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提倡五行学说的阴阳家

阴阳家的由来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

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

阴阳家邹衍

邹衍,战国时期齐国人,是阴阳家的主要代表。据说做过燕昭王的老师,死于长平之战以后。他的著作有十余万言,可惜都已亡失。邹衍信奉的思想方法是“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也就是说,从小处出发,推知更为宽广的事情。他的兴趣似乎集中在地理和历史方面。邹衍的学说,现在所留传的有“大九州说”和“五德终始说”。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的哲学思想。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阴阳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在《灵枢·阴阳系日月》中就说:“阴阳者,有名无形。”“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阴阳”的基本内容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对立,互根,消长,转化。”

五行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金、木、水、火、土”这五类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它也是一种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五行学说”并不是说“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念。它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如下:

凡具有清静、收杀特性的属于“金”。

凡具有生发、柔和特性的属于“木”。

凡具有寒冷、滋润、闭藏特性的属于“水”。

凡具有阳热、上炎特性的属于“火”。

凡具有长养、发育特性的属于“土”。

大九州学说

“大九州”这一地理观念由阴阳家邹衍提出。邹衍以前的学者想象全世界是一块大陆,四围是海,海尽处与天相接;当时的中国(包括战国七雄和若干小国)几乎就是这大陆的全部;相传这大陆曾经被夏禹划分为九州。邹衍却认为《禹贡》中所说的九州只是整个宇宙世界的一部分,在中国这个九州以外,还有另外八个和九州相同的州,这就是“大九州地理说”。

邹衍大九州学说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说,他从时间与空间来推衍,顺推是五行相生说,主要讲天(大自然);逆推的五行相胜说,主要讲人(人类社会历史);由小推到大,由近推及远的大九州说主要讲地(地理),即中央之外,以东南西北“四极”来对应春夏秋冬“四时”,用八卦九宫之数来排列成九州,这也是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主体思想。

大九州的地理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第一个关于宇宙方面的传奇之书《山海经》,就是根据大九州说的方式来编排的。后来许多学说都有邹衍思想的痕迹;明代郑和下西洋与当时人们相信大九州说关系密切。现代西方关于世界的地理观念和地图知识传入中国,当时的士大夫们就是用大九州说来认知并接受的。

五德终始说

“五德终始说”又称“五德转移”。“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 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

当时的儒者又以为一年之中五行的势力轮流当盛。在某行当盛时,帝王除了需穿颜色与它相配的衣服外,还有许多应做和不应做的事项。例如仲春应当行庆施惠,禁止伐木覆巢,不应当出兵。凡帝王在一年各时中应做和不应做的事项曾被列成时间表,叫做“月令”。邹衍更把“月令”的思想推广,以为自从“天地剖判”以来的历史也是被五行的势力,即所谓“五德”轮流地支配着。在某德轮值的时代须有某种特殊的服色,某种特殊的制度和某种特殊的政治精神,和它相配。例如周属火德,故色尚赤。某德既衰,继兴的一德,必定是与前相克的;例如水克火,故水德继火德。两德交替的时间,照例有些和新德相应的符瑞出现,符瑞所在,便是新时代的主人的所在。例如周文王时,有赤乌衔着丹书,落在周社。

到邹衍时代,社会的分割动乱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百姓都盼望统一。邹衍的五德说正好给即将兴起的新朝制造符命。这也正是“五德终始说”的作用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阴阳家邹衍——五德始终,相生相克
被神化的“阴阳家”鼻祖
你不知道的诸子百家:阴阳家-思想-先秦-思想中国-家国网
邹衍与“大九州”之说
邹衍与阴阳家的思想
诸子百家之名家、杂家、农家、阴阳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