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军教训值得我们警惕,精确弹药不能省!要大力发展廉价制导弹药

作为冷战后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战争,俄乌战争不仅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我们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一种说法认为,俄军用血的教训在乌克兰把未来我军可能遇到的雷区都给趟了一遍。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对精确制导弹药的使用坚决不能省,要持续大量的使用,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里取得胜利。

事实上,缺乏足够的精确制导弹药是俄军如今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这导致了俄军无法在短时间里彻底摧毁乌克兰空军、防空系统、远程火箭炮和战术弹道导弹等技术兵器,这让俄军在后续推进中遭到了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其次,缺少精确制导弹药的俄空军在执行支援任务时不得不频繁进行低空和超低空临空轰炸,这让原本无法对俄军战机构成威胁的乌军近程防空导弹和便携式防空导弹“意外”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根据第三方网站的不完全统计,开战以来俄罗斯空天军已经损失了50~60架固定翼战斗机,其中包括至少2架苏-35S、13架苏-34和11架苏-30SM这样的四代和四代半战机。此外还损失了60~70架各类直升机,其中包括了至少12架卡52和5架米-28。这让本来先进战机数量就不足的俄罗斯更加雪上加霜。这也是前不久乌军大反攻时很难看到俄空天军战机的重要原因。

而俄军缺乏精确制导弹药的另一个后果就是让俄乌战争久拖不决。虽然俄方多次警告进入乌克兰的北约车队将成为俄军攻击目标,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精确制导弹药,俄军并不能真正阻断北约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这导致俄方的警告不仅没让北约投鼠忌器,反而让北约加大了介入乌克兰战争的力度。让原本一场被普遍认为将很快结束的闪电战拖成了一场持久战。

与俄罗斯在精确制导弹药的使用上“抠抠搜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北约)对精确制导弹药的大规模使用。在31年前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42天时间里投掷了9300枚激光制导炸弹和5100枚“小牛'空地导弹,重量达到了7400吨精确制导弹药。虽然只占到总投弹量的9%,但却命中了75%的战略目标。

1999年空袭南联盟,美国为首的北约在78天的时间里投射了超过8200枚精确制导弹药,占到了总投射数量的35%。

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争,在不到30天的时间里,美军投射了将近1.9万枚精确制导弹药,占到了总投射数量的65%。在短时间里数量可观的精确制导弹药的使用,有效摧毁了对手的防御力量和抵抗意志,大幅减少了己方的损失,让美军(北约)在短时间里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如何将精确制导弹药白菜化?

“精确制导弹药要多用”这个道理俄罗斯自然是懂的,而且俄罗斯目前也在竭尽全力生产更多的精确制导弹药。但是从目前的战况来看,俄罗斯缺少精确制导弹药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精确制导弹药价格过于昂贵,而且对产业链的要求也非常高,这导致俄罗斯空有全球最丰富的资源却无法将其转化为海量的精确制导弹药。

很显然,精确制导弹药能否全面大量使用的关键还是价格。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来看看是什么造成了精确制导弹药的高成本。

首当其冲的是“制导和控制系统”。精确制导弹药之所以能够打得准,制导和控制系统是关键。 例如,巡航导弹采用的“基于地形的路线修正系统”,便是由“惯性导航+GPS/地形匹配+数字景象匹配制导体制+末制导(红外成像、主动毫米波雷达或激光雷达等)”组成。在这套负责且精密的制导系统的辅助下,巡航导弹能够在7~100秘的高度上飞行数百到数千公里后精确摧毁目标,命中精度达到了10米以内。

俄制俱乐部巡航导弹

而在被设计用于打击移动目标的精确制导武器上,除了用于中段制导的惯性制导系统之外,还在末端采用了雷达或光学(包括热成像)寻的头。 为了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更强的抗干扰性能,雷达和光学导引头还通常被组合在一起使用,很显然这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更高的要求通常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长的生产时间。

用于不同级别巡航导弹的惯性制导块

稍微便宜一点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主动/半主动激光制导,此外也可以配备专门用于瞄准雷达辐射源的特殊导引头。但是这种便宜也只是相对而言,并且这两类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限制也比较大。

X-59导弹的电视导引头

阻碍精确制导武器廉价化的第二个因素是导弹的微型发动机。对于传统的远射程精确制导武器来说,复杂而昂贵的微型发动机是必不可少的部件。 亚音速巡航导弹一般使用微型涡喷或者是涡扇发动机。高超音速导弹一般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火箭助推高超音速滑翔弹)或者是冲压发动机(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战斧巡航导弹的发动机

很显然,只要能解决“制导和控制系统”和“微型发动机”成本昂贵的问题,便能够把精确制导弹药的价格打下来。一个不错的方案就是借鉴美国的做法,将常规非制导弹药转化为高精度的卫星制导弹药。

