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37年,哈尔滨一杂货铺的老板被捕,可当鬼子和伪警察把他押上囚
1937年,哈尔滨一杂货铺的老板被捕,可当鬼子和伪警察把他押上囚车时,他的妻子却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这位杂货铺老板叫张宗伟,原名张有为,是山东牟平人,出生于1882年,是一名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
 
17岁那一年,他迫于生计无奈辞别父母,跟着村里面的年轻人,一起背着行囊闯关东。
 
因为没有读过书,也没有一技之长,张宗伟只能从事一些粗重的体力劳动,当时又恰好赶上俄国商会在东北招工,他便跟随人流到了俄国,在煤矿里一干就是十几年。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张宗伟跟很多热血沸腾的华侨一样,加入了苏联红军,转战于贝加尔湖和伊尔库一带,跟白军展开了殊死搏杀。
 
由于敢打敢拼,他在战斗中立了不少功,曾经还在莫斯科受到过列宁的亲切接见。
 
1920年秋天,张宗伟在战斗中受了伤,被就近安排在美丽的俄罗斯姑娘,阿格拉菲娜·库普里科娃家里养伤。
 
长期地接触,也让两名年轻人互生爱慕,最终在朋友们的祝福下走到了一起,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结婚之后,张宗伟带着妻子返回了东北,为了维持生计只能继续到矿里工作,期间还因为精通俄语做过一段翻译。
 
但由于长期处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没多久他就得了肺痨失去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就全压在了妻子身上。
 
阿格拉菲娜对此毫无怨言,不仅早出晚归挣钱养家之外,把一家人的生活也打理得井井有条。
 
“九一八事变”后,曾经参加过苏联革命的张宗伟,再也在家里面待不住了,把所有的热情又投入了抗战中来。
 
他经常走街串巷宣传革命主张,也因此引起了党组织的关注,并在地下党袁品福的介绍下,成了一名隐蔽战线上的革命同志。
 
当时东北的斗争形势十分恶劣,为了不牵连家人,张宗伟独自租了一座前后屋的临街住宅,前面以杂货铺为掩护,后面是组织上的秘密交通站。
 
阿格拉菲娜带着孩子们,住在离杂货铺不远的地方,夫妻俩近在咫尺,却没有办法天天见面。
 
想丈夫的时候,她就只能以顾客的身份,到杂货铺里简单跟丈夫寒暄几句,孩子们有时候想爸爸,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到杂货铺里面匆匆看两眼。
 
然而,1937年风云骤变,哈尔滨特委的傅景勋背叛了理想和信仰,用同志们的鲜血铺就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哈尔滨顿时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
 
得到消息的阿格拉菲娜,劝丈夫转移到安全地带暂避风头,但张宗伟考虑到还有很多同志没有来得及通知,决定把事情做完之后再转移。

而且,他还再三恳求妻子,不管自己出了什么事,都要带着孩子们坚强地活下去,组织上一定会给予他们照顾。
 
4月20日一大早,阿格拉菲娜洗漱之后,就以买面包为由去了杂货铺,可是看到却是鬼子宪兵和伪警察。当时她的心都碎了,可是不能有任何表现,只能静静地看着丈夫被敌人簇拥着押上囚车扬长而去。
 
张宗伟在狱中遭受了酷刑,始终没有吐露组织的秘密,最终被鬼子残忍杀害。
 
丈夫牺牲后,阿格拉菲娜虽然痛彻心扉,但为了孩子们还是坚强地挺了过来,在组织的帮助下把五个孩子全部培养成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间杂货铺的温暖
海韵:撤离
情感故事:被老板蔑视的穷小子,睡了老板的两女儿,奇葩不奇葩?
糯康等4名罪犯被押赴刑场过程回顾(实录)|糯康|执行死刑
印度印象之三:阿格拉
[原创]哈尔滨六警察杀人案之我见(就是点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