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服的衣襟,为什么向右掩?孔子曾经说过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句话真是百听不厌,在诸多古籍注解中,古人是以服饰华美为华,而华夏指的是西周时期的诸国国民,汉朝以前对汉民族先民的称谓,现在亦可代指汉民族。凤凰总代

近年来,汉服复兴的热潮越来越热,首先要感谢那些为汉服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虽然也有不同的声音,但这项文化仍旧在平稳的发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穿着汉服出门,把古老优美的汉民族服饰带向了全世界。

但许多人了解汉服的时候,会进入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影视剧中的“古装”就是汉服,但许多古装并不能和汉服相提并论,大多是在汉服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的设计和特色,最大的区别就是汉服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不会像古装那样变来变去,但两者同样有共同点,那就是交领右衽。

“交领”指的是领口相交,呈现“y”状,而右衽指的是衣襟向右边掩,众所周知,和服和韩服都是从汉服演变而来,尽管整体看起来有些差别,但同样能一眼看出相同之处,都有交领右衽的特色。

为什么汉服一定要右衽?孔子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管仲辅佐齐桓公抵御入侵,那么我们现在都是披发左衽了。

除了表面的意思之外,这句话其实还透露着一个信息,右衽代表着中原,但汉服诞生之初,谁也没有约定好谁是左衽,谁是右衽,因此右衽的原因还得追溯到之前。

仔细观察汉服便会发现,汉服是靠衣带固定的,没有扣子更没有拉链,从历史上看,人类任何生活习惯已经和生活习惯相关的东西,都是根据人类的需要,有时候会面临选择,但总会选择顺手方便的一方。

就拿汉服来说,到底带子系在左边方便还是右边方便,我们不妨想象一下,相信大多数人会觉得右边比较顺手。而中原是农耕文明,左衽的话右边的身体会绷紧,不利于劳作,因此汉服的右衽是因为人们生活的选择。

而上古时期,中原人崇尚右,所以习惯右衽,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右衽已经成为中原人衣着最显著的特征,甚至成为了一种象征,在尊王攘夷的儒家思想上,“左衽”甚至被视为华夏文明沦落的标志,许多古代的亡国诗人都会借此发挥。

笔者曾听一位外国教授分析中国,他说中国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同,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和西方的民族国家完全不同,而中国的基础文化,是建立在道家思想的基础上,道家讲究天人合一,有很强的包容性,从上到下都是亲如一家,正是如此,中华文明才会绵延不息,创建“万邦来朝”的局面。

因此中国的现在的强大不应该叫崛起,而应该叫“复兴”,汉服不应该在这场复兴中被埋没,事实上,任何一种民族服饰,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值得被继承,值得被尊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古人对汉服“右衽”如此看重?孔子给过定性,陆游诗句也表明
右衽:汉服的象征符号,既是服饰的形制特色也体现服饰的文化内涵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从《论语·宪问》看汉服衣襟的左右衽之分
中华文明中的文化包容和文化认同迫使佛教变成了禅宗
中国为什么需要复兴汉服?
左衽?右衽?你暴露的正是对服饰史的蛮横无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