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期教育造就天才

            

                           <一>

        之前,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名叫威廉·詹姆斯·塞德兹,是著名心理学家塞德兹博士的儿子。他的学历颇为新奇,听说他从1岁半开始接受教育,3岁时就能用本国语言自由地阅读和书写。到5岁时,看到家中的骨骼标本,便对人体发生了兴趣,开始学习生理学。听说没多久就在行医开诊考核的初试中,获得了合格成绩。6岁那年春天,和别的孩子一样,上了小学。入学那天,上午9时被编入一年级,到中午12点母亲去学校接他时,已经成了三年级学生了。并于同一年内,结束了小学校的学业。翌年7岁时,本想上中学但由于年龄小而被拒绝了。没有办法,只好在家里自学。学习科目主要是高等数学,这是因为古今的语言学等知识他早已学过了。

        转过年8岁了,他终于上了中学,不论哪门学科都非常优秀。由于数学尤为超群,学校准其免学,同时让他帮助老师为其他同学批改数学作业。在这期间,他还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的教科书。由于中学教的知识他全部学过了,所以不久就退学了。

        从这时开始,他已驰名远近。结果,各方各界人土都来考他。考毕,个个无不感到惊奇,赞叹不已。例如,马萨诸塞工学院的一位教授出了一道自己在德国接受博士考试时碰到的最棘手问题,塞德兹即席完成。这年他才9岁。

       9岁和10岁时,继续在家学习,第二年11岁刚过就进了哈佛大学。入学后不久,就进行了一次有关第四象限的数学难题讲演,使得教授们大吃一惊。关于他12岁时的情况,其父塞德兹博士写的《俗物和天才)一书中是这样介绍的  :塞德兹今年只有12岁,但却非常擅长往往使硕士课程的研究生们感到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还能用希腊语背诵《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原著作品。本来,他是擅长古典语的,他阅读埃斯克鲁斯、索福克菜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洛西昂等人的作品,就如同其他的孩子读《鲁滨逊漂流记》之类小说那样容易和有趣。他还爱好比较语言学和神学,对伦理学、古代史、美国史等也具有丰富的知识,还通晓我国的政治和宪法。

        就这样,那年他作为哈佛大学的优等生毕业了。现在正在为取得博士学位,继续在该大学的研究生院里学习。这一年,似乎是哈佛大学的丰收年,类似塞德兹这样的毕业生还有一个。他叫阿道夫巴尔,是塔夫脱大学神学教授巴尔博士的儿子。他比塞德兹稍晚一点儿,13岁半进入该大学。然而,一般大学生都是四年毕业,而他却提前一年毕业了。他现在正在该大学的研究生院专修法学。

       还有该大学的斯拉夫语教授威纳博士的儿子诺伯特·威纳,比塞德兹上大学还早,10岁时就上了塔夫脱大学,14岁毕业。接着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那年仅仅18岁,就顺利地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读了上面的介绍,有人可能认为:这就是世上人们所兑的神童吧。古语说“10岁神童,15才子,过了20是凡人”。所以他们的黄金时代也只是现在这一时。你等着瞧吧,再过些时候,都不过是些俗人罢了。可是,三个神童同时集中于一个大学,毕竟是很新奇的。

      然而,这种认识错了,塞德兹等人不是偶然产生的所谓神童,而是接受某种教育所必然形成的天才。其根据就是巴尔和威纳都有兄弟姐妹,由于他们都受着同样的教育,所以也都具备着同等的学历。即巴尔的姐姐利娜在巴尔进入哈佛大学的那年,15岁时进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并且也在大前年与巴尔同期毕业。他的妹妹玛丽安和弟弟洛得洛夫,分别为14岁和12岁,也于那年上了大学。威纳的妹妹康斯坦斯,于那年14岁时上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第二个妹妹贝鲁特于前年12岁时也上了拉德克利夫大学。世上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偶合现象,他们全是由于某种教育的结果。

   对此,有人可能认为:既然这么说,他们诚然可能是由于某种教育的结果。所说的某种教育是指什么样的教育固不得知,但可以想像到,这种教育一定是像在温室里栽培花草那样的教育。所以这些少男、少女像温室里的鲜花一样,因为有人工培育之差,当然就早熟了,亦不外乎是神童的一种,也就是人工神童。所以他们的发展只不过是一种病态现象,最终只能落得个“过了20岁是凡人”的结果。

