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雷佳音的愤怒,让我想哭:原来,越被嫌弃的孩子越孝顺父母……


越是被嫌弃的孩子,越孝顺父母。

这背后的真相,让人想哭。



01


有一个老朋友,是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书20年,桃李满天下,生养一双儿女,丈夫踏实靠谱,外人看来她很幸福。

但她有个深层的痛苦,那就是和父母的关系。

她出身于小城,父母重男轻女。

她有个弟弟,比她小两岁,因父母溺爱,一事无成,还沾染吃喝嫖赌的恶习。

弟弟不赚钱,但弟弟也要娶妻成家生子,怎么办?

让她这个姐姐负责。

父母以“我们供养了你上大学,你现在有出息了,必须给你弟弟解决难题”为由,一次次金钱剥削她,情感绑架她。

弟弟结婚,彩礼是她出的,房子是她付了首付买的。

弟弟婚后要买车,大头还是向她要的。

弟弟赌博输了钱,债主跑到家里赖着不走,父母一个劲儿给她打电话:“你想看着我们活活被逼死吗?快拿钱来啊!”

弟弟把父母的养老钱全部吃喝嫖赌完,父母生病住院了,还是她跑前跑后。

再后来,由于弟弟太混蛋,弟媳和弟弟离婚了,弟弟整天不落家,自然也教育不了孩子。

父母就给她打电话:“你弟弟的孩子,是你的亲侄子,你养吧。你教育了那么多孩子,肯定能教育好他。你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变成另一个你弟弟啊……”


出钱出力,她都能忍。

但再养一个孩子,真是超出了她能力范畴。

最后,她征得丈夫同意,把侄子送到了老家一所寄宿学校,学费自然还是她出。

亲朋都夸她孝顺,但她父母并不领情:“她当姐姐的,她不管谁管?”

每每这时候,她都觉得心凉。

但下一次,父母有事儿找她,她还是管不住自己,去收拾原生家庭的烂摊子。

被原生家庭盘剥的代价就是,哪怕她现在已经人到中年,一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整个人都缩成一团。

因为无底线帮衬原生家庭,她甚至没有买过超过1000块钱的衣服。

关系要好的姐妹,都说她是樊胜美,不能再这样被原生家庭吸血了。

她两手一摊,特别痛苦又特别无奈地说:“那能怎么办?他们是我的父母啊,我能看着他们作难吗?”

她一边痛苦父母的无底线盘剥,一边又用听话孝顺喂养他们。

为什么?

她到底为什么狠不下心?

为此我再讲一个故事——



02


有个女读者给我来信,说到她丈夫。

婆家两个儿子,她丈夫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一个小5岁的弟弟。

她丈夫是老实话少但干事儿踏实的那个儿子,因为朴厚善良,难免有点死心眼。

弟弟是聪明、健谈且嘴巴特别甜的那个儿子,漂亮话都让他说了,但正事儿一件也不干。

偏偏这样的弟弟,又娶了一个同样精明的弟媳妇儿。

两口子情商都高,非常讨父母欢心,常常吃父母的喝父母的拿父母的,时不时还惦记老两口的养老钱。

老两口也甘心情愿惯着老二两口子:

给他们带孩子。

偷偷拿钱贴补他们的生活。

老二创业把父母的养老钱赔个精光,家族聚会时父母还不让所有人提这茬儿,以免弟弟难堪。

是个人都能看出来,父母偏向老二,但老大对父母却异常孝顺,异常驯服。

凡是父母要求的事儿,他都会办到。

父亲生病住院,都是老大跑前跑后,又是陪护又是缴费,老二只有亲戚来探访时露个脸,亲戚一走人就找不到了。

就这,父亲还总是嫌弃老大这老大那。

母亲过生日,老大出钱又是订酒店又是买蛋糕,老二两口子跟着吃喝,一分钱都不出,母亲照样在亲朋面前把老二夸成一朵花。


作为老大媳妇儿,这个女读者为此和自家丈夫没少吵架:

“爸妈明明偏心,你为啥还舔着脸孝顺他们?”