卫星制导弹药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虽然这类弹药的兴起比较晚,门槛也比较高,但是其价格反而比传统精确制导弹药便宜很多。首先是因为弹体不需要额外制造,直接在现有的航弹上安装制导组件即可,这无疑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其次就是“制导和控制模块”比传统精确制导弹药便宜。卫星制导弹药的控制部分的成本的大头是用于接受军码的GPS接收模块和军用飞控芯片,其它像铝合金翼面,以及用来给舵机供电的镍镉电池基本都不算钱。整套控制系统下来即便是在美国也就几万美元,如果放在我国也就几万人民币的样子。

卫星制导弹药结构示意图

以美国的JDAM卫星制导弹药为例,其在90年代末刚研制出来的时候制导组件的单价只要3.7万美元,2003年降到了2.2万美元一套。作为比较,GBU-12的激光制导组件的单价为1.9万美元,GBU-10激光制导组件的单价为2.7万美元。很显然,在拥有更好否认作战性能的前提下,卫星制导弹药甚至不比同级别的激光制导弹药更贵。

即便是再高档一些的卫星制导弹药,比如美国空军使用的GBU-39/B小直径炸弹和GBU-53/B小直径炸弹,单价也分别只要4万美元和19.5万美元。很显然,相比动辄就百万、千万美元的传统导弹,卫星制导弹药不知道便宜到哪去了。而且随着相关产业链和技术的成熟,其价格还会越来越便宜。

JDAM卫星制导弹药

并且卫星制导弹药虽然便宜,但是其打击精度却并不比传统精确制导弹药差。同样在8000米以上高空投弹,非制导的MK-84航弹即便在战斗机火控系统的加持下,其圆概率误差也达到了60米,而JDAM卫星制导炸弹的圆概率误差只有10米,精度提高了5倍。而同样采用卫星制导的GBU-39小直径炸弹的圆概率误差还要更小,只有约5~8米。我国出口的雷石-6的圆概率误差与JDAM一样,也在10米左右。

GBU-39小直径炸弹

而且卫星制导弹药一般都会使用滑翔套件来获得射程上的提升。以我国的雷石-6为例,在一定高度投放其最大滑翔距离可达65公里。美国的JDAM卫星制导炸弹的最大滑翔距离可达70~110公里。

F-35A投掷JDAM卫星制导炸弹

当然,使用卫星制导弹药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只有中美俄和欧盟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但是能够用于军用制导的只有中美俄三国,因此在卫星制导弹药方面我们是有先天优势的。目前我国已经推出了多款卫星制导弹药,并且实现了出口,价格上也非常有优势,比如我国用于出口的雷石-6出口国外的单价只有为8万美元。如果说我们自己用的话,价格数字不变,单位直接换成人民币,是真正的白菜价。

安装了滑翔套件的雷石6

当然,目前的卫星制导弹药主要用于精确打击50~10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而现代化的远程防空防空系统的打击半径早已经超过了这个范围,像俄罗斯的S-400和S-500甚至超过了200公里。再加上卫星制导弹药一般都需要中高空投放,这对于载机的安全有着较大的影响。

而借鉴这次俄乌战争的经验,我们还需要能够打击200~400公里范围内的廉价精确制导武器。而这类武器我们其实已经大量装备,那就是370箱火。新研制的370毫米精确制导火箭弹采用两级发动机设计,再加上弹道经过优化,最大射程可达300公里,能够从目前几乎所有的防空系统之外进行打击,而且370毫米制导火箭弹的命中精度可到10米级。

在成本方面,单枚370制导火箭弹推测相当于一辆宝马3,比美国的GBU-53/B小直径炸弹还要便宜不少,绝对算得上是白菜价。而通过发射750毫米直径的火龙480战术导弹,370箱火还能够对500公里处的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从相关报道来看,我军已经开始批量装备370箱火。

吸取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经验教训,我们不仅要生产和装备更多的精确制导武器,同时在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上也要摒弃所谓的“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落后思想,在平时的训练和演习中要敢用和多用精确制导弹药,而不是哐哐哐地扔铁炸弹和打无控火箭弹。当然,这一切需要建立在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上,而这正是我们的强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L15靶试一次打两种精确弹,又一款美军独门利器被做成大白菜
违规操作误射导弹,俄军要求军事法院重判,两个倒霉蛋这辈子完了
以色列出动F-16远程打击,目标精确到单个集装箱,用的什么弹药?
北约精确制导弹药成本高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俄“管风琴”导弹列车密集发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
精确制导弹药有多贵?俄军不大量使用,是因为用不起?|战斗机|防空系统|导弹|防空导弹|弹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