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为什么会有顿悟的感觉?无论何种领悟都是认知,论认知的整体性
userphoto

2023.06.29 安徽

关注

人为什么会拥有顿悟的感觉?无论何种领悟、觉悟都是一种认知,本文就来说一说人类思想认知的整体性特点。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就是一种全面的两分法,它是一种全面思维,也叫整体思维。

万事万物有阴就有阳,万事万物负阴而抱阳。

如果把人类自身也进行阴阳划分,那么,人的思想认知就是阴;人的行动、行为就是阳。

这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也就是阴阳合一。

知,是思想认知;行,是行为、行动。

  

什么是知?什么是认知?

不仅人类主动的思索、思考、学习、钻研属于认知,人的一切本能、反应、感知、感受和领悟、顿悟、觉悟、感悟等也都属于人的认知。

它们有的属于主动认知;有的属于被动认知。

有的认知清晰;有的认知模糊。甚至有的认知若存若亡。

学习同一个知识,有的人一遍就能学会,这就叫主动认知;有的人十遍还学不会,这就叫被动认知。

对于同样的知识领域,有的人能够驾轻就熟、信手拈来;有的人却惆怅满肚、百思不得其解。其根源就在于:有的人看到了整体,有的人却只是看到了一些局部。

人的认知,由模糊突然转变为清晰,这就叫做顿悟。假如你的认知是渐渐清晰起来的,就不会有顿悟的感觉。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实,所谓顿悟,本质上就是人的认知,由局部认知跃升为整体认知

什么是整体认知?什么是局部认知?

无论人的认知有多么广大,它都是由一个个整体认知与一个个局部认知组合而成的。

世间有无数个“整体”,也有无数个“局部”。“整体”可以无限大,也可以无限小。

一个原子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分子也是一个整体;一双筷子是一个整体,一把椅子也是一个整体;一支铅笔是一个整体,一架飞机也是一个整体。一只猴子是一个整体,一条蛇也是一个整体。

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既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存在,也属于一个更大整体的局部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之始,便是那个最大的整体;万物之母,便是那个最大的局部。

所以,无,可以代表整体;有,可以代表局部。

所谓认知,就是人类对万事万物的一切认识与感应,或者反应

既然万事万物都拥有整体和局部,那么人的认知当然也应该分为:整体认知和局部认知。

人类思想认知的特性,自然也应该拥有:整体性和局部性。

这就叫做人类认知的整体性。

人为什么会有顿悟的感觉?

因为,人的认知,由局部瞬间跃升到了更大的整体,站在认知的更高处,从全局的角度自然可以做到高屋建瓴,其认知也自然由模糊变得清晰。

倘若没有看到整体,你只是第一次获取了局部的知识,你只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不会形成顿悟。

人类的一切成果,都是整体认知塑造出来的。局部,是基础积累;整体,才是蜕变跃升

  整体认知有那么重要吗?当然有。只是在人类的认知的过程中,人们并不去区分:什么是整体,什么是局部。

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圣人、伟人、贤人、仁人智士、凡人、坏人、蠢人、聪明人、奴才的区别?

其实,本质上就是心不同、思想认知不同。

普通人大多只能看到局部,而没有机会看到整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看到大山的真实面貌,只困在山中可做不到。

大象无形,很多整体都是无形的,尤其是在工业化时代。比如地球,即使是一城一地,倘若不绘制地图,人们都很难认清其整体形状与面貌。

生产一辆汽车,运转一个行业,运作一个项目,其“整体”都是无形的,都不是普通人可以轻易窥探到的。

  看不清整体,成功就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必然会多走很多弯路,甚至失败。

学习的整体是什么?家庭的整体是什么?人生的整体是什么?认知的整体又是什么?经济的整体是什么?社会的整体是什么?国家的整体是什么?民族的整体是什么?人类的整体又是什么?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整体,也有其局部。掌握整体,便可高屋建瓴、信手拈来。

伟大的人物,都是一些把握住整体的人,尤其是在其所从事的领域中。

把握整体,就是认识到整体。不管是主动认识到、还是被动认识到。或者说:人类的思想认知具有整体性,人才能认识整体、把握整体

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吸收知识、获取知识,最终还为了运用知识。

吸收知识,是学;运用知识,是思。

所以,孔子才会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行为、行动,是“思”的延续。人类思考之后才会行动。或者说,思考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行动。人最终都会按照自己所思想的去做。

所以,学习的整体是学和思,而不仅仅是吸收知识、获取知识

  人类为什么都有“好为人师”的习惯?

因为,孔子说:教学相长。学习的整体是学和思,也就是吸收知识和运用知识。

学习,是吸收知识;好为人师,却是在运用知识。

把“好为人师”做好了,就有可能从“学习”的局部跃升到整体。所以孔子才会说教学相长。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整体,认识不到整体,就很容易身陷局中、不得解脱。

家庭的整体是团结和斗争;人生的整体是肉体和灵魂,或者说是生老病死、贫富荣辱;

认知的整体是整体加局部,或者全面加片面,有加无,正加反,战略加战术;

经济的整体是人力、物力加财力;社会的整体是工农兵学商;国家的整体是政府和人民;民族的整体是古往今来加未来;

  人类的整体是生或者死,和或者斗。

可惜人们大多都身在局中,就只能看到局部、难得全貌。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类有思想、能思考、能认知,而人类的思想认知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这就叫作认知的整体性。

不管是什么人,倘若不知整体、不懂全局,就只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常言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非懂全局者不可为也。

全局观,既是整体观,也是全面观。

观,也是认知。所以世间有道观,也有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所谓道观,就是提倡以“道”观行世界的场所。人们大多只习惯于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却不明白“观”也是人的一种认知。

  只要是思想认知,就自然会拥有整体性、局部性、偏移性等特点。只要是认知,就必定跳不出思想认知的八大层次

由局部认知向整体认知的突然跃升,必然伴随着顿悟的感觉。

整体与局部的价值与意义,用老子话说就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代表整体;有,代表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为什么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认知转向与认知的终极转向(1045字)
论知行合一
2009:茶纲 (一) (2013-08-09)
语言的哲学内涵与课程思政意蕴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