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肝方药
温肝方药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67)
温肝方药主要适用于肝寒所致小腹坠胀,牵引腰部作痛,阴囊收缩,睾丸硬冷,妇女阴部凉冷或收缩拘急,胁痛,头痛等。在温肝方药中由于作用的不同,又分为补肝散寒、温散寒邪方药两类,其中补肝散寒方药适用于肝经虚寒的腰痛胁痛,小腹冷痛;温散寒邪方药适用于寒邪直犯厥阴肝经的胁痛,小腹疼痛等。
一、温肝药
(一)温散寒邪药
附子,辛热。本品虽主入心肾脾经,然亦入肝,用于寒邪直入肝经和虚寒所致的小腹冷痛、胁痛、筋脉拘挛、筋脉拘挛疼痛、疝痛、筋骨疼痛;寒邪入于筋脉的全身疼痛,虚风内动的抽搐眩晕;肝虚的筋骨痿软,以及心肝俱虚韵失语舌僵等。
乌头,辛苦温。本品善搜筋骨肌肉之风寒与风湿,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为风寒和寒湿伤及筋脉所致疼痛的要药,又能散寒舒筋,对肝寒筋挛所致疝痛、胁痛、头痛、身痛有极好的止痛作用。乌头分草乌、川乌两种,草乌的毒性和止痛作用均较川乌为大,用之不慎易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肉桂,辛甘热。本品既入心肾又入肝,既入气分又入血分,既补肝又散寒,既活血又温经,既温阳化气又降冲利水,故可用于肝经虚寒和寒邪直犯厥阴肝经的小腹冷痛、胁痛、寒滞经闭、疝痛、腹满、逆气上冲等。附子、肉桂虽同而又异,附子善走,肉桂善守,附于善入气分,肉桂善入血分,附子由表及里,肉桂善入里,临证用之,宜分别用之。此外,肉桂能伐肝邪,助心脾,故脾虚肝木乘之者多用之。
桂枝,辛甘温。本品虽主入心肺膀胱,然亦入肝,故善调营卫和肌表,又因其温肝舒筋,疏散寒邪,故常用于肝经虚寒和寒邪伤筋的筋脉疼痛、筋骨痿软、厥逆上冲、胁痛、腹痛等证。又因其有伐肝助脾之功,故常配白芍用于治疗脾虚木乘的腹痛脘痛。
吴茱萸,辛苦热。本品既温散寒邪,又疏肝下气,故尤善于治疗寒滞肝脉和肝寒厥逆所致的脘腹疼痛、疝痛、胁痛、呕吐吞酸,以及巅顶头痛。
细辛,辛温。本品既主入肺肾,然亦入肝,善将在里的寒邪驱之于表而解,故对寒邪直犯厥阴的胁痛、小腹疼痛、痛经、疝痛有效。
川椒,辛热。本品虽入脾胃,然亦入肝。既直入厥阴以散寒邪,又能温胃止痛,故对肝寒犯胃所致的疼痛有奇效。
小茴香,辛温。本品主入肝经,兼能入脾,既温肝散寒,又理气舒肝,故对肝寒犯胃的胁痛腹痛,以及肝寒气滞的疝痛、腹痛、睾丸偏坠胀痛有良效。
山楂核,辛温。本品虽有温肝之功,然以软坚散结,下气消胀见长,故善治肠疝胀痛、睾丸硬痛等。
艾叶,苦辛温。本品内服主入肝经血分,治疗虚寒或寒邪直犯厥阴血分的小腹冷痛,经行腹痛。
还有沉香、香附、乌药、荔枝核,参见疏肝理气节。
(二)补肝散寒药
胡芦巴,苦温。本品既入肝,又归肾,既补且散,尤善于治疗肝寒或肝肾虚寒所致的少腹冷痛、疝痛、痛经等。
巴戟天,卒甘微温。本品虽主入肾经,然亦入肝,又补又散,故善治肝肾虚寒的小腹疼痛,胁痛和筋骨疼痛,痿软乏力。
韭子,辛甘温。本品虽补肝肾祛寒邪,然总以固精见长,故多用于小腹寒冷、白带多、遗精等。
还有肉桂、附子、狗脊、骨碎补、鹿茸、肉苁蓉、淫羊藿、杜仲、请参见有关章节。
二、温肝方
(一)温散寒邪方
1.吴茱萸汤
组成:吴茱萸10克 党参10克 生姜10克 大枣12个。
适应证:肝寒犯胃,浊气上逆,胃脘疼痛,头痛呕吐或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者。
加减法:若病程较久,肝血亦虚者,加当归10克、白芍10克。
按:本方可用于急性胃炎、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头痛、美尼尔氏综合征等属于肝寒上逆者。
2.《局方》四七汤
组成:党参10克 肉桂10克 半夏10克 甘草10克
适应证:肝气郁滞,寒气冲逆,逆气上冲,咽喉不利。心悸心烦,或烦热上冲,心烦心悸,四肢厥逆,舌苔白,脉沉弦涩不调者。
按:本方可用于神经官能症、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属于肝郁气滞,寒气冲逆证者。
3.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杨
组成:当归9克 桂枝9克 白芍9克 细辛6克 炙甘草6克 通草3克 大枣25枚吴茱萸10克生姜10克
适应证:血虚寒滞,小腹冷痛,腹痛,痛经,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弦或沉细欲绝者。 