        我无法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我确实无法预卜一个红颜少男或少女的未来。但是,即使从过去的例子来推论,我认为他们的未来还是非常有希望的。

                             <二>

        受过上述少年男女那样教育的人,过去也有过。德国的法学家卡尔·威特就是其一。1800年7月,威特生于哈雷近郊的洛赫村。其父也叫卡尔·威特,是本村的牧师

        威特父亲虽然是一个乡村牧师,但却是个非常富于独特见解的人。在他的见解中,最令人赞佩的就是他的教育论。我不知道他是怎样得出他的结论的,在他还没有孩子时,就提出必须从幼儿开始教育子女。用他的话来说,对子女的教育必须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他确信这样做的结果,一般的孩子都能成为不平凡的人才。而且总是公开宣称:一旦自已有了孩子,一定要进行这种教育实践。

       不久他有了一个孩子,但没有几天就死掉了,第二个孩子是威特,但威特却是一个很不称心的婴儿。父亲悲伤地说:“因为什么样的罪孽,上天给了我一个这样的傻孩子呢?”邻居们尽管都在口头上常常劝他不要为此而忧愁,但心里的确认为威特是个白痴,而且在背地里也是这么说的。

        不过,父亲并没有失望,而是踏踏实实地实行着自己的计划。起初,连妻子都说:“这样的孩子怎样教育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白费力气。”对威特父亲的热心不予同情。可是没过多久,这个傻孩子就轰动了附近的人们。

        威特从他父亲那里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将在下一章作详细叙述,故在此只大略交代一下其结果。威特八九岁时,已能够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是擅长数学。9岁那年,考中莱比锡大学。1814年4月,未满14岁的威特由于提出数学论文而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之后,又于16岁时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还未上任,便接受了普鲁士国王的赏金去意大利学。在佛兰茨逗留时,无意中开始了但丁①的研究。不久便发现,对于但丁,不仅在外国,就连他的出生国意大利也有很大的误解。随着研究的深入,1823年成特23岁时,公开发表了《但丁的误解)一书。书中指出了当时研究但丁的学者们的谬误,为但丁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正确道路。尽管威特是专修法学的,但他一面学法学,一面继续对但丁的研究,终于成了研究但丁的权威。

        但普鲁士国王让他去意大利留学,为的是让他在当地研究法学以成为优秀的法学家。所以,他在意大利热中于研究法学,而对但丁的研究不过是一种业余爱好。他于1820年回国,翌年开始在格拉斯哥大学讲授法学。1834年转到哈雷大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时为止,享年83岁。

        值得庆幸的是,威特的父亲把威特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公布于世。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只是这本书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几乎绝版,保留至今的只有很少的几部了。有趣的是,哈佛图书馆里藏有一册,据说是美国的惟一珍本。因此该图书馆把它做为珍品,陈列在贵重品室里。

        大家还记得吧,威纳的父亲威纳博士正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他是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教育了威纳的。塞德兹的父亲塞德兹博土呢?他也是该大学的毕业生,同样也读过这本书,教育了塞德兹。我不知道巴尔的父亲巴尔博士与哈佛大学有什么关系,但是读一下他写的《家庭学校》和《家庭教育》等书,即可知道他也是读过《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教育了巴尔的。

        这就是说,威纳、塞德弦和巴尔等都受到了类似威特的教育。所以从威特的一生来推论,我认为他们的未来也是大有希望的,并且相信“过了20……”的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三>

       100多年以前威特所受的教育和近年来塞德兹、巴尔、威纳等所受的教育,概括说来,都是早期教育。用威特父亲的话来说,就是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的教育。塞德兹博士和巴尔博士与威特父亲一样,都坚信早期教育造就人才。他们的这种信念是有充分根据的。

        看一下古希腊的历史,雅典的天才真如满天繁星一般。可是雅典的人口却少得令人吃惊。全盛时期也不过50万人左右,而且其中的五分之四是奴隶。公元前490年,波斯的达理阿一世率兵12万,乘战舰600艘,要把雅典压成粉末之时,打个比方,就如同蒙古军队进犯我国那种生死存亡之秋,为抵抗这支军队,雅典派出的军队你知道是多少?原来只不过才1万人!就拿马拉敦战役来说,我们总以为那是一场血腥的大混战,但实际上,据说雅典的战死者只有192人。由此可见,雅典只是一座小城市,却有着那么多的天才,这是什么原因呢?人种改良论的倡导者弗兰西斯·高尔顿说希腊的人种是优秀的,也可能是这样的。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着早期教育的习惯。现代人如能实施早期教育,也可以成为非凡的人。

