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阳类论篇:雷公学派的三阳三阴观以及三阳三阴合病论

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软而动,九窍皆沉。意思是说,如果阳明脉和少阴脉同时发病,一定是阳明病。脉象是软而搏动明显,九窍都处于病的状态。沉:引为“病”义之说有一定的道理。

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如果是三阳和一阴同时发病,作为一阴的厥阴不能阻止极为强势的太阳脉气,故在内表现为五脏皆病,在外则出现了惊厥。这和前文三阳至盛“积并则为惊”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当二阴、二阳发病时,发病部位在肺部,如果少阴脉出现沉脉,那就说明肺邪伤了脾脏,连带四肢都会出现病情。如果是二阴、二阳脉交替发病,那发病部位就在肾,病人精神狂躁、乱骂乱走。

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二阴一阳”有多种不同的断句法,如王冰“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马莳等“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张介宾“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吴崑“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现多从张介宾断句,冲虚子更认同吴崑断句。冲虚子对这句的理解是,如果是二阴和一阳同时发病,病从肾脏引发,二阴之气(这里指足少阴肾经之气)在心脘下空窍穿梭,阻闭了一阳脉气的通行,四肢也难以举动。

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如果一阴和一阳同时发病,切有代脉和绝脉,此时阴气到心脏,或到头部,或到三焦,一会到这个脏,一会到哪个脏,毫无规律,可能出现咽喉干燥的现象,这是病到了脾脏的表现。“病在土脾”的“土”字为衍字,由上面的“病在肺”、“病在肾”可知。有人将“出入”解释为二便排出、饮食摄入,不妥,用“不知”来说饮食摄入显然是不对的,故不从。

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如果二阳和三阴同时发病,阴脉气不和阳脉接触(指阴脉其不消耗阳脉气),阳脉气也不能阻止阴脉气,阴阳脉气分离,这时如果出现浮脉,病情就会演化为肿瘤,如果出现沉脉,就会演化为脓疡。“至阴皆在”无法理解,存疑。

以上就是雷公学派阴阳脉合病的全部内容。奇怪的是缺一阳三阴(三阴一阳)、三阳二阴(二阴三阳)、三阳三阴(三阴三阳)合病(见下表)。本段还有“阴阳皆壮,下至阴阳。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生死之期,遂合岁首”一句,丹波元简和龙伯坚均认为是错简,冲虚子认同,故不予讨论。

阴阳脉合病表

阳阴脉合病内容阴阳脉合病

一阳一阴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一阴一阳

一阳二阴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二阴一阳

一阳三阴 三阴一阳

二阳一阴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软而动,九窍皆沉。一阴二阳

二阳二阴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二阴二阳

二阳三阴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三阴二阳

三阳一阴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一阴三阳

三阳二阴 二阴三阳

三阳三阴 三阴三阳

作者:冲虚子


三阳脉如经线一般上下循行于人体,二阳脉“网维于身”(见王洪图、李云重校《黄帝内经太素(修订版)》第573页,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一阳(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则是游来荡去。

其三阳三阴的依次关系为:少阳<太阳<阳明;厥阴<少阴<太阴。这与同为雷公学派《阴阳类论篇》的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显然不同。以阳明为三阳的还有《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灵枢经˙终始篇》、《灵枢经˙九针论》《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占绝大多数。根据冲虚子的分类,除了《灵枢经˙终始篇》为后人搜集和整理的以外,其他的均属于岐伯学派。奇怪的是,岐伯学派也非铁板一块,此学派的《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也和《阴阳类论篇》一阳,将太阳视为三阳。其中的原因现在还不能分析清楚,大概各学术学派内也不可能所有学术观点都一致吧。再说阴脉的阴气强弱认识,见下表。

所有研究《黄帝内经》的人可能都没有注意到,雷公学派的《素问阴阳类论篇》、《灵枢经禁服》和《灵枢经五色》恰好给我们展示了古代脉诊的一段发展史,即创始三阳三阴合病脉诊法到人迎气口对照脉诊法的发展历史。它之前的是十一脉灸经的十一脉诊法,之后的学术发展就是我们现在还使用的独取寸口脉诊法。