按:本方可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寒疝、痛经等属于血虚寒滞证者。
4.桂枝加桂汤
组成: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10克 生姜10克 大枣12个肉桂10克
适应证:阳虚寒盛,肝寒冲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或腹部悸动,自感一股冷气或热气向上冲逆,舌苔白,脉弦而涩者。
按:本方可用于植物神经失调、心神经官能症、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属于阳虚寒盛,肝寒冲逆证者。
5.大黄附子汤
组成:大黄3克 附子10克 细辛4克
适应证:寒实内结于胁下的胁痛,或胁痛而痛彻肩背,或胁痛而痛彻小腹、阴茎,舌苔白或黄,脉弦紧或沉弦紧者。
加减法:若胃脘有压痛,或痛而不可触近者,加枳实10克、厚朴10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胆道蛔虫症、肾绞痛、输尿管结石等属于寒实内结证者。
6.导气汤
组成:川楝子10克 木香10克 小茴香10克 吴茱萸10克。
适症证:肝寒疝痛及小腹疼痛,脉弦者。
按:本方可用于小肠疝气、小腹冷痛等属于肝寒证者。
7.椒桂汤
组成:桂枝10克 川椒10克 良姜10克 吴茱萸10克 柴胡10克 陈皮10克 青皮10克
适应证:阴寒阻滞,阴囊肿硬寒冷,痛引睾丸,畏寒喜嗳或形寒肢冷,或寒热往来,胁痛,舌苔白,脉沉弦。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小肠疝气、肠结核、肾结石的肾纹痛等属于阴寒阻滞证者。
8.乌头桂枝汤
组成:川乌头10克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灸甘草10克 生姜10克 大枣十二个
适应证:肝寒兼有表寒,腹中冷痛,手足逆冷,麻木不仁,身痛,舌苔白,脉浮弦紧。
按:本方加减用于胃肠突然痉挛性疼痛有殊效。
(二)补肝散寒方
1.温经汤
组成:吴茱萸9克 当归6克 白芍6克 川芎6克党参6克 桂枝6克 阿胶6克 生姜6克 丹皮6克 甘草6克半夏9克麦冬9克
适应证:冲任虚寒,月经失调,经期腹痛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或兼白带,或崩漏,或兼经期白带增多,泄泻,舌苔白,脉弦涩不调者。
加减法:若宫寒不孕者,加紫石英15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痛经、白带、不孕证、崩漏等属冲任虚寒证者。
2.当归生姜羊肉汤
组成:当归10克 生姜15克 羊肉200克
适应证:血虚肝寒,胁痛里急,腹中痛及产后腹痛里急,脉虚弦紧者。
3.乌梅丸
组成:乌梅10克 细辛3克 干姜10克 黄连10克 当归10克 附子10克 川椒10克 肉桂10克 党参10克 黄柏10克
适应证:肝寒郁久化热伤阴,胁痛,腹痛,口苦口干,甚或消渴,手足厥冷,或腹中寒痛,久泻不止,舌质红,苔黄或白,脉弦或弦紧或弦涩不调者。
按:本方可用于慢性腹泻、胆道蛔虫症、脐腹冷痛、以及蛔虫腹痛、小肠疝气等属于肝寒郁久化热伤阴证者。
4.暖肝煎
组成:当归10克 枸杞子10克 小茴香10克 茯苓10克 肉桂10克 乌药10克 沉香10克
适应证:肝肾虚寒,胁痛,小腹疼痛,疝痛,脉沉弦紧者。
按:本方加减对胃肠系统的痉挛性疼痛有效,亦可用于胃扭转、肠疝、溃疡病等属于肝肾虚寒证者。
第四节  泻肝方药
泻肝方药主要适用于肝火上炎的烦燥易怒,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等。在泻肝方药中又因其功用的差异,分为苦降泻火方药、养阴泻火方药、舒肝泻火方药三种,其中苦降泻火方药主要适用于肝胆实火的头晕头痛,烦燥易怒,尿热尿痛,脉弦数;养阴泻火方药主要适用于肝阴虚而相火妄动的头晕头痛,目赤青盲,脉弦细数;舒肝泻火方药主要适用于,肝经郁火的头晕头痛,胸胁满痛,脉沉弦数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肠虚寒证
中医鬼谷子医经(14)
难病奇治 朱进忠(13)
龙家八卦诊腹之八:肝经虚寒(龙家传承视频,会员专享)
中药学温里药各种总结
命门火衰, 引火归元要药是哪一味? 有何特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