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里湾--东平湖水利枢纽要地

八里湾--东平湖水利枢纽要地
 
• 张吉勇
 

八里湾位于东平湖老湖南岸,因距大安山八华里,又在古运河河湾处,故名八里湾。近因该地建设南水北调东线八里湾泵站和八里湾船闸,八里湾三个字眼频频出现于网页和报端,名声大噪,这里将要成为三水(江水、黄水、汶水)交汇的重要水利枢纽。

分泄洪、引水和排涝的重要闸口

1958年东平湖水库建设,经1960年试蓄,到1963年水库改为二级运用后,运西堤和旧临黄堤在培修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修复并定名为二级湖堤。该堤西起黄堤围坝段向东,经戴庙、二道坡、八里湾、大安山、越老运河口再经黑虎庙至解河口与湖东围坝段相接,总长26.731公里。为了解决新老湖并用分滞黄、汶洪水及老湖向新湖分洪的问题,将二道坡、刘口(二道坡、刘口是1960年试蓄时老湖向新湖分洪爆破口门)仍作为二级湖堤的临时爆破口门,一直延续至2003年八里湾泄洪闸改建完成后止。

八里湾排灌闸始建于1965年,为了开发京杭运河梁山至济宁段航道,解决航运水源问题,并结合地方灌溉、排涝的需要,山东省交通厅运河航运管理局在东平湖水库二级湖堤现桩号15+175处,修建了八里湾灌排闸。该闸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2孔,设计防洪水位44.5米(大沽高程系,下同),设计引水流量28立方米每秒。

1993-2005年按照黄委黄河务〔19934号文《关于东平湖水库二级湖堤加高方案的意见》逐年进行加高,二级湖堤堤顶由46.0米加高至48.0米,顶宽6米;八里湾灌排闸设计防洪水位已明显达不到现二级湖堤设计防洪标准,已成为二级湖堤的防洪险点;同时,由于黄河河床淤积抬高,受黄河洪水顶托和出湖河道淤积的影响,东平湖老湖北排入黄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防洪要求。为了消除险点,结合老湖洪水南排的需要,2002-2003年经黄委黄规计〔200223号文和山东河务局鲁黄规计〔200363号文批准,确定拆除改建八里湾排灌闸,保留其灌排功能,并增加老湖洪水南排的能力。新闸址在二级湖堤桩号15+086处,设计建筑物等级为Ⅱ级,抗震烈度7级,设计防洪水位老湖侧46.0米,相应新湖水位38.0米,泄洪流量450立方米每秒,灌溉引水流量25立方米每秒,排涝流量18.82立方米每秒;涵闸结构为桩基开敞式,7孔闸门,分设高低孔,配备固定卷扬机式启闭机并建有闸机房(见图1)。八里湾排灌闸的拆除改建,使其增加了泄洪、引水、排涝能力,消除了防洪险点,增加东平湖老湖洪水南排出路;通过该闸沟通新、老湖,达到新、老湖联合蓄洪控制运用的目的,替代了必要时爆破二级湖堤(二道坡、刘口)的作用,成为东平湖分泄洪、引水灌溉、排涝的重要闸口。

1,新建八里湾泄洪闸

 

南水北调东线进入东平湖的重要节点

八里湾泵站已于20105月开工建设,该站在八里湾泄洪闸东二级湖堤桩号15+560处,是南水北调东线输水标志性工程和关键性枢纽工程,是黄河以南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工程13级泵站中的最后一级泵站,是南水北调东线进入东平湖的重要节点工程。工程主要任务是将柳长河来水抽提入东平湖老湖,与长沟、邓楼泵站等共同实现从南四湖上级湖向东平湖送水,满足山东半岛、鲁北地区乃至京津地区用水的要求,兼顾东平湖新湖区排涝。该工程一期设计调水流量100立方米每秒,总装机流量125立方米每秒,包括泵房、进出水池、清污机桥、公路桥、防洪堤及站区平台等主要建筑物,工程概算投资3.3亿元,施工总工期30个月。该工程全面建成后,每年可向用水地区输水近60亿立方米,将促进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效扼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综合效益。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八里湾泵站工程,由山东省南水北调建设管理局委托山东黄河河务局东平湖管理局承担八里湾泵站工程建设管理任务,委托建设管理协议于20091117日在济南签订。东平湖管理局集中强有力的技术和管理力量,组建八里湾泵站建设管理局。目前,各项工程建设工作正在顺利进行(见图2、图3)。建成的八里湾泵站外观形象漂亮美观,是按照“国标”建设管理的新型水利建筑(见图4)


