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心共有十层:魂三层、魄七层,十层之外便是生物本能
userphoto

2023.08.16 安徽

关注

人皆有心,人心共有十层:魂三层、魄七层,十层之外便是本能。

人皆有心,人亦皆有魂。人的灵魂分为魂和魄,也叫魂魄,进而有三魂七魄之分。

也就是说:人的灵魂共分为十层,魂三层、魄七层。

三魂七魄,不是相互割裂的、毫不相干的、互相组合起来的十种功能或物质。而是一体多面,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就叫做心,也叫做精神。

魂即是心。魄是心灵的外延,也可以属于心。人心自然也会有十层之多。

三魂七魄不是各自分开的十个虚拟的小人人,而是十个一层套一层的同心圆。

第一层天魂,也可以叫它天心或天魂心,只有它才可以包容天道;人若想得窥天道,就需要修持此心。

天心有灵,可感应天地万物,故而也叫心灵。心灵可大可小,可明察秋毫、也可广大如天地

第二层地魂,它可以包容地道。

人为什么要修身养德、积阴德?就是为了与地道包容万物的特性相合

所谓大地之道,就是指大地共生共荣、包容万物、畜养万物的特性。

道生之、德畜之。天道(有常)生养万物,地道(有德)畜养万物。

天有其性、地有其性、人也有其性。人类生长于天地之间,人性自然只能模仿天地之性而动,所以人性即是天性。

天地之性就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所以人性如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性如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所以地道有容、有德,地魂心可包容之。

大地有其性,人类之地魂心可包容之,所以地魂心,也叫地魂心性。人之心性就是人性,人性追随天性。

第三层人魂,也叫人心,它可以包容人道七情六欲。

人魂一道就在于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的一生谁都避免不了因喜误事、因怒误事、因忧误事、因悲误事、因恐误事。

正所谓: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之过错,基本都是人魂之心的过错。

人魂是人类七情六欲的掌控者,倘若自己不能掌控自己的人魂,其反过来也必将被七情六欲所左右和影响。

心是人类精神意志的总称。人心共有十层,天地人三魂,便是人心的最内侧的三层。

天地人三魂对应天地人三道,天道有灵、地道有性、人道有情。

天魂心灵、地魂心性、人魂心情。天魂心处在最内层,极易被外层的心性、心情所蒙蔽和影响。

第四层道魄心。魄,气也、念也。所谓魄,其实就是人的思想、头脑、认知等。

人的思想千差万别,人的认知五花八门,每一个人根据自己一生的阅历与见识,都会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认知,也就是魄

无论这些思想认知差别有多大,把它们全部归纳起来,也就只有七种,也就是七魄。

人的思想看似天差地别,但是本源都是一样的,都是大同小异,都只是因为差之毫厘,才谬以千里。所以人类的思想才可以归纳为七种。最高级的一层就是对于道的认知,也叫做道魄,也叫有道之人。这是人类精神意志的第四层。

第五层德魄心,就是德,对应地道。

第六层仁魄心,就是仁,对应人道。

第七次义魄心,就是义,它涉及到做人的根本问题。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义都涉及到做人的根本问题。仁,是社会层面的本质问题;义,是个人层面的本质问题。

人心有灵,天道有常。人类的精神就像大道,都拥有包容、生养万物的特性。

人心的前七层,都还保留着包容万物的特性。它们的区别也只是包容的大小范围不同而已。越往上包容性越强,包容的范围越广大。

人心在七层之后,其包容性逐渐转变为辅助地位,人类之心开始以自私自利为主。

第八层礼魄心,就是遵礼,礼法制度、礼仪、礼貌等,只是用于解决人与人之间看得见的现实问题、战术层面问题。

礼貌的外表下往往藏着一颗私心。

第九层智魄心,就是对于个人思想智慧的开发。思想智慧的获得,只与自身有关。无论你拥有多么高的智慧,不等于别人也拥有。

拥有多少智慧,完全是每一个人自己的事,是每一个人的私事。

第十层信魄心,就是信念。

信念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而且信念有好有坏,有为公也有为私。好坏公私只是外在行为。

人内在的信念信心,只是人类心灵极为普通的能力之一。

倘若人心是一个等待开发的微型宇宙,那么第十层的信魄心可能都不足整个人心的百分之一

整个人类心灵的全貌、灵魂的全貌——就是人心十层:魂三层魄七层。十层之外便是几乎所有生命都具备的生物本能。

一层天魂心、二层地魂心、三层人魂心、四层道心、五层德心、六层仁心、七层义心、八层礼心、九层智心、十层信心。最外围就是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

人类之灵魂,魂为体、魄为用。

人的一生,不过就是安魂使魄,而不是惊心动魄。

古人所谓修心养性、明心见性、修身养德,都是为了安魂、安心,以获得天魂之灵感。

倘若不知心为何物?道为何物?想要修心?哪有那么容易!

人心十层,这就是人类精神的全貌。这是一种整体认知。倘若没有这种整体认知,人很难破除关于人类灵魂的层层迷障。这也许就是圣人伟人那么少的根本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文化——梵净山自然生态的灵魂
《阴符经》(360字)句读 文白对照
张道陵诗篇
从《黄帝内经》看传统文化的心和道
神游太虚——妙有分二炁
洹南泛思录之《大学中庸》(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