把阴阳气和强弱和脉理阐述得最清楚的莫过于雷公学派的《阴阳类论篇》,这种脉诊法可称之为三阳三阴合病脉诊法。而《灵枢经五色》则阐述了人迎脉诊法。这两种在寸口脉法流行之前的脉诊法,均出现在雷公学派的论文里,并不显得奇怪,这提示我们,雷公学派是脉法的权威学派,甚至可以猜测雷公学派是古经脉学的传人。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最早的有实物基础的古代脉诊法,呈现在十一脉灸经之中,包括长沙马王堆出土《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乙本,和江阴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汉简《脉书》(也可称为《阴阳十一脉灸经》丙本)。这种脉诊法可以称为十一脉诊法。我们以《足臂十一脉灸经》的足泰阳脉为例:

足泰阳脉:出外踝娄中,上贯,出于郄;之下胂;其直者,贯臀,挟脊,出项,上于颜下,之耳。其直者,贯目内眦,之鼻。其病:病足小废,痛,挛,脽痛,产痔,腰痛,挟脊痛,£痛,项痛,痛,颜寒,产聋,目痛,鼽衄,数癫疾。诸病此物者,皆灸太脉。本灸经文本均依马继兴先生校本,非原马王堆帛书整理者文本。详见马继兴《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下册,冲虚子注

和上文的“足泰阳脉:……诸病此物者,皆灸太阳脉”相同,《足臂十一脉灸经》中的“足少阳脉:……诸病此物者,皆灸少阳脉”;“臂泰(太)阳脉:……诸病此物者,皆灸臂泰(太)阳脉”等等,这就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有实物基础的最古老的脉诊法。那具体怎么诊断呢?《足臂》没有说,但《阴阳十一脉灸经》说得很清楚:“是动则病”。大多数都将这个“动”字理解为搏动、脉动,冲虚子认为,这个“动”字的意思应该是变动、变化,如《周易坤卦》:“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动”字就是变化的意思。“是动则病”的意思是如果这条经脉的某个重要的节点(类似于我们说的灸点,按压点,或切脉点)和平时的脉动不一样,那就可以判断得了什么病,只是具体的变化情况没有阐述,或者那时还没有达到文字总结的程度。古人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找到了疾病和经脉的关系,并通过经脉诊断和治疗,这是现知最早的脉诊法。这个发现的意思是巨大的,表明聪明的古代医学家找到了尽管原始但有效的诊断方法(包括治疗方法),并从此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学术基础和一个重大学术特点——从经脉的变化上判断疾病。当然,这个办法显然是简单的、机械的,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只是初期的脉诊法,带有原始特点。

针对上述不足,古代的医学家们创立了三阳三阴脉诊法。前期的代表作品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阴阳脉死候》和张家山汉简的《脉书》,如文献说:

凡三阳,天气。其病唯折骨,裂肤,一死。凡三阴,地气也。死脉也,×病而死,则不过十日而死。(《阴阳脉死候》,湖北张家山汉简《脉书》与此文字相同,冲虚子注)

这种脉诊法极为简单,首先分出阴阳脉,并把阳脉比类为天气,把阴脉比类为地气;然后和当时认为最突出的特征相比对,得出诊病结论。之所以说它简单,是因为这种脉诊法只能诊断大病、重症,所以用“死候”一词称之。

这里附带讨论一下三阳三阴的提出。在目前出土的文献里,专门阐述过三阳三阴的是《阴阳脉死候》和《脉书》(见上文,冲虚子注),比它们略早的《阴阳十一脉灸经》里没有出现三阳三阴,《足臂十一脉灸经》里仅在臂厥阴经后有一段类似《阴阳脉死候》的文字,其中有两处三阴的内容:“三阴之病乱,不过十日死”,“三阴病杂以阳病,可治”。没有三阳的内容,且行文语气和内容也与《阴阳脉死候》差不多。冲虚子认为这段文字如果不是后加的话,那就可能是最早的关于三阴的阐述了,而那时三阳可能还没有出现。

