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力论

内力论

 

如果说,潜能、内动力等字眼在二十年前尚是人类认识自我的一种描述的话,在我的印象中,近十年来,类似字眼已经被很多有识之士不断地引申到教育领域,随之诞生的很多教育方法,都意图印证人类心中的一个梦想:在有限的生命时段里,无论个体还是群体,都可能创造出非凡的价值。

但人类对潜能和内动力的认识,早在洪荒年代,已有痕迹。古希腊崇尚竞技,在此过程中,人们发现了普通生命体中蕴藏着不普通的东西,现在人称之为“能量”,这大约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意识根源;中国人说的人定胜天,以及很多神话故事中,都描绘了某种超常的可能,即,人类克服自身局限,从而造就出新价值的可能——这类价值一旦出现,就会被当做神话一样宣扬,人们热爱这类神话,它赐予人们希望。

古代中国不是用能量这类字眼来描述人们体内、心中暗藏的那些蠢蠢欲动的东西,尽管佛家常常把此概括成欲望的一部分,然而相反的事实是,巨大的文明成果,皆因欲望而来。近代科学家认定,物质只是能量存在的一种形式,那么也就是说,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存在。易经系辞中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中国人描绘一个人的话,常常用精气神三个字去认识,如果一个人没有“精气神”,那么这个人——或者说,这种能量就显得不足,它的信息将会改变,其存在的态势也会随之改变。简单地理解就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人,能量会越来越显得充足,一个阴郁愁苦的人,能量会越来越减弱。

能量——或者叫潜能,或者叫内动力的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案例都在证明,很多人也都在向往。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一事实本身,而是想说明它存在的形态和演绎的过程。

一、内动力的形成

一个脱离母体的婴儿总要被拍打一下,哭出声来,人们才相信它已经独立了。而此前,它并不是依靠自身的系统运作,来完成生命的正常存在。而哭那一声,就意味着它获取能量的方式已经得到改变,它可以汲取能量来让自己存在,而非一味地依靠母体的赐予。

从教育的角度讲,道理亦然。星云法师说教育的时候,谈了四个字,替、教、陪、让——他说,孩子刚生下来,如果你不替他做一些事情,它是活不下去的。是的,尽管它获取能量的方式已经得到根本性的变化,然而是不完整的,这种完整性,除了依靠继续供给一些能量来完成,还需要不断地教育。

个体生命的成长,都必须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另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群体或者集体,是否有生命?我想,有出生,有成长,有死亡的东西,就是由生命的东西。个体是,集体也是。譬如家庭,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两性的结合会形成一个家庭,它就是生命;离婚了,家庭死亡了,这个生命就不存在了——同性也可以组成家庭,道理也是这样,除了生育后代这一生物功能不存在,其他功能都是存在的。

一个企业,从申请注册到稳固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和个体是大同小异的。企业生成,总要借助外力,注入资金,有相应的业务并且产生利润,企业会招聘一些员工,包括设计了种种企业制度,无非是通过某种形式的保障,让这个机体健康地运转下去,并最终脱离依赖母体的单一能量获取形式——也就是说,不再注入资金了,这个企业就和一个脱离母体的婴儿一样,呱呱落地了。在完成这一目标之前,我们都不能说它是独立存在的。甚至说,它呱呱落地的时候,也不能说它已经成熟了。一个婴儿就算出生,获取能量的根本方式已经变化的情况下,母体还必须提供一定的帮助,直到它自身能够完整地获取能量。企业的存在也是如此,开始总是亏损。一个人的成长,在我们传统观念里,直到成家立业,他才算完成了自身的独立存在。在古代失少需要十多年,现代社会需要的时间更长。好比一个饭馆,十年前一年大约可以收回投资,而现在,没有两年准备,则几乎是不可能的。各行各业的集体生命存在,都在被这一规则所限制和规定,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西红柿用催红剂喷一喷,看上去熟了,实际上是生的,不好吃;猪用添加剂养快了,看上去长得很快,肉不好;国家想靠大跃进实现共产主义,我们都明白,那是一场灾难。也就是说,内动力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些过程,必须遵循相应的法则。

内动力的形成,总有几个层级和步骤,综合个体与集体,它的特点会表现为:

1、独立性。

婴儿不再通过脐带在母体中吸收能量,才可能形成一个健康的、完整的婴儿。而且,自然赋予它的特质就是,只能吸收十个月,吸收时间不够那叫早产,吸收过头了,吸收了两年——这恐怕早已经变成死胎。企业存在在超过了一定时限,还需要依靠投资来获取发展,就会带来问题,很显然,这样的企业没有足够的内动力。

人也是这样,教育之所以演变成一个大问题,从根本上说,教育不能帮助人建立和开发足以让其独立的内动力系统。很多人从大学毕业领工资开始,依然在依靠父母——似乎还是出在婴儿期,需要脐带才能存活。我相信会有很多观点提供相反的证据,说现在生活成本高呀,根本没办法,类似的藉口在每个人身上找一万个够找不完。然而事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生物脐带尽管不需要了,然而生活脐带还堂而皇之地存在着。

一个不能割断生物脐带的生命是不独立的,其内动力系统永远无法建立起来;同样,一个不能割断生活脐带的生命也是不独立的,其内动力系统也永远无法建立。

2、延续性。

不会有一个孩子从割断生物脐带那一刻开始,就开始行走大地;不会有一个组织从投资的一瞬间开始,就傲立于世;不会有一个国家从有了国号开始,就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延续性,指的就是内动力系统的建立,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人需要替、教、陪、让。组织也需要类似的过程,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内训,道理很简单,内部资源都没有盘活的情况下,你别指望它去和别的企业竞争了。对人来说,替、教、陪三个字所说的,是必须给其提供基本的生活训练,让他由此获得独立的能力。而“让”字,则说的是这种基本训练已经完成了框架,现在需要初步的实战了。

