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税收理论创新已时不我待

  在北京已经出现了由购房者负担售房者20%转让所得税的案例。这说明,直接税不能转嫁或难以转嫁的理论,已经被当前的现实颠覆。

  传统的税收理论已经过于“古老”,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已经缺乏解释力。

  需要重新认识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性质以及税收转嫁理论。

   

  今年3月初,国务院办公厅颁布调控房地产的新“国5条”细则,其中规定出售自住房所得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税。仅这条规定就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二手房过户激增,甚至出现通宵排队的现象。这是为什么?若是按照直接税不能转嫁的理论来分析,着急的应该只是卖方,买方应当是稳坐钓鱼台,无需急于过户。但现实打破了这种理论教条,买卖双方都很着急。卖方担心利益受损,即使让买方负担这个20%的税负,也担心增加出手的难度;而买方更是担心房价由此上涨,使原来盘算好的买房计划落空。老百姓都明白的事情,但在税收理论上却认为是另一回事,所得税不能转嫁。可事实上,在北京市已经出现了由购房者负担售房者20%转让所得税的案例。这说明,直接税不能转嫁或难以转嫁的理论,已经被当前的现实颠覆了。

  把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是19世纪以来流行的一种分类,其分类标准大体上有四种说法:一是以税负是否转嫁为标准。税负难以转嫁的,即纳税人和负税人一致的,就归为直接税;而与此相反,税负易于转嫁的,即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就划为间接税。二是以征收管理为标准。直接对最终纳税人征收的税收,称为直接税,如所得税是对收入获得者直接征收取得的,故被归类为直接税;通过对第三者这个“中介”征收的税收,称之为间接税,如增值税、营业税等,是通过对企业征收而实现的,而不是对购买者直接征收的,故而归类为间接税。三是以税源为标准。对收入征收的税,称之为直接税,所得税就被归为这一类;而对支出征收的税,称之为间接税,消费税就被归为间接税。四是以立法者的意图为标准。税收立法预期税收由纳税人最终负担,则为直接税;税收立法预期税收不会由纳税人最终负担的,则为间接税。

  其实,这四种说法是一种说法的变形,彼此之间并无实质性的区别,都离不开税负是否转嫁这个最终标准。从逻辑上看,这样的分类和定义,是一种循环论证,以税负是否转嫁为标准,把税收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然后又在这个分类的基础上来认定其基本性质,认为直接税的税负不能转嫁,而间接税的税负能转嫁,甚至推定其税负就是完全由消费者负担的。这样,直接税的定义就变为:A是B,B是A。什么是直接税?是指纳税人和负税人一致的税种,即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为什么不能转嫁?因为它是直接税。间接税的定义也是这样的逻辑,把依据和结论相互在用,这等于什么也没说。可问题是,这样的循环论证逻辑在当前的税收讨论中到处在用。

  在学术界,尤其是在西方的学术话语体系中,把增值税、货物税、销售税等,一律称之为广义的消费税。在国内学术界,也是把“流转税”、“间接税”、“广义消费税”时常混用,认为是等价的,实质都是指由消费者最终负担税负的税种,即税负可以转嫁。而把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险税、遗产税等等,都视为直接税,即税负不能转嫁。以税负能否转嫁来区分直接税和间接税,或者以此来作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性质,是很武断的。但这种说法一直流传,以至于变成了一种教条,不由自主地就把“不能转嫁”当成了直接税的基本性质,把“能转嫁”视为间接税的基本性质,以至于背离现实。从现实来看,任何税种都具有两种性质:一是在一定条件下,税负可以转嫁。二是在一定条件下,税负不能转嫁。这就是说,税负是否转嫁,并不是决定于是直接税还是间接税,而是取决于具体条件。所得税也可以转嫁,如上述房产交易所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很容易转嫁。增值税、营业税,也不一定能转嫁,在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条件下,企业可能连基本成本都收不回,更谈不上税收转嫁了。

  我们常说,营业税具有重复征税的弊端,加重了企业负担,其内在含义就是指企业承担了税负,不利于企业发展。若按照间接税的传统认识,其税负是消费者负担的,企业不过是第三方“代缴”税收。按照这个逻辑,“营改增”就是多此一举。在“营改增”过程中,一些企业出现税负增加,那同样是一个伪命题,根本就不用去理睬。可见,所谓间接税能完全转嫁,甚至推论其税负由消费者完全负担,与企业无关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但这样的主张在现实中却不鲜见,认为政府去补贴“营改增”改革试点中的那些税负增高的企业,是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其依据就是增值税是消费者负担的,与企业无关。不难看出,传统税收理论对我们误导之深。

  从上面分析来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需要重新认识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性质以及税收转嫁理论。传统的税收理论已经过于“古老”,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已经缺乏解释力,我们再也不能抱着这样的理论来指导当下的税制改革了。税收理论创新已是时不我待。

    作者:刘尚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税收过程是怎样的
社保入税的背后,藏着我国财税与社保改革的方向
经济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税制结构优化建议
我们何以成为纳税人?
馒头中的税金
社科院杨志勇:《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税”——勘误和几点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