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亲子共读N年,娃为什么完全不想认字、也不想自己读?可能是差了这一点没做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发了个CC自主阅读的视频,引发出不少“苦恼案件”,比如这位妈妈的留言:
有类似疑问的妈妈不在少数:
我们一直坚持阅读,绝对比同龄孩子读的只多不少,可就是不肯自己认字读书,这是怎么回事?
都说保证了阅读量就可以静待花开,什么识字、自主阅读都是顺其自然的事,可我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啊?CC是怎么读的啊,给传授点方法呀!
关于自主阅读这件事,我一直比较佛系。认为只要坚持阅读和有针对性的识字,自己读书那都是早晚的事。
我也曾放过豪言,给CC亲子共读到3年级又何妨,结果生完老二太打脸,CC现阶段的阅读都是小长篇,一本读下来半个小时了,老母亲不管是嗓子还是精力都受限。所以,自主阅读临门这一脚,最终还是提前帮她踹开了。
我以为这会是件特别困难的事,没想过真正操作起来,比想象中竟然容易很多。
尝试第一本自主阅读时,我给CC录过一段磕磕巴巴的小视频,这是一本书我讲过3遍之后,她自己读的样子:
▼很长、很慢,时间紧张的可以看一小段
'} -->
我很意外她能顺利读下来,大部分重复词汇,连蒙带猜可以读下来,一些不那么高频的会磕巴。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对于有阅读基础,但还不能实现自主阅读的孩子,该如何帮他们呢?
一、选择合适的书选择合适的书很重要,如果孩子已经4、5岁了你还在给他看主看2、3岁的图画书,那就是在扯娃后腿了!
按年龄的话,孩子的阅读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0-4岁左右,以图画书为主的亲子阅读;第二阶段是5-8岁左右,以桥梁书为主的由亲子阅读向自主阅读的过渡;第三阶段是8岁以上,纯文字为主的独立阅读。当然这届孩子早已经超越这个标准,4、5岁能自主阅读的也很多了。
所以,如果想要孩子顺利实现自主阅读,可以在合适的年龄段引入桥梁书。桥梁书主要有这么几个特征:
图文的比例在1:1或者1:2,图不再是主角而是文字的补充;
文字浅显易懂,句型简短简单,生字难词不多但也有;
故事长度适中,主题不深奥,内容贴近生活、有趣,符合该年龄段认知。
具体给大家推荐两类桥梁书。一类是有指向性功能的识字桥梁书。识字和阅读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字应该放在词、句、段、篇中去识。同样,阅读呢,也要有意识地去识字,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自主阅读。
尤其是对于自主阅读初期的孩子而言,识字量还不够大,字、词、句的使用也不够熟练。有指向性功能的识字桥梁书将会帮助孩子很好过渡。视频中CC读的就是这类书。
除了具备桥梁书的共同特点外,还会具有高频字、高频词,句型反复应用等。
有简单点的:
也有略难点的:
CC读这类书时,基本我和她一起读3、4遍她就可以自主读了,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她视频里读的是《苍蝇小子》,类似的还有《皮特猫》:
《青蛙与蟾蜍》:
《黄色小水桶》:
《企鹅机动队》:
等等……都属于比较简单的初级桥梁书。另一类是内容足够有吸引力,让孩子愿意读下去的书。内容是桥梁书的重要指标,这里说的“有吸引力”更侧重故事情节。最好选这样的书:
1、寻找答案、破案悬疑。
比如《神奇校车》《名侦探柯南》这类,别说小孩了,就是大人都会看到无法自拔,奔着这种感觉找肯定错不了。
2、冲突激烈、环环相扣。
比如卡梅拉家族神奇的历险故事,他们敢于幻想,更敢于去尝试别人不敢想的事情,其中的情节都非常“吊”孩子的胃口。
3、情节巧妙、代入感强。
比如《如果你有动物的尾巴》《晴天有时会下猪》这类。
情节经常让人觉得意外,而孩子们又会觉得主人公是或者像自己,所以会非常想知道“我会怎么样呢”?