对过程没有足够重视的生命体,其成长都会表现出一些问题。电影《香水》描述了一个几乎无人照顾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他的生命是有缺陷的,尽管他有另一种极致,然而他给周遭带来的是毁灭,而非建设。

3、时限性

时限性很容易理解,无论个体还是集体,总是要出生、发展和消亡。一个企业,在既定规模的情况,不可能连续投资数十年的,就算这种企业存在,它是不成熟的;一个人,在既定条件下,不可能总依赖母体滋润,除非他是痴呆。在既定时限内,如果不能完成独立从外界汲取能量的任务,不能依靠自身循环系统发挥作用而证明自身存在,并进而创造价值,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都必然带来很大的问题。

4、成本

个体和集体内动力系统的建立,只有成本限制的。一个普通家庭不可能提供超出能力的物质条件去满足孩子的成长,如果强行做了,我们常常发现这孩子是溺爱大的;一个企业也不可能要求超出自身规模的人力和财力,让自己勉强存在,它一旦出现裂缝,常常都是毁灭性的。

上述的四点,仅仅是一种生命内动力形成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如果说物质是能量存在的一种方式,具备上述四个特点的生命体,仅仅完成的是自身的存在,而非创造出新价值。新价值的部分,是超出常规的部分,而非常规之内的部分,我们常常说的潜能,事实上指的是在完成上述四个特点的建立后,能够利他的那部分,而这四个特点,并非利他,仅仅是利己。

所以我想说的内动力,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利己性的,也就是说,必须完成上述四个基本系统的建立,自身才能存在,所谓潜能,是潜伏着的能量,看不见的那部分能量。无论个人还是组织,要建立内动力系统,必须首先建立基本的四个系统,也就是说,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一定的成本,通过连续训练(实战),完成自身独立的过程。这一过程完成了,内动力的基本系统才算完成了。

第二个层次是利他性,完成第一个基本层级,才可能谈及第二个层级。一个人连自己都养不活,就谈不上孝顺父母、成就儿女;一个企业连自身都养不活,就谈不上回报社会——德鲁克对新企业有一个定义,意思说企业必须有社会责任感,这当然是对的,但他谈的是第二个层级,事实上,很多企业上在前面四个泥潭中深陷不出。

二、内力的表现

如上所言,无论个人还是集体,内动力系统的建立需要两个过程,第一个是基本过程,即,完成自身存在的过程;第二个是创造的过程。第一个过程的最大特点是利己性,它需要基本的成本、一定的方式方法、必要的成本花费这些手段,完成基本独立;第二个过程的最大特点是利他,这意味着,它开始创造了,人类的伦理文明赋予这一行为以意义,它开始肩负责任,不再回避;它开始全力承担,不再拖累。

婴儿生命内动力的形成是有相应表现的,它饿的时候会哭喊,人们会明白它需要外界给予它一些能量了;家庭内动力的形成是有相应表现的,它以和谐互敬著称,它若哭喊,则常常意味着内动力尚未形成;有内力的人有种种表现,但绝不会是仅仅被动接纳而不会主动创造的那种;有内力的组织有种种表现,但绝不会是内部乱成一团,总需要外界帮助才能勉强维持下去的那种。

一个还未绽放的花蕾若被狂风吹落,那是一种死亡;而另一种,则会借助风力,完成雌雄蕊的交合而形成种子——内力系统的建立,自然之道是其所依据的根本之道。

内力系统的形成,在不同层级有不同的表现,但不同层级的表现,都超不出从利己到利他的两个过程,但这两个过程对不同的生命体来说,其表现又不同。

从根本上讲,在第一个过程中,它的主要表现是,它对外界能量的摄取是被动的。学生不能随意选择自己阅读的课本,孩子不能随意选择自己想吃的东西,这一过程有相应的法则。之所以显示出被动的特性,全然因为它尚无独立摄取能量的能力。法则的目标,则是帮助其建立这种能力。所以,这个过程看上去,利己性是很突出的。

第二个过程,即,利他性的过程,对外界能量的摄取则是主动的,它明白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它懂得吸纳什么,拒绝什么——它已经熟练运用些许法则,并因自身的存在而给集体带来意义。学生长大成了老师,他也会明白,学生的成长需要呵护和激发;孩子长大成了父亲,他也会明白该如何带领下一代。

内力就像芝麻中的油一样,不通过挤压,油是渗不出来的。品质就是这种东西,对教育来说,最大的口号莫过于积累成功品质,然而品质不同一定法则去规范,品质是无法定型的。

内动力系统的建立,所需最大的一个挤压器就是——自律。凡是想建立起独立运转的内动力系统的人和组织,自律二字都是不可缺少的,尽管它不是充分条件,却是最基本的条件,是必要条件。一个不能自律的人,内动力系统就谈不上建立;一个不能自律的组织,永远也不可能自行运转。

内动力系统建立,所需要的关键催化剂是——专注,潜能是否能被激发,专注力是最为关键的催化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米开朗基罗:舍尽而后生
临产须知
动力电池行业:还需翻过技术和安全两座大山【钜大锂电】
孕妇注意:胎儿脐带绕颈怎么办
庆峰每日一招:犊牛假死常见原因那些?
胎儿出生后多长时间断脐带,30秒,还是2分钟?为什么一定要给婴儿晚断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