木讷老实的老大一声叹息:“一小就这样,我都习惯了,自家父母,总要管的。”

女读者真想把狠话甩到公婆脸上:“拜托,最爱你们的是大儿子好吧,小儿子就会只想骗你们的钱花,请您二老醒醒吧。”

但她想到边界感,又觉得儿媳妇终究是外人。

何况,主要问题还在自家丈夫。

她就算说了狠话,如果丈夫不改变,除了搞得她这个儿媳妇里外不是人,什么都改变不了。

她给我来信:“娜姐,我老公是不是有病?父母明明嫌弃他,他为什么还如此愚孝?”

我说,这样吧,我们一起来聊聊雷佳音——



03

雷佳音主演的《人世间》,是这两年不可多得的亲情好剧。

《人世间》中,周家有3个孩子:

周秉义、周蓉、周秉昆。

周家父母是中国底层父母的典型代表:

善良朴实,诚信勤劳,有着各自的执拗,也有着各自的局限。

就这样的父母,对三个孩子也是有分别心的。

从政的大儿子周秉义,是省长的女婿,考上北京大学,又当上厅级干部,是父母永远的荣耀。

任性的女儿周蓉,是给父母添麻烦最多的那一个,年轻时因为爱情私奔到贵州大山里。

后来因为动荡和求学,她把幼小的女儿扔到娘家,自己十多年不见人。

但她是唯一的女儿,还是北大高才生,后来又当上了大学教授,也让父母很有脸面。

唯有老幺儿子周秉昆,学习成绩不好,娶的媳妇儿又是带拖油瓶的二婚头,结婚多年了还被父亲说打就打。


但这样的周秉昆,却是周家三个儿女中陪伴父母最多,照顾父母最多,真真把孝顺父母落到实处的那个孩子。

电视剧中有很多场冲突,都是表达周秉昆和周父较劲。

最激烈的一次,是周秉昆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买了套新房子。

父亲退休回来,去了光字片,才知道秉昆搬了家。

秉昆本以为,父亲会为自己买得起房而开心,而在父亲看来,买房子这样的大事儿,你都不和老子商量吗?

加上之前各种矛盾的堆积,父子之间迎来了一场激烈的大战。

崩溃中,秉昆哭着控诉父亲的偏心:

总是把出息的哥哥和姐姐当成面子,张口闭口都是大儿子和闺女;

从小都不给他这个小儿子好脸色,就是嫌弃他没本事;

这么多年来父亲从来没有把一碗水端平,因为打心眼里都不认可他这个小儿子。

经常当着众人的面儿给他难堪,说白了就是嫌弃他……

周秉昆越说越激动,说着说着竟然哭起来。


周秉昆的哭泣,让很多人落泪,也把我看哭了。

尤其是多子女家庭中,总是被嫌弃的那个孩子,更是特别有共鸣:

“养心智”的哥哥和姐姐虽然都是善良之人,但“养口体”的周秉昆才是最孝顺父母的那个人啊。

不管是母亲瘫痪在床,还是家中遇到任何难事儿,都是他冲在前,陪伴父母左右。

一生坎坷的秉昆,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只为让父母住上大房子,帮姐姐养孩子,让哥哥无后顾之忧……

是因为他善良懂事,他重情仗义,也是他一直在向父母证明自己:

你们最看不上的小儿子,是有用的,是有出息的,是有优点的,是值得被你们肯定,被你们爱,被你们需要的。

他最需要的,其实是你们的认可。


周秉昆的证明里,藏着亲情关系的真相:

那个总是被嫌弃的孩子,往往最孝顺。

而这背后的真相,非常扎心——



04

为什么,越是不被重视的孩子,越是被嫌弃的孩子,越是被忽略的孩子,往往对父母最孝顺?

第一,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童年的两样礼物——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有句话,在很多心理学著作中,被广泛且大量地引用:

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两个珍贵的礼物,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什么是归属感?