        举个例子来说,大家大概都知道凯尔文卿威廉·汤姆孙的名字,他是继牛顿之后的大物理学家,也是一个接受早期教育的人。他的父亲是从苏格兰迁居到爱尔兰的农民儿子。农民,不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都过着很悲惨的劣等生活。所以他父亲从小就决心摆脱这种生活,利用劳动的余暇专心致志地自学。由于自学提高不快,他父亲常常请求父母,希望进学校学习。因为家计不好,他父亲的愿望总不能实现。后来由于他父亲苦苦要求,终于让他上了邻村的学校。

        他父亲在学校里,非常爱好数学,并决心毕业后进大学探求知识的蕴奥。他父亲也曾想钻研神学,将来进入宗教界,为解救自己的同胞而贡献自己的一生。总之,他父亲一心想上大学。

        不过,只依靠父母的力量是做不到的。于是,他父亲每年劳动半年挣学费,其余的半年时间听课,最后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这是他父亲24岁到28岁(即1810_1814年)时的事。

        毕业后,他父亲在贝尔法斯特的某专科学校任数学教授,并与大学时代的恋人结了婚,生下四个孩子。头两个孩子是女孩,小的两个是男孩。两个男孩一个叫詹姆斯,一个叫威廉,詹姆斯生于1822年,威廉生于1824年。

         他父亲想到自己的前半生,认为必须尽早开始对孩子的教育。否则的话,孩子在上学时没有一点基础,学习起来就困难,而且也难以学好,所以他想让自己的孩子尽早受教育。我们虽不知道他父亲到底读没读过威特父亲写的书,但他父亲也同威特的父亲一样,在孩子们刚能开口说话时就首先开始教他们阅读和写字。接着和妻子一起教孩子们数学、历史、地理、博物等。他父亲和所有穷人一样,因穷面忙,除了教学外还要编写数学教科书,非常忙。所以每天早晨4点起床备课和著述。就这样使得白天能够挤出充足的时间对孩子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

        但不幸的是,1830年,即詹姆斯8岁,威廉6岁时,他的妻子去世了。这件事无论对父亲还是对孩子都是一个严重的打击。然而父亲丝毫也没有灰心。自那以后,孩子们的一切全由父亲照料;作为父亲,他也越来越倾注于对孩子们的教育了。

        两年以后,即1832年,父亲幸运地被任命为母校格拉斯哥大学的数学教授。经过与大学当局的交涉,校方允许詹姆斯和威廉听父亲和另外二三名教授的讲课。这时詹姆斯10岁,威廉8岁。由于他们成绩优秀,两年以后,分别以12岁和10岁的年龄被正式录取入学。

        他们入学后的进步非常惊人,始终是优等生,独霸着第一和第二的宝座。特别是威廉,成绩更为出类拔萃。由于他精力绰绰有余,12岁时利用圣诞节休假英译了洛西昂的《神的对话)等名著。后来,因此而获得了学校的奖赏。其结果,如众所周知的那样,詹姆斯成了大工艺学家,威廉成了大物理学家。

        此外,对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逻辑学无所不通的约翰·斯图尔特·穆勒也是接受早期教育的一个人。他的父亲叫詹姆斯-穆勒,是有名的学者。他很早就开始教育小穆勒,在穆勒的自传上有这样一段话,他说:“我记不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希腊语的,听父亲说好像是从3岁开始的。”而本国语当然是在那之前开始学的。到七八岁时,他已能用希腊语自由阅读,接着从8岁开始学习拉丁语。16岁时,报刊杂志上就出现了他的论文,并于同年组织了功利主义团体。打那以后,功利这一用语便被人们所接受。功利主义思想是在他10岁时,在心里产生萌芽的。

        诗人歌德也是接受早期教育的人。他8岁时,就能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阅读、书写。他的名作《葛慈·封白里欣根》是22岁写成的。还有23岁时当财政大臣、24岁时任总理大臣,在国家多事之秋肩负起祖国重任的皮特也是受过早期教育的人。他的父亲很有名,叫查坦姆伯,也就是大皮特。查坦姆伯很早就开始教育他。有趣的是他的教育包括雄辩术等。他常常让年幼的皮特站到椅子上,面向众人演讲。人们都为他的善辩之才而惊异。他在14岁时就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五幕悲剧。