冲虚子始终认为,古人之所以将经脉分为三阳二阴一阳,三阴二阴一阴,和所谓的《易经》内容并无关系,最多是借用了《易经》的名词而已。有人说受卦气说的影响,冲虚子认为或被影响为卦气说也未可知。三阳三阴理论是为了阐述经脉和脉象的关系,进而将经脉和疾病联系到一起。通俗地说就是,古人认为不同的脉象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疾病,而不同的脉象是由经脉气的强弱不同导致的,但如果仅仅这样认为,那就会只能有11种或12种疾病,显然,事实不是如此。他们将阴阳气不同的经脉组合到一起,就可以反映若干种疾病,表达以经脉的阴阳气强弱为基本理论,以脉象为诊断手段的医学诊断方法,这就是这类文章的真谛,而这恰恰是大家容易疏忽的。

后期的是三阳三阴合病脉诊法,代表作品是雷公学派的《素问阴阳类论篇》。雷公学派的医学家们在继承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主要有三大创新,一是通过对经脉的大量观察,在继承前人对经脉阴阳属性的看法的基础上,根据其特点确定了各自不同的强弱属性,就是三阳三阴。二是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创立了三阳三阴合病脉诊法。三是初步创立和总结了一些脉象,如弦、沉、急、悬、不鼓等。

下面这段文字的雷公学派三阳三阴病变脉诊法的总纲:

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至为客。《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根据上下文,冲虚子认为“为经,三阳脉”为衍文,去掉后,全句应为“所谓三阳者,太阳也,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这和下面的二阳、一阳的行文规律就一致了。至:弦、浮、沉都是脉象的种类。阴阳之论:应是一本医书的书名,故应加上书名号。这句话的意思是,所说的三阳,指的是太阳脉(足太阳膀胱脉和手太阳小肠经),在手太阴寸口这个位置切脉,如果脉弦、浮而不沉,这时需要和平时的标准相比较,需要用心去体会,再参合《阴阳之论》,确定具体病情。所说的二阳,就是指阳明的两条经脉,也是在寸口这个位置切脉,如果是弦、沉、急、悬、不鼓的脉象,就说明有病,如果发热的话,就是死症啊。所说的一阳脉,就是少阳的两条经脉,在手太阴寸口到人迎脉之间切脉,如果切出弦、急、悬、不绝的脉象,那就是得了少阳病,专阴就是死症。专阴是什么意思呢?王冰解释为阴气并聚而无阳气,也有人解释只是阴气齐聚。上面这段是内经里最早的记载人迎气口脉诊法的文字,也是以后独取寸口脉法的雏形。历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下面的则是三阳三阴合病脉诊法,需要说明的是三阳三阴合病脉诊法直接继承于《阴阳脉死候》、张家山《脉书》,从时间上要大大早于上一段的人迎气口脉诊法。从《阴阳类论篇》的行文看,如果不是不明就里的后人胡乱篡改的话,那就是当时的雷公学派记录者只能做不同脉法的归集而不能分辨脉法的发展轨迹了,从一个侧面也隐约判断其内容的年代久远性:

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软而动,九窍皆沉。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

上述文字的解释参见拙作《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雷公学派的三阳三阴观以及三阳三阴合病论》,此处不予赘述。下面从脉诊法角度对文本做些简要分析:

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软而动,九窍皆沉。是从脉气的阴阳强弱角度做的解释,阳明脉的阳气强于厥阴的阴气,故由阳明经脉的发病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变化。如果出现软和动的脉象,那就会出现九窍皆沉的病情。这样的病变古人的解释是阳明脉的阳气不能制约少阴脉的阴气而导致的。

