前撞击。相对容易。

3、关于动作。直拍横打的体系构成,不是简单的以肘部为轴挥小臂,而是整个上肢乃至全身协调发力。如果想练就比较成熟的直拍横打技术,初期的动力定型非常关键。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动画。

 

在这个动画里,可以很清晰的看出:王皓的肩部下压、大臂前送、小臂平直运动略带向上,手腕和板型相对固定,借力为主,自发力为辅。

我自己也有段不成熟的平挡球动画,应楼下球友之邀,加在这里吧。这是4个月以前录的,挺腰幅度有点大,目前好像改过来了。

 

    个人以为,初期的手腕固定是极其必要也是极其重要的。业余很多教练,引导初学者学习直拍横打时,往往不求甚解,把王皓的拧拉动作移植在平挡球上,造成初学者手腕乱颤,屈伸、收挺皆不合理,不利于今后的练习。

 

4、关于站位。初学者一定要坚持同侧脚在后的站位方法。原因很简单,重心好控、护台范围大、正反手衔接流畅简单自然。业余也严重存在初学者两脚前后开立的问题,也应引以为鉴。

5、关于送球。我们练习直拍横打的平挡,初衷就是培养手感。在练习初期,可以保持板型固定,向前推球即可,类似于推挡,但动作幅度不要过大。待培养了一定的手感,进入自主发力阶段,就可以在深入吃球的基础上,加上板型瞬间前倾的平送过程。如下图。

6、关于腰腹。在平挡球阶段,腰腹发力并不要求明显,业余所讲转腰带动等等,不可全信。进入拨攻阶段,腰腹可以适当参与发力,但不建议转腰。应以挺腰展腹发力为主,注意不要后仰。

7、关于护台面积。按照前面所说同侧脚在后的站位方法,个人建议护台在1/3稍弱左右即可。毕竟还要突出正手的威胁。练习期间有中线或者过中线的来球,坚决半侧身让位用正手,这是良好的习惯。

8、注意你的非持拍手。非持拍手主要用来调节重心保持稳定。具体怎么做看图吧。

9、注意重心的转换。挡拨攻阶段,重心转移比较细微,所以需要认真的体会。关键点一定要牢记:总体来讲重心是基本处在两腿之间的。击球时,你的重心要偏重在同侧脚,击球后偏重至异侧脚,引拍时再偏重到同侧脚。

 

这个动画可以很好的看出王皓的引拍、击球部位、送球过程。也可以看到王皓手腕的先屈后展过程。

 

 (攻球熟练后,可以演变为弹击。但不推荐学会攻球后立即练习弹击。弹击对初学者来讲,手腕发力过于集中,不容易掌握)。

 

四、攻转拉、撕

 

(一)攻转拉

    为何我不单独说拉弧圈球,而要把“攻转拉”这个概念放在这里。是因为很多业余球友,把弧圈球过度神话了,以为弧圈是游离于攻球之外,需要专项苦练的一项技术,那就有失偏颇了。弧圈球基本动作整体框架与攻球大致相同,只是稍有放大,当然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调整,但总体来讲是建立在攻球基础之上。道理很简单,吴敬平老师也说“平挡球是反面技术整个上旋球训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更高一级技术的分化训练”。如果还需要另外练一套动作,岂非矛盾?而且实践证明,在攻球的基础上练习弧圈球,实为正道。

    经过近4个月的平挡球、拨球、攻球练习,初学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手感,而且对击球时机、击球部位、击球高度、击球力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知,还可以在攻球过程中对手腕和板型进行细微调整。前面我提过攻球在高点期击球,如果要进行弧圈球练习,练习者应把基本站位再向后一些,具体多少呢?不推荐用尺量。大概尺度就是可以等到来球在下降初期的时候正是我们最适合击球的点(这里要注意随时调整步伐,很关键!)。怎么来打?还是攻——在来球的下降初期稳定的攻球。刚到这个阶段,仍推荐以撞击为主。我们必须明白,乒乓球的高速运动不是蹭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除了少数技术如发球下旋回头等)。这个阶段用时多久呢?因人而异。只要能在下降初期,发6分力把胶皮打透到啪啪响(如果听不到透板的声音,说明你还存在蹭球问题),连续10板左右,落点基本稳定即可。这时候你发现你的站位已经在中近台了,也就是50-70cm。到这个阶段,需要对动作进行调整了。

    调整方法:1、手腕开始逐渐下垂。把球拍从开始的“平端”,一点点的开始下垂。这个过程很关键。不要急于求成,一下就把手腕垂下来,这样你会把以前积累的手感都破坏掉。2、引拍高度逐渐降低。拉上旋来球,引拍高度不宜过低,尺度在腹部即可,记住要逐渐降低。3、异侧脚逐渐后移。原因,为了发力。后移尺度,最大不超过一只脚的距离。4、逐渐加大吃球后前送的幅度。在上面提高的吃、送的基础上,再增大一点幅度,击球后大臂逐渐打开至手臂伸直,送球的拍型近似于平行,更好的送球一程。这时候你要牢记你是向前送球,绝不是向上(顶多是前上,以前为主)!(观察王皓如下图)如果球下网,要通过拍型调整来解决,不要向上带球,切忌以肘为轴,向身体外侧翻甩小臂拉球。暂时做不到没关系,这个过程也是要循序渐进的。乒乓球任何技术的练习都切忌急于求成,所谓功到自然成、顿悟等,都是这个道理。

    练过一段时间(1周—1个月)以后,你是不是发现,这时候回过去的球,逐渐有一些上旋出来了,偶尔有的球对方容易接高?我提到摩擦了么?没有。什么叫摩擦?本人愚钝,摩擦就是在撞击的基础上,用胶皮本身的柔软咬球,这是前提。想要上旋,就向前上挥拍,想要下旋,就向前下挥拍。深度摩擦,就多咬点,薄摩擦,就少咬点 :P。这是摩擦的浅显理解。不信?想想削球。如果你的手腕自然下垂至球拍直立,你的手臂已经完全打开,剩下的就是勤加练习了。等到有些来球已经低于球台,你仍然能用上述的动作把球带起来,那基本就算有小成,剩下的就是熟练了。熟练多久,熟练到你不打球。 


    下面是王皓的拉球动画,大家注意观察王皓的站位、大臂的运动、板型的调整、腰腹的发力、重心的转移。注意有个细节,王皓在发力瞬间,有个右脚蹬地,左脚碎步调整平衡的过程,可以更好的看出在发力瞬间王皓的重心转移外在体现等细节。

    


1、关于所谓的吃、送。前面我有提到:“待培养了一定的手感,进入自主发力阶段,就可以在深入吃球的基础上,加上板型瞬间前倾的平送过程”。前倾的平送过程应以小臂的外旋为主,手指调控为辅,在弧圈球动作中更为明显。
2、关于手指的控拍。全横打的练球者,有推挡除外,在整个乒乓球运动中包括正反手的转换,握拍是不需要做调整的。个人以为,不调整为上,细微调整为中,不断调整为下,需要另一只手辅助调整的……就不说了。本人不才,把自己握拍的方法帖上来,仅供大家参考。

 

本文选自博友 鬼枪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4063980100iqr5.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拍横打入门心得
乒乓球小知识(乒乓球术语)1
乒乓球基本技术
乒乓球61种打法详解(术语大全 )
鬼枪直拍横打入门心得分享【崇明生活网】
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如何快速提高技战术水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