后来成为大法官的法学家威斯特贝里卿,14岁时父亲送他到牛津大学去,当时的洼达姆地区学院①院长以“本大学不收儿童入学”为理由把他拒绝了。这时他父亲说:“我儿子的体格还是个孩子,但头脑已经不是个孩子了,不信你考考看。而且我儿子能上大学,他会成为优等

生,并享受奖学金。”威斯特贝里卿入学后,果然获得了奖学金。他也是受过早期教育的人。

        由以上例子可知,早期教育造就天才这一信念是绝非没有根据的。

                           <四>

         那么,为什么早期教育能够造就天才呢?要明白这个道理,就要从儿童的可能能力谈起。比如,这里有一棵橡树,如果按照理想状态生长的话,可以长成30米高,那么我们就说这棵树具有能够长到30米高的可能性。同样的道理,一个儿童,如果按照理想状态成长,能够长成一个具有100度能力的人,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儿童具备100度的可能能力。

        可是,要达到理想状态,总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橡树虽具备长成30米高的可能性,但真长成30米高是困难的,一般是12米或15米左右。假若环境不好,只能长到6___9米。但是,如果给它施肥等等,好好侍弄,则可长到18米或21米,甚至也可以长到24米或27米。同样的道理,即使是生来具备100度能力的儿童,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充其量只能成为具备20度或者3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只能达到其可能能力的二成或者三成。但是,如要教育得好,那么就可能达到具备60度或者70度,乃至80度或者9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可能实现其可能能力的六成或者七成,甚至八九成。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可能能力达到十成。

       可是儿童的可能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可能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就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可能能力递减法则。

       产生这一法则的原因是这样的,每个动物的可能能力,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发达期,而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当然,有的动物可能能力的发达期是很长的,但也有的动物可能能力的发达期是很短的。不管哪一种,如果不让它在发达期发展的话,那么就永远也不能再发展了。例如小鸡“追从母亲的能力”的发达期大约是在生后四天之内,如果在这期间不让它发展,那么这种能力就水远不会得到发展了。所以如果把刚生下来的小鸡在最初四天里不放在母鸡身边,那么它就永远不会跟随母亲。小鸡“辨别母亲声音的能力”的发达期大致在生后的八天之内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不让小鸡听到母亲的声音,那么这种能力也就永远不会出现了。小狗“把吃剩下的食物埋在土中的能力”的发达期也是有一定期限的,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把它放到一个不能埋食物的房间里,那么它的这种能力些就永远不会具备了。我们人的能力也是这样。

        某个夏天,在一个渔村,我听到一个老渔翁说了这样一席话:“近来没有从前那样优秀的游泳者、划船手、撒网打鱼的人了。这是因为孩子们十一二岁时都在学校里学习,而培养这样的能力无论如何必须从10岁左右开始着手才行。”

        由于国民教育的普及,各种手工艺都没有名手了。外语学习如不从10岁以前开始,就绝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到头来也还是外国语,是借来的东西。在西方,如果弹钢琴不从5岁开始,拉小提琴不从3岁开始,那你就别想精通。儿童的能力如果不在其发达期给它发展的机会,就会一个一个地枯死。其结果,就发生儿童可能能力递减的现象。早期教育造就天才的原因就在于此。

        读者也可能认为早期教育会危害儿童的健康。这种认识不只是诸位有,对早期教育的这种责难是从古就有的。威特的父亲受到过这种非难,汤姆孙兄弟的父亲受到过这种非难,穆勒的父亲也受到过这种非难。可是威特在儿童时代是非常健康活泼的。汤姆孙兄弟是如此,歌德也是如此。穆勒虽说体质软弱一些,但并非有病,更何况这到底是否是早期教育的结果还是个疑问。庇得也是体质软弱,但谁都知道他生来就这样,根本与早期教育无关。塞德兹博士、巴尔博士、威纳博士的子女也都像水中的鱼儿一样矫健活泼。威特活了83岁,凯尔文卿也活了83岁,詹姆斯·汤姆孙活了70岁,穆勒活了67岁,歌德活了83岁,威斯特贝里卿活了73岁,都是长寿的。所以说,早期教育有损于儿童健康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启智慧之门——早期教育
天才培养计划你知道有多少
早期教育的卓越贡献(国外案例)
卡尔·威特的教育
世界上最经典的9大家教法
关于世界上十大教育法(理论)的摘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