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啥和田玉并非只产自和田?新疆地名偏移的有趣历史故事,听和玉大叔给你讲一讲!

和玉大叔在工作中经常碰到一个解释难题:“这块玉玉明明不在中国出产,为啥叫'和田玉’呢?”,有太多的小白玉友都会被名称所误解,下意识以为和田玉就应该是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道理讲起来也是非常的简单,毕竟老婆饼里也没有“老婆”,和田玉的矿脉是随着特殊地质条件而形成的,比如说优质的白玉大多在昆仑山的整个山脉区域都有零星分布,自青海到新疆的边境(甚至延展到阿富汗)其实都有出产,只不过因为历史的原因最终将其定名为“和田玉”而已,这个名称也是从清朝才开始的使用,并非什么千古流传而来。

和玉大叔今天讲一则非常有趣的新疆历史小故事,用实例讲一讲产地不能代表品质,如何只经过一人之口,就让产地发生“千古偏移”的,也算是从旁佐证玉石命名的有趣佐证。

和玉大叔本身就是新疆籍,出生自鄯善地区,鄯善这个名称绝大部分国人非常陌生,基本没有听说过。其实鄯善所辖的区域在古代属于楼兰,换个响亮名字恐怕大部分人都知道,清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1902)年,新疆巡抚饶应祺在《会奏新疆增改府厅州县各缺》中记述:“辟展地为古鄯善国,名曰鄯善县”,因此设立鄯善县,直到今天都属于吐鲁番的管辖范围,为什么要提到大叔的家乡呢,咱们下面就明白了。

有一种在全国甚至全球闻名遐迩的水果,大家一定听说过它的大名——哈密瓜,可许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哈密瓜八成以上的产量根本不在哈密,甚至原产地都是在鄯善,为啥不叫“鄯善瓜”而叫“哈密瓜”呢?背后就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历史逸闻,且听大叔讲一讲。

在康熙十八年(就是公元1679年)国内发生了一件历史大事,我们在历史课上都学过——蒙古准噶尔首领噶尔丹搞叛乱,甚至入侵到哈密地区,因执政残暴致使当地民反,中央政府决定出兵收复,经过多年三大征战终于平定叛乱。被迫臣服的首任哈密回王额贝都拉一看情况不对,赶紧向清朝表示出投诚之意,并且帮助清廷擒获了噶尔丹,皇上很高兴,拍出钦差大臣安抚,在招待钦差大臣的过程中,额贝都拉热情的拿出了当地最有名的甜瓜款待贵宾。

当时的甜瓜就是产自鄯善东湖地区,钦差大臣品尝之下惊为天人,在班师回朝的时候,希望带些这么好吃的水果给康熙皇帝尝一尝(无论什么年代出差都得想着领导呀!),可哈密瓜皮薄瓤厚,糖分高不耐磕碰,在当时的物流条件下几乎不可能做到。

额贝都拉为了取悦龙颜朝思夜想,终于找来手艺人编织柳条筐,在里面装满干草和泥土,将不太熟的哈密瓜放在其内“仿生物理保存”,经过两个月的旅途跋涉颠簸终于回到了京城,瓜也熟的刚刚好。康熙帝品尝后龙颜大悦,赞不绝口。

后来到了元旦,额贝都拉与各位蒙古王爷来京朝贺,康熙帝自然立刻记起了这甘甜无比的瓜果,问道:“此瓜何名”?额贝都拉有些尴尬,其实在维吾尔语中“库拱”意为“甜瓜”,没有其他的汉名,当即机灵的请求皇上赐名。康熙帝沉吟片刻说道:“这样美味的瓜,应当有个响亮名字,既然是产自你们哈密,就叫哈密瓜吧!”(其实鄯善并不是哈密王所辖,相当于上贡隔壁县的物产)于是鄯善出产的甜瓜一夜之间升级为“瓜中之王”,只不过名字却永远被哈密占去了。

三百多年过去了,世人皆知哈密瓜的美名,却连鄯善的地名都不清楚,大叔想来这个有趣的故事所知之人甚少,就当做一条可以讲给孩子的有趣故事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和田玉并不只是产自和田,没有产地符号不过是个名字罢了。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十大差错”(九)“哈密瓜”有两说
请你尝块哈密瓜
新疆奇石市场十年大盘点哈密乌鲁木齐鄯善为主的三大奇石市场
桑拿天卖瓜的新疆大叔
中国各省特产大全,知道“新疆三宝”及 其他特产有哪些么?
康熙口误说错一水果名称,如今跟着说错,一直没有改过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