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救不了我的李焕英”


讲述:

晚睡姐姐,你好,反复阅读你曾经写的那篇《致那些在原生家庭中有伤的人》来试图解答自己的困惑,减轻内心的痛苦,依旧无果,希望能得到您的一些指导。
父亲51岁,母亲55岁,我26岁未婚,弟弟19岁还在上大学。经过多年来的相处,个人觉得父亲是一个较内向,不太会说话,但冷静时很有逻辑思维的人,懒,一旦做点家务就会数落母亲,觉得婚姻期间母亲没给他带来经济上的支持;父亲是上过高中的,母亲小学毕业就没读了;母亲是性格直爽,“刀子嘴豆腐心”,急性子,性格急躁,觉得父亲没有什么成就。
父母是通过亲戚介绍相亲认识的,据母亲的透露,当时父亲是因为觉得母亲经济上比较宽裕而选择结婚的,结婚证和彩礼费用还是由母亲付的。而母亲因为当时她自己已经28岁了,加上考虑到父亲是乡间医生,所以双方仓促结婚。
他们结婚1年后我出生了,爷爷奶奶看我是个女孩,便对母亲百般刁难和折磨,并怂恿父亲完全不管我母亲。晚上我生病的时候,母亲找不到父亲的踪影,剩下她一人独自照顾我,第二天早上才发现父亲是整晚在外跟朋友闲聚。长此以往,母亲无法忍受如此艰辛地生活,在我3岁时选择离开,途中被我父亲发现了,他便使用暴力让她强制留下了,因为父亲听爷爷奶奶说“暴力可以让她变得听话”。
但母亲还是进行了第二次出走,那次她成功逃离到了外省;然而不幸的是后来我和父亲发生了车祸,母亲希望我活着,还是回来照顾我和父亲,跟父亲再次一起生活;期间他们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和打架。后来母亲学会了打牌赌博,甚至有时会借钱去赌;舅妈们看到我家的情况,在外造谣母亲“放浪”;母亲便觉得是因为父亲没成就才会导致别人欺负她。
父亲后来也学会了赌博,但个人觉得父亲相对来说是比较理性的,就不怎么管父亲;而母亲觉得赌博靠不住,父亲不应该去赌;而她自己去赌是因为身体不好没工作,没有生活费用,父亲不给她钱。双方的钱都是各管各的。
母亲在我读高一时第一次发病进icu,检查出来是慢性心脏病,家里的积蓄基本都被用光了,还欠了很多外债;我和相差7岁的弟弟还在上学,后面由父亲一人支撑家庭支出;几年后母亲症状稍微好转,就去工厂做流水线,据父亲说是挣了几万块钱,但一夜之间被母亲赌博输光了。
大学我通过助学贷款和父亲的支持完成了学业。毕业后,亲耳听到父亲经常说母亲“没人要,装病”,母亲憋屈在心,得了焦虑症。2023年在抖音跟陌生人暧昧聊天对话,被父亲发现,而母亲是说知道父亲绑定了她的抖音号,她这么做是故意气他。从那之后,只要父亲看见母亲在外有说有笑,回到家沉默不语,搭其他男生顺风车等等,父亲就觉得母亲与别人有染;并且会突然地对母亲动手,使用暴力,并且在打母亲的过程中扬言要“打死她”,母亲是直接拿刀对峙,父亲便拍下这个画面称为证据。
我和弟弟多次告知父亲“不能使用暴力,动手是底线问题”,当场父亲是做了承诺的;后面依旧违背承诺,依旧使用暴力。当父亲用语言刺激母亲时,她也回怼,嘴上不饶人。母亲很爱干净,当父亲有点烟灰掉在地上时,母亲就会暴怒,甚至用扫帚去扫开父亲。我和弟弟很痛苦,弟弟甚至出现“自杀”的倾向;我就让他们分居两地,而父亲还是会去找她,母亲就觉得他是想引发矛盾冲突,最终又是吵起来,甚至打架。
现在我们很想让父母离婚,同时也担心母亲今后的生活;母亲也想摆脱他,但父母都考虑到离婚可能会对弟弟今后的婚姻造成影响,所以母亲内心还是希望不离,而父亲的想法是随便。
现在的困惑是:
如果不离的话,即使父母都做出各自的承诺;父亲还是会使用暴力打她,精神上刺激她吗;?母亲还是会赌博,嘴上不饶人,暴脾气吗?
如果离的话,母亲身体不好,年纪也大了;应该怎么才能安顿好她,现在自己的能力有限,很难直接带她到城市一起生活;弟弟还在上大学。

希望能得到你的指点,万分感谢!