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也是从脉气的阴阳强弱角度对脉法做的解释。和前文三阳至盛“积并则为惊”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我们把文中涉及脏腑的脉诊集中起来一起分析。“二阴二阳,病在肺”一句,说的是病在肺,但病情是伤脾和外伤四肢。这显然不是肺出现病态的情况,伤脾传递的意思可能是消化不良,外伤四肢可能也是和肠胃不思饮食、消化不好相关。二阴(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二阳(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胃经)和肺都没有直接的经脉关系,古人为什么会得出病在肺的结论呢?“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一句,把“骂詈妄行,巅疾为狂”精神疾病归为肾病,那只能说明古人认为“肾藏志”。“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一句,把大小便不同和四肢别离归为肾病,“一阴一阳代绝”一句把病归为脾,当时没有说明道理的。王冰、张介宾、马莳等人的注解,都是强解、胡诌,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再分析“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一句,或许有新的发现。“二阳三阴”一句,病为“血瘕”或“脓胕”,当时的古人认为这是气血不能正常流动的缘故,而气血不能正常流动的原因是“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而只有二阳(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胃经)和三阴(手太阴肺经)组合在一起时,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上述脉诊法的病因是古人当时想象的,是人为给病情和脏腑之间贴的标签,后人不要当真才是。我们今天看,会发现很大的不确,那是因为经脉和脏腑开始艰难地发生联系,幼稚、简单和出现错误是必然的。

雷公学派的三阳三阴合病脉诊法列举了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二阳一阴、二阳二阴、二阳三阴、三阳一阴六种脉诊形态,但没有将一阳三阴、三阳二阴、三阳三阴列在里面,不知原因为何。(上)

(请关注冲虚子公众号“非阴阳五行”。学习科学的中医,让中医护佑健康人生)

《素问·阴阳类论》中有这一段话晦涩难懂,对应到人体上更是无从下手,接下来从胚胎发育的角度讲解这段话,以供大家理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

