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上半句是什么?被司马光称赞奇绝无对

“天若有情天亦老”,很多人知道这句话估计是从毛主席的那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知晓的,关于这句话毛主席接了非常经典的下半句“人间正道是沧桑”,也因此成为了人人知晓的名句,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这句话的原创作者并非毛主席而是另有其人,毛主席只是在先人的基础上借用一下,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次发挥,才有了今天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而这首诗全诗是这样的: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原创作者是谁?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原创作者并非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而是出自毛主席比较喜欢的一位唐朝诗人李贺之手,李贺出生于公元791年,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与李商隐、李白并称为“三李”,而这“三李”也是毛主席最喜欢的唐朝三位诗人,李贺的诗经常用神话传说来借古寓今、借古讽今,想象奇特而丰富,常被称为“鬼才”“诗鬼”,有“诗鬼”之称。而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就是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天若有情天亦老”原创中上半句是什么?

在原创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不是作为上半句而存在而是作为下半句而存在的,那么他的上半句是什么呢?在原创《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上半句是“衰兰送客咸阳道”,而这整首诗是: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刚刚说过了李贺的诗一般都是想象非常奇特,而这首诗更是如此,整首诗词句奇峭、变幻多姿,想象非常奇特,更是被司马光称赞为奇绝无对之句。

关于“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经典的诗句除了毛主席引用并加以更改之外,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曾引用这句名句,比如元好问、欧阳修、石曼卿等人,在这些人中以石曼卿接的最为经典,石曼卿接的是“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对的不可谓不经典,是自李贺以来对的最为巧妙的一联。当然欧阳修、元好问等人对的也是非常精彩。

小编觉得李贺不愧是个天才,百年不遇的天才,他的在选词造句方面不落窠臼,这大概和李贺早年深受韩愈、古乐府、楚辞、李杜等影响有关,当然这也离不开李贺自己的才能和独特风格。

“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果将此联作为上联或下联,那么大家要怎么去对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鬼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竟没人接上,宋朝才现下半句
诗鬼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上,宋朝才现下半句
唐朝诗人李贺在妻子去世后,悲痛之下写出千古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没想到这半句诗
李贺曾写“天若有情天亦老”,无人能接,两百年后才出现下半句!
诗鬼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能接上,宋朝才有下半句
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敢接,200年后才出现后半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