2,八里湾泵站工程施工现场


3,日见升高的八里湾泵站基础工程

 
4,八里湾泵站效果图

 

连通东平湖与京杭运河的水上交通要塞

根据《山东省内河航道及港口布局规划》,八里湾船闸是京杭运河主航道向北延伸段的重要交通枢纽。八里湾船闸初步设计位于八里湾泄洪闸东侧1134米处,该船闸按照二级通航标准建设,闸室尺度为230×23×5m)(闸室长×口门宽×门槛水深),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为21202440万吨,还要配套建设东平湖大堤交通桥、八里湾公路桥各1座。在东平湖八里湾建造船闸,由此向南挖通一段4公里的航道接入柳长河,并对柳长河东平境内部分拓宽、加深。利用柳长河入东平湖新湖区,向南由邓楼船闸经梁济运河至南四湖口与正在通航的南运河相接。航道全程长约97.18公里,利用东平湖丰富的水资源,达到京杭运河进入东平湖并恢复航道的目的。

八里湾船闸是京杭运河济宁至东平湖段续建工程的一部分,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内河重点工程,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南四湖至东平湖段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是指把原来的输水河道按照航运的要求建成行船的航道。泰安段续建工程,主要是建设三级主航道23.8公里、三级支流航道40公里、八里湾公路桥和东平湖大堤桥2座桥梁、八里湾二级船闸1座以及包括代屯港区、东金山港区和大清河港区在内的泰安港3个港区,其中大清河港区分为三个作业区,即王台作业区、流泽作业区和戴村坝作业区。

续建工程当中的八里湾船闸工程自20099月份获发改委立项后,20104月份完成了11000的地形图测量、初步设计阶段的地质勘探和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6月份初步设计获省发改委批复。2011年已经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已具备征地拆迁和招投标条件,现部分工程发布招标公告,前期建设准备正在紧张进行(见图5)。


5,八里湾船闸建设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现场

八里湾船闸有望年底开工建设,2012年底实现通航。该船闸的建成为南四湖东平湖航运复航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可利用调水河道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及东平湖水和调用长江水互补,达到通航标准要求,充分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旧时明清运道距八里湾东8里大安山就建有安山闸,调用南旺分水枢纽大汶河水,起到控制平衡水位,达到通航的目的。自1411年至东平湖水库(1958年)建设止,运行五百多年,至清中晚期漕运已达到鼎盛时期,具有东平八大景之一“会河帆景”之美誉。八里湾船闸的建成,改写了京杭运河东平湖段半个多世纪不通航的历史,可使千吨级以上的船队由京杭大运河进、出入东平湖,成为承载南北物质交流、传递文化信息、实现水上交通旅游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黄金水道。在这里还有已建好的八里湾泄洪闸、南水北调东线八里湾泵站,可谓工程之多,功能之全,集泄洪、排涝、灌溉、航运于一地,实属罕见。根据规划和设计要求各项工程均按照精品工程、科技工程、环保工程、景点工程的定位标准进行建设和运营管理,全部工程建设完成运行后,八里湾定能超过明清运道在大安山码头的繁荣景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山湖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各种闸都在这里交汇,太壮观了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江都水利枢纽
传奇归来!!刚刚,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
常见水利工程项目划分参考
打造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 引江济淮工程会带来哪些新变化?
邮票上的新安江水电站你了解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