当然了,其他书不是不好,也不是不能选,而是不像这几类更适合自主阅读的过渡。同时,阅读的书目也要根据孩子的识字水平来进行调整,而且读的过程也要有方法,后边我们会具体说。
二、引入指读指读一直是比较有争议的一种亲子阅读方法。有的人说,这样能够集中孩子注意力,帮助他们识字。有的人则说,这样完全是在破坏孩子的阅读,影响对图的理解以及发挥想象力。
其实都很片面,正确的阅读方式,就是需要来点“指读”,但指谁,不同年龄可就大不同了。
1、绘本启蒙期读图。
但凡给娃读过绘本的都知道,刚接触绘本时,超负荷的信息量会让娃很蒙圈,根本不知道该看哪,更不知道你在讲哪。比如现在我给DD讲母鸡萝丝去散步。
他连鸡跟狐狸都不认识,我不指他不全看个寂寞?
所以前几遍讲解我都会先给他“指读”。讲到哪里,就用手指指读图片,让娃的眼睛随着我们的手指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娃是真的在看,才能保证他在跟着你的思路走。
不光能帮DD理解和记忆绘本内容,还能帮他引入察觉和注意,更深一层地培养了他的观察力。
这种方式可以最大化的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之前我们也说过,孩子的注意力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识注意一种是无意识注意,如果想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我们需要做的是不破坏无意识注意,在有意识注意上下功夫。
指读可以让孩子集中注意在我们的手指和内容上,这样做不仅能够影响孩子,还会和孩子一起形成“共同关注”。而当孩子和父母的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事物上时,孩子的专注力会明显提高。所以,在孩子刚进入绘本大门的头两年,还摸不清门道的时候,可以指读图片,帮他引入察觉和注意,混成“老油条”之后,或者读了几遍对书的内容很熟悉,基本不靠你引导也能图文对应就可以不用指读了。
2、识字敏感期读字。
识字启蒙阶段,指读的效果简直立竿见影,国外Evans和Saint-Aubin’s 的论文《What Children Are Looking at During Shared Storybook Reading: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 Monitoring》中提出: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如果父母没有具体指向文字,那么,无论读多少,都很难促进孩子认字,更谈不上对增大孩子的识字量。
非常简单,就好像你一直跟孩子说苹果、苹果、苹果,而从不引导他看苹果两个字怎么写,他就永远不会知道“苹果”二字就是苹果。虽然指读的操作很简单,但我还是要啰嗦几句注意事项。
不要上来就着急读,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先看图画理解书中的情节和内容,也可以先给他讲图,然后再逐渐转移到指文字上。
语速不要过快,也不要一直强调“我在给你读,你怎么不听/不看?”,如果孩子中途中断去看图,或者提问一些不懂的,那么返回第一步,先满足他对图和内容的理解。
不要为了认字而认字,一味地强调这个怎么读那个怎么念又是什么意思,只会削弱孩子对识字和阅读的兴趣。指读的主要目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引起孩子对文字的注意,如果因此破坏了孩子对图画、故事内容、情节等的好奇心,那就本末倒置了。
看CC的视频应该可以看出来她好些处读错的地方,但不必要的我都没纠正,孩子早晚能认识,不用因为纠个别字的对错打断她的思路和激情。
三、目的性更强的强化训练
如果你比较佛系,那么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在日常的亲子阅读中加入上述这些操作就可以了,日积月累中,孩子就能认识很多字,读很多书。如果你比较着急,想让孩子更快的实现自主阅读,比如我吧,目前就这心理。
C爸下乡,我一人带俩娃,CC的阅读量又很大,晚上哄睡小的照顾大的,光等着我读给她听,真的很耽误她。所以这段时间,我们就在进行一个小小的强化训练,目的性比较强,就是为了实现自主阅读。
这个阶段我们减少了阅读数量,把一部分时间放在了实现自主阅读上。但是,这个前提一定是孩子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且本身对文字感兴趣了。
要操作,因为没有阅读基础,这就相当于是拔苗助长,如果已经到了自主阅读的阶段,比如5岁之后,但阅读量不大的话,建议先操作前两条和保证识字量。
说到底,自主阅读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成长过程中必然学会的技能点,或早或晚,哪个娃都能最终实现,不需要过分追求,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如果有时间有精力,多共读两年,没什么不好!因为一旦娃会读了,可能就真没你啥事儿了。
-2'}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亲子阅读100问 | 什么是桥梁书?
孩子都上小学了却还在读绘本,是不是落后了?
如何帮助孩子从亲子阅读过渡到真正的自主阅读
幼小衔接必读的30本书(含童话、科普、诗集、哲学、图画书、民间故事...)
桥梁书
【萌娃记】我们为什么要记录孩子的阅读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