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经影像] “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
血管外皮细胞瘤
【病史摘要】

女,52岁,间断性头痛2年。

1血管外皮细胞瘤MRI检查

【影像所见】

图1A、B、C,横轴面T1WI、T2WI及矢状面T2WI示左侧额部大脑镰旁呈等T1等,短T2信号肿物,信号不均匀,病变周围可见长T1长T2水肿影,病变有明显的占位效应,邻近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右移。图1D、E、F,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诊断和分析】

本病例诊断为血管外皮细胞瘤。

影像学诊断要点:①成人发病,平均发病年龄为42岁,男性比女性稍多;②属于脑外肿瘤,与硬脑膜相连,极少数发生在脑实质内;③CT上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肿块,低密度的坏死、囊变常见,增强扫描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④MRI T1WI与皮质信号相仿,T2为稍高信号或等信号,信号不均匀,常可见到流空的血管信号影,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

本病应该与脑膜瘤相鉴别。

脑膜瘤:①CT表现为靠近硬脑膜的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光滑分叶状肿块,75%表现为高密度,25%与脑实质呈等密度,25%有钙化,邻近骨质可以侵蚀或反应性增生;②MRI典型的表现为与灰质信号相仿,可以有坏死、出血、囊变,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肿瘤周围有脑脊液和血管包绕,60%可见硬膜尾征。

【检查方法及选择】

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为MRI。MRI可清楚的显示病变的信号特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是脑内起源还是脑外的病变,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临床病理和随访】

血管外皮细胞瘤长期被认为是脑膜瘤的一个亚型,即血管母细胞型脑膜瘤,但它并不是起源于脑膜上皮的蛛网膜粒细胞,而是起源于毛细血管周围的细胞,因此现在已经将血管母细胞型脑膜瘤的概念去除了。组织学相当于WHO 2级或3级。大体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有包膜的球形肿块,质硬,与硬脑膜相连,基底可宽可窄。切面鱼肉状,灰到红棕色,可见多个血管腔。镜下密集的细胞大小一致,无特定的排列方式,胞质不明显,伴大量小血管腔和致密的网状纤维。

【评述】

本病发生于脑外,与恶性脑膜瘤鉴别困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片时间】第0582期:左侧脑室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特征
【读片时间】第0325期:脑实质横纹肌样脑膜瘤
【影像实战】神经系统 第2期 病例解析
【读片时间】第0410期:囊性脑膜瘤
【病例讨论分享】——你能诊断出脑膜瘤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