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不合群的人,根本不需要去讨好别人

在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人,被人扣上“不合群”的帽子。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曾经的经历,是不是在某一刻也会感觉到自己不能够融入群体之中。

融入社会群体,参与人际交往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今社会是一个群体性的社会,我们应当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

同时也要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来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所以有些人选择去讨好别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讨好类型的人。

似乎在人们的眼中,不合群的人注定是要被排斥的,因此他们就拼命地让自己融入到群体之中。

然而心理学的角度,我们认为:不合群的人,根本不需要去讨好别人。

心理学上分为五大人格,每一种人格特点都指导着他的行为方式。人格特征是自身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特点,很难短时间内去改正。

那些不合群的人大都属于人格中的神经质,他们敏感多于焦虑,不能够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多带有一些消极的心理特点。

这类人很难融入到群体,性格多孤僻,甚至是与他人在思想上会产生很大的偏差。

不合群的人更看重独立。另外还有一些看似不合群的人,其实他们更加享受这份孤独,他们更加独立自主而不随波逐流,你们更加看重于自己的意识和认知。下面从2个角度剖析。

边界感

越是进入成年之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需要边界感,那些不合群的人很懂得人际交往的规律,他们能够与其他人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并不需要过于亲密,尤其是当我们发现自身融入不到一个群体之中之后,没有必要去故意的讨好别人,即便你再去讨好他人也不会帮助你去进入这个群体,因为你们之间本身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这些思想经历上的不同,也就导致了你们之间的距离,我们不去融入群体,而是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因此更加利于人们去相处。

融入不到群体反而会被群体吞噬

如果我们明明觉得自己融入不到一个群体,反而是故意讨好他人的话,很容易被一种思想所吞噬。

乌合之众一书中就提到了群体的力量,当个体融入到群体之后,很容易被群体效应所暗示而改变自身的思想。无论群体主导的思想是对还是错,我们都会被无端的所牵引。

如果我们本身就是一个不合群的人,那么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我们要了解自己为什么不合群,发现问题同时也要坚持自我,保持独立性。讨好他人反而会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线,更加令人不舒服。

其次,我们要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原则,一些人很难融入一个圈子,这个时候我们不妨选择去找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群体,而不是强行把自己加入这个群体之中,那样的话后续会出现很多的人际交往问题。

最后,我们要做到自省,要自省自己的做法,要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同时我们要明白一点的是,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用于奉承的讨好别人,而是坚持自己最终的原则。

参考资料:《人际交往心理学》、《行为心理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刻意“合群”的女人,很优秀
心理构架决定着你的人际交往
唐映红:谈一场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必读好书 |《完美关系的秘密》
每个人都有三种“自我状态” 人际沟通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由三种自我状态组成: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其中每一种自我状态都包括完整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人们各自的“
浅议沟通及沟通的作用和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