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日禅语

       信奉外在的世俗法则,就等于伫立在街灯下,只有在灯光照耀的范围内是明亮的。但归依宗教的人,像手上提著灯笼,他一直往前走,光芒就一直在他的前方,鼓励著他前进,随时在他前方,为他展现具有新鲜魅力、明亮的空间。

 

人生的顺逆境很多,一般人遇到困境,例如失业、失恋、失意时固然令人沮丧、烦恼;处在顺境时,如果执着、害怕失去,也会被顺境所困。这就如同铁链子能锁住人,金链子一样会束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人生不管遇顺逆之境,要懂得转境,不可执着;修行最大的功夫,就在于一个“转”字,要“转法华”而不要“被法华转”,也就是不要执着。能够不怕烦恼,不执着烦恼,自可安然自在。


       人生得意时要淡然,失意时要泰然,生活奋斗中要顺其自然。生活需要一种磨练,一种定力,一种修养,这不是一日之功所能达到的境界。把一切失败、荣辱当成向上攀登的台阶,你必将拥有释然自在的一生!


       生活很简单,就是在当下。修行也很简单,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体现修行,修行时时处于生活。生活的不如意,就是修行上的一点点进步,一分分增上。处处圆融,随缘自在,自在随缘,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修行。

 

面对如网的尘缘,世人常爱讲随缘,却不知,随缘不是退缩,不是随波逐流,对于无法摆脱的苦乐境缘,我们应该学会放下,随缘而行,放下了,就转化了。相貌、地位、财富、情爱,都是我们拥有的难得因缘。但因缘也是一条十字路,何去何从,我们还要靠智慧来做向导。


a

人不是生活在过去,也不是生活在未来,而是生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把握当下,才能有生命真正的现实意义。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不可触摸。我们的这一念心,我们的妄想,往往不是滞后就是超前。如果不从当下去努力,明天有再好的计划,都是幻想、空想、妄想。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散则散,缘聚则聚”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一念之间转变、释怀。


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是指导我们物质生活的第一个智慧的原则。为我所用,非我所有。清风明月都能够为我所用,大地山河都能够为我所用,为什么要执着它呢?非我所有。不要执着,要随缘利物,能够为我所用,所以资源无限。非我所有,所以没有执着心,那么就能够从自私的占有到无私的奉献,就能够少欲知足。


很多疾病都来自于积存在我们心中的怨恨。身体不舒服时,想想你最恨谁?找出这个人后,尝试着宽恕他。如果感到很难宽恕,恰恰证明这个人是最需要你去宽恕的。你不必忧愁不知道怎样去宽恕,只要你肯放下心头的积怨,佛法自会教导你如何去做。


慈悲不只是对受苦者表达同情心或关怀,也不只是向他表达你心中的温情,或清清楚楚地认知到他们的需要和痛苦。慈悲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决心,愿意付出一切的勇气和帮助苦难者减轻痛苦的行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禅:非我所有,不要执着,要随缘利物
什么是放下
随和是一种快乐,随缘是一种幸福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心语》之《不惑的灵动》(四)
一切烦恼都源自这一见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