“我是一个有家的人,不管我走再远,只要我想回去,就会有爱我的人等我。”

什么是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我在父母那里很重要,他们很爱我,很在乎我,很需要我。”

那些安全感富足且成长得很好的孩子,都是拥有了归属感和确认了自己重要性的孩子。

而那些自幼遭到父母嫌弃,不被父母善待的孩子,没有归属感,也害怕自己不重要。

为了找到归属感,在父母那里确认自己重要,他们就会通过优秀和听话、讨好和孝顺,去一次次回到父母那里,讨要自童年期就没有被满足的这两件礼物。

这种讨要,在善良的孩子那里,就表现为驯服和孝顺。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那个教师朋友、女读者的丈夫和雷佳音,患上的是同一种“病”:

一次次从父母那里乞讨爱,以此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孩子,以此证明自己很重要,以此奢望得到苦苦寻觅的归属感。

越被嫌弃越孝顺的孩子,孝顺的是父母,但渴望拯救的是童年的自己——

第二,不被善待的孩子,长大后总是试图构建一种新的亲子关系,疗愈内心的小孩。

一个有过童年创伤的人,在长大后为了拯救内心委屈的自己,会用现在的能量,试图重返过去,构建崭新的关系,让自己得到疗愈。

举个例子:


年少时,我们家很穷,我母亲身体又不好,我整日都活在提心吊胆里,生怕失去她。

后来,我自己靠码字走上了书写为生的路,虽然依然是穷人一个,但我可以力所能及地照顾母亲了。

我每次回家看母亲,给她带的最多的东西,并不是衣物,而是各种各样养护健康的药品。

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各种药品和保健品,可以让我重返童年,把那个躲在角落里害怕失去母亲的小女孩救出来,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
“不要怕,你已经长大,你可以救妈妈了。”

由此出发,去理解那些不被父母善待,却非常孝顺父母的孩子,你就会明白:

他们孝顺父母,是想通过今天已经长大的自己,去构建一种崭新的有力量的关系,疗愈内心的小孩:

“只要我足够好,总有一天,父母就会知道,我才是那个最好的孩子。”


但是,他们有的人通过努力和孝顺,等到父母那句“对不起,你很棒”,但他们有的人穷尽一生,也不会得到父母的认可。
那么,始终得不到父母认可的孩子,要如何完成自我的和解?

第三,往事只能被理解,而无法被修改,我们都是往事的孩子,要往前走去开创未来。

这几天,伴随二舅刷屏,视频文案中有句话,让我特别有共鸣。

“这世上第一快乐的人,是不需要对别人负责的人,第二快乐的人是从不回头看的人。”


我理解的从不回头看,并不是背叛过去。

而是,不要总是沉浸在过去的伤害里,要把过去踩在脚下,不回头地往前走。

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原生家庭,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
如果,原生家庭和父母伤害已经形成,我们就必须承认事实,并扛着这种事实往前走:

“父母过去的确伤害过我,但我今天已经长出了新的牙齿和翅膀,我会好好爱自己,保护好自己的。”

往事只能被理解,不可能被修改,我们都是往事的孩子,所以要勇敢地去开创未来。

承认父母过往的伤害。

看见这伤害给我们的行为逻辑,带来怎样的影响。

察觉这种影响好的、坏的部分,并学会将它们一起揽入怀中。

不必在过分仇恨或过于讨好中,用激烈反抗或一味愚孝,消耗自己的能量,没有边界地和父母过度纠缠。

成年后,你是你自己精神的父母,捍卫内心的感受,尊重自我的边界——理应尽孝,但不必愚孝;可以善良,但也要有锋芒。

然后,使劲儿往前走,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就藏在你脚下的路、眼眸的光和内心的温度中。


亲爱的,小时候,父母没有好好爱你,所以啊,今天你要好好爱自己。

像个大人爱孩子那样爱自己,像个孩子信赖大人那样信赖自己。

并在大人般负责、孩童般天真中,守望你的孩子。

爱不在追责中,爱在传承里。

— E N D —


PS:

点击逛完丽江的菜市场,我发现一个秘密……,查看娜姐最新情感文。

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娜姐小号,治愈,温暖,每天都有好福利 好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完《人世间》彻底清醒了,养一个周秉昆这样的普通的孩子挺好的
《人世间》大结局揭露了人生一个残酷真相:越自私的人,活得越好
雷佳音深夜痛哭:“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爸妈满意!”
原创 “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父母满意我”丨雷佳音,太让人心疼了 
他俩咋就在一起了?
雷佳音,太没出息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