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嗅嗅”的口袋里有什么?有个蛋啊!

说到长着刺的哺乳动物,大多数普通人都会想到刺猬,南方小伙伴可能也会想到豪猪。其实在南半球,还有一类非常原始的哺乳动物——针鼹,也穿着一身“软猬甲”。

《神奇动物在哪里》中的小怪物嗅嗅,有着圆滚滚的身体、尖爪子、长嘴巴,纽特把它托在手心里的时候,跟针鼹很有几分相似,只不过嗅嗅没有刺。针鼹和嗅嗅一样有个口袋,这可不是用来藏宝物的,这个口袋的用处,我们后面还会讲到。

我是个没得感情的纽特(倒)。图片: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

还没有长出刺的幼小针鼹(英文称为puggle),是不是有点像嗅嗅?图片:Roland Seitre / Minden Pictures

世界上总共有四种针鼹,今天我们重点讲讲其中的澳洲针鼹Tachyglossus aculeatus),它是几种针鼹中数量最多,也最容易见到的一种。

哺乳动物or爬行动物?

澳洲针鼹又称短吻针鼹,隶属于单孔目,针鼹科,针鼹属,本属仅此一种,分布在澳大利亚全境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部。与之对应的,是其它三种长吻针鼹,它们属于原针鼹属(Zaglossus),全都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

短吻针鼹。图片:Reg Morrison / Auscape / Minden Pictures

澳洲针鼹所在的单孔目是一个原始的类群,之所以称为单孔,是因为这类动物的尿道、肛门和产道都是走同一个孔,我们称之为“泄殖腔”,爬行动物也是如此。整个哺乳纲中,只有鸭嘴兽和针鼹是“单通道”,足以见得它们有多奇特。

澳洲针鼹体长30~45厘米,体重2~5千克。仔细看看,会发现它们其实身披两层毛发:内层是较短的、细密的棕色毛发,起到保持体温的作用,而外层是大概5厘米长、白棕相间的棘刺,这也是它们的一个奇特之处。其实刺也是一种特化的毛发,成分是角蛋白,跟我们的指甲类似。

绵里藏针。图片:D. Parer and E. Parer-Cook / Minden Pictures

澳洲针鼹的鼻吻呈筒状,大约7.5厘米长,末端是个小小的嘴,鼻孔就在嘴的两侧。它们的耳朵只是一个小孔,没有外耳廓,而其他几种针鼹的耳朵都有外耳廓,这是不同种类针鼹之间重要的区别之一。

最后再看看它们的四肢。澳洲针鼹四肢都长有强壮的爪子,有助于它们挖掘,后肢的爪子更长且向后弯,有助于清理棘刺。与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针鼹的腿不是从腹部正下方伸出来,而是从腹部外侧斜伸出来,这也让它走路的模样更像是爬行动物。雄性针鼹的后肢还有根叫做“”的毒刺,这也是它们在演化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左:针鼹的距,连着会分泌毒液的毒腺。右:鸭嘴兽的距和毒腺。图片:Emily S. W. Wong et al. (2013) PLoS One 8(11):e79092.

虽然针鼹是温血动物,但它们并不像大多数哺乳动物那样体温几乎恒定。澳洲针鼹的体温在30~32℃之间,体温幅度可以变化超过5℃,这对于其他哺乳动物来说非常危险,但对于它们来说却是小意思。澳洲针鼹通常白天活动,气温太高时,它们不会通过排汗来降温,而会躲在洞穴里。这时,它们也会改变活动节律,改在晨昏甚至夜晚活动。秋季或冬季温度降低时,它们则靠休眠保护自己。

带刺的“食蚁兽”

澳洲针鼹的栖息地多种多样,在森林、农田和郊区都能看到它们。它们的主要食物是白蚁,本地人习惯称它们为“spiny anteater”,即长着刺的食蚁兽。此外,一些环节动物、蠕虫和甲虫也在澳洲针鼹的菜谱上。只要有这些食物在,它们就能活得很happy。

自在生活。图片:JKMelville / Wikimedia Commons

澳洲针鼹的眼睛不算小,但视力是真不好,幸好它们除了视觉不行,其他几种感觉都还不错。觅食时,它们主要依赖嗅觉,另外,针鼹的耳朵对低频声音尤其敏感,这也可以帮助它们找到猎物。更神奇的是,澳洲针鼹还能感知虫子发出的电信号,轻而易举地确定猎物位置。

一旦锁定猎物,它们会用强有力的鼻吻和前肢扒开土,然后再用长达30厘米、黏乎乎的舌头把食物粘下来。不仅如此,它们的舌头伸出来的频率还很高,每分钟可达100次。澳洲针鼹的嘴里虽然没有牙齿,但舌头背部具有类似牙齿的角质,可以配合口腔上壁一起,把食物磨碎。

舔舔舔舔。图片:Travel Tales of Life / youtube

虽然针鼹很原始,但它并不蠢。在澳洲针鼹的大脑里,前额皮层(Prefrontal cortex)相当发达,这是一个主管高级认知功能的脑区。科学家在实验中也发现,针鼹具有不错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与老鼠和狗相比都不逊色。

育儿袋里把蛋孵

一般来说,澳洲针鼹是独行侠,但每年五月到九月间,它们却变得“社会”起来,因为繁殖季到了。这时,雌性和雄性都会排出气味,给对方“爱的信号”。通常,多达10只雄性会簇拥在雌性周围,期待获得雌针鼹的芳心,这个过程可以持续数周。在寒冷的地方,雌性澳洲针鼹可能在冬眠苏醒后几小时就开始