晚睡回复:
开篇先给你一个忠告:
放弃拯救他人的幻想,即使他们是你的父母。
你的父母之所以变成今天的这个样子,在于他们自身的能力与选择,而不是有没有结婚,或者和谁结婚。
婚姻只是他们失败人生的遮羞布,当他们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无能的时候,就把伴侣扯进来,“都是因为你,我才会如此倒霉的。”
你爸打你妈的时候,何尝不是在宣泄自己内心压抑了几十年的不如意。
你妈赌博、与陌生人暧昧、对待你爸挑剔、暴躁,同样是在为自己这几十年的不幸寻找替罪羊。
他赖她,她赖他,互相指责和抱怨,互为假想敌。
你努力试图公正评判他们的矛盾,但你依然无法解决他们的问题,因为你和他们一样,都认为是婚姻毁掉了他们的人生,寄希望于离婚。
事实上,离婚他们也不会变得更好,或者说他们根本不具备止损的能力。
能离的话早就离了,还会拖到子女都成年了,然后再把子女也拖进痛苦的泥潭,在他们面前展现作为父母极不称职的一面?
我最厌恶的父母就是这样一种,既没有争取幸福的能力(离婚也是一种争取幸福的能力),也没有老老实实悄咪咪不幸福的觉悟,只会拉子女围观他们的鸡吵鹅斗。
时不时的,还要让子女下场,逼他们战队,让他们当裁判,将自己的恩怨散布到子女身上。
最后一家人全都被毁掉了,爹妈不像爹妈,子女不像子女。
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律各打五十大板,谁耐烦给他们一对几十岁的成年人断案子,谁辜负谁更多一点,谁在这段关系中犯错更多一点,根本是一团乱麻。
这么说或许显得有点铁石心肠,但相信我,在一个混乱的破碎的关系错位的不幸福家庭中,唯有铁石心肠才能全身而退。
从这样的家庭中能逃出一个是一个,不要跟着一起沉没。
我知道你很同情你母亲的遭遇,在你内心的潜意识当中,认为是自己和弟弟拖累了你母亲的人生。
如果你是一个男孩,你母亲便不会被重男轻女的公婆“迫害”;
如果不是你出了车祸,你母亲也不会因为回来照顾你而继续被你父亲打;
如果不是你弟弟还没结婚,你母亲也不会为了保持一个“完整家庭”而继续勉强和你父亲生活在一起。
所以在你的痛苦中还有一份愧疚,你觉得你对你母亲的不幸负有连带责任。
这就是女儿的困境,母女之间的情感联络纽带更为紧密,你非常容易过度共情母亲的艰难。
诚然,你母亲身上呈现了非常典型的底层女性的特征,生活磨光了她的温柔和耐心,面对婚姻的压榨和伴侣的粗暴,她也会猛烈反抗,却因为无知,用错了方法。
你可以帮助她一时,甚至可以强行从她从婚姻中拽出来,但你无法进入她的生命中,代替她在每一个重要时刻做出每一个正确的选择。
你改变不了她说话的方式,处理痛苦的手段,回应他人需求的态度。
她仍是她,习惯性地推卸责任,经常性地无知莽撞,更糟糕的是,她会用对待你父亲的方式对待你,她制造不幸福的对象会从你父亲转到你。
站在你的角度,我觉得不如让她和你父亲继续生活下去,这样最起码能保全你。
一旦做子女的生出了想要代替父母做主,强行按照自己的理解将两个人分出“受害者”与“加害者”的想法,那么,毫无例外,子女的人生也会被拖进泥潭。
你扪心自问,如果你是男人,你会喜欢和你母亲这样的女人生活一辈子吗?
我想,你的答案是不喜欢。
这便是我给你的第二个忠告:
不要把别人不幸福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哪怕他们是你的父母。
人不是机器,不能由你重新植入一个程序,便可以重头再来,有的人废了就是废了,有的人自己不能自救,谁都救不了他。
即使是一个神医,也会有不得不放弃的病人。
前几天王濛谈论自己母亲张晓霞冲上热搜,我看了王濛的全部发言,非常感动。
王濛之所以变得如此强大,是因为她很小就见到母亲因为她是个女孩而受欺负,她不服气,一定要干出男孩都不能干出的事情来。