胚胎发育到胚盘期,呈现出前后、背腹、远近三个轴性。前后轴向头尾分化,背腹轴发育成背腹,远近轴向躯肢分化。
三阳为经
胚胎前后轴前后分化形成头尾结构,然后前后向腹侧内旋,外胚层和中胚层在这一前后内旋过程中耦合形成组织器官,前段外胚层与脏壁中胚层耦合形成循环系统原型,后端外胚层与间介中胚层耦合形成泌尿系统原型,中间形成脉管将原始心脏和原始肾脏连接起来,这条血管即是后来的腹主动脉。
这一胚胎发育过程是背侧中轴线两侧的外中胚层沿着前后轴“经向”分化发育,然后再头尾部内卷向腹侧,这一分化运动进入体腔后主要分化成体腔内组织器官的脉管,将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藕连起来,前后分化带虽然是同源,但因为是与中胚层不同分化支藕连,所以形成不同的经脉,前段就是古中医所说的手太阳心经,后端是足太阳膀胱经。
二阳为维
胚胎在前后内旋分化的过程中,胚胎同时沿远近轴向腹侧内卷,最远端的一条分化带被内卷向腹侧中轴线附近对接耦合,外侧在腹侧中轴线两侧形成对称的两条分化带,后期发育延伸到附肢,内侧卷曲形成原肠结构,前后两条分化带同源于外胚层结构,但因与内胚层不同分化支耦合发育成不同的内脏器官,前段形成胃,后端形成大肠;当出现附肢时,后端大肠分化支向前分化到前肢,即是手阳明大肠经;前段胃分化支向后分化到后肢,即是足阳明胃经。这种分化运动是沿着胚盘的远近轴内卷运动,与前后轴成90度夹角,因此是一种纬向运动。
一阳为游部
胚胎内卷成中筒状中空管结构过程中,在远近轴中间位置也有一条分化带,随着内卷运动分布于背腹中间位置,外部前后贯通首尾;内侧前后向内分化,前端内旋到达胸腔与脏内胚层肺原基一支耦合形成体腔内浆膜腔,就是中医中的手少阳三焦经;后端内旋与内胚层肝原基一支耦合形成胆囊,即是中医中的足少阳胆经。当附肢发育时,延伸到附肢背侧。这种分化运动同时受到胚体前后轴性,远近轴性,背腹轴性运动的影响,没有固定的方向运动,因此是一种游动性方向的分化运动。
胚盘按照这三种空间轴性分化发育模式,主要是外胚层细胞迁移导致的,外胚层分化发育主要形成神经皮肤组织器官,最终形成中空筒状结构,这一结构就是人体结构的外层结构,这就是中医三阳经的原型结构,同时形成的附肢经脉即是手足六经。人体胚胎这一分化发育模式在古中医中已经早有认知,《素问·阴阳类论》:“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这段经文真正含义就是上述胚胎内卷运动的描述,三阳就是手足太阳经,按照经向发育形成;二阴就是手足阳明经,按照维向发育而成,一阳就是手足少阳经,按照不定“游部”方向形成。
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
三阳为表
人体胚胎发育成中空筒状结构,这一发育实际是完成外胚层和内胚层的藕连,外部以体壁中胚层为主导形成体腔结构,内部以内胚层为主导形成原肠管结构,这一结构实际是背侧三条分化带内卷构成,现代医学称之为两胚层构建模式,古中医称之为三阳经模式(六阳经是附肢分化);当胚胎发育完成这一机制后,就进入另一种发育模式,就是在三阳经模式基础上,开始体腔内组织器官的分化发育。因此,论述第二胚胎发育模式首先以前一模式“三阳为表”为基础。
人体胚胎是三胚层结构,虽然前期三阳经结构主要发育内外胚层,但是也伴随着中胚层的发育;在第一阶段形成的中空筒状结构中,中胚层夹在内外胚层之间已经存在,中胚层脾脏分化支从原肠中部外围向前后开始分化,前段与内胚层肺分化支耦合形成呼吸系统,这一分化发育带形成的经脉就是手太阴肺经,后端与内胚层肝,胰脏,膀胱分化支耦合形成肠道外循环前结构(淋巴循环),这一分化带形成的经脉就是足太阴脾经,后来附肢分化时形成手足太阴经,这就是“三阴”的机制原理。
因此所谓的三阳为表,同时也就是三阴为里,根据胚胎学原理即是在原肠管外围出现了呼吸循环结构的原型。
二阴为里
胚体形成中空筒状结构后,前段的肺分化支继续内旋后行与脏壁中胚层耦合形成心肺循环原型,主要以心脏发育为主;后端原肠后端的膀胱分化支向前内旋与间介中胚层耦合形成泌尿系统原型,主要以肾脏发育为主,这就是手足少阴经的内部结构机制;到胚胎后期附肢发育时,这两条经脉从内向外延伸到附肢腹侧位置形成外部经脉。这就是古中医“二阴为里”的真正机理。
一阴至绝
人体内脏器官的发育在体腔形成之后才能发生,体腔是由外胚层体表上皮支和体壁中胚层耦合发育而成,体腔内组织器官发育受到体腔空间的限制,分化发育是由体壁向原肠延伸,从前后向中间延伸,发育到最后阶段是中内胚层耦合发育出组织器官,前段内胚层向前分化与脏壁中胚层分化支耦合形成心包结构,后端内胚层肝脏分化支与中胚层肾,脾分化支耦合形成体腔器官间的脉管连接,到附肢开始发育时,由附肢场延伸到附肢腹侧形成前后两条经脉,也就是手足厥阴经。这两条胚胎分化带发育完成,体腔内器官发育就结束了,因此,古中医将这两条经脉称为“一阴至绝”。
通过以上的中西医理论汇通,我们明白了: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藏终始。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以正其理”其实就是讲述人体经脉胚胎形成机制,这一机制与现代医学人体胚胎学是一致的,只是表述方式不同而已。
作者:李茂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雷公派独特的三阳合至致病论
黄帝内经白话版--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黄帝素问直解 卷之九阴阳类论第七十九篇
79阴阳类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202】倪海厦-人纪系列黄帝内经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