这个选择拯救了她自己,让她一路从“从七台河冰封的冬天开始,滑到了温哥华”,无限掌控了自己的命运。

曾经重男轻女的父亲和爷爷,因为她的奥运冠军属性重视她,为她骄傲,将她写进了族谱。
这个选择也改变了张晓霞,因为有一个奥运冠军的女儿,她在家庭中提高了地位。丈夫再想对她对手的时候,王濛会护着她,站出来抓住男人的手。

王濛已经具有让她妈妈跟随自己生活的绝对经济实力,但张晓霞拒绝离婚,她说我还想和他过。
张晓霞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认命的心理,“她有一套自己的行为逻辑体系”,坚信男人也有对他好的时候,所有的婚姻都是这么过的。

张晓霞曾经在众人的一片反对声中支持王濛的滑冰事业,她托举了女儿的人生,却选择将自己的人生隐入尘烟隐入黑暗。
王濛没有强行干预妈妈的决定,而是试图理解她:
“她选择窝囊和忍受才给了我横冲直撞的勇气,她献祭了她的自我最终才成全了我的自我”。

这看似是一个最理想的结果,但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有这样一个拒绝被拯救的母亲,王濛真的没有受到负面影响吗?
还是有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濛已经被摧毁了,现在的王濛是在被摧毁的废墟上重建的,一个更强大更渴望渴望自我证明的灵魂。
强大是因为不甘心做弱者,被可怕的现实的无情的命运追击着,不得不奔跑,不得不抵抗,不得不还击。
如果有选择,谁不想活的柔软、松弛、温暖,她只是在最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活成了最好的样子。
贾玲在纪念母亲“李焕英”的电影中,含蓄地表达了一个观念,“为了我母亲能幸福,我宁可不出生”。
这种动人情感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对父亲的微妙谴责,“李焕英”的一生过的这么苦,难道不是她的丈夫有所失职吗?
女儿并没有义务,也无法为母亲的不幸福负责,应该负责是她的丈夫,以及她自己。
让女儿背上如此沉重的情感包袱,让两代女性之间建立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链接,这是女性反抗父权压迫的主动联盟,但这种方式也消解和回避了男人的问题。
在中国,几乎每个做女儿的,都有自己的“李焕英”,每个“李焕英”也都有自己的不同处境。
我们共情“李焕英”的不幸,但拯救她们的前提,是先拯救自己。
要活的强大,要有自立的资本,要成为你母亲的骄傲。
在母亲生病的时候你掏的出医药费,在母亲投奔你的时候你能有一个地方容留她,在母亲想要回到你父亲身边的时候你让她有钱坐飞机,而不是在绿皮火车上晃悠一整晚。
也不过是如此了,你不介入她的生活,你不干涉她的选择,但让她知道你是她最后的靠山,
这就是你唯一能为她做的:尽可能跳脱出家庭的影响,成为一个强大的女儿,将这份痛苦的遗产用一种更有价值的方式去继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好,李焕英》虐哭上亿人:尽早尽孝,千万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致敬《你好,李焕英》:妈,你变“丑”了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你好,李焕英》:假如时光倒退20年,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李焕英”为什么打动人心?
情感随笔||李焕英,不要再成为我们这一代母(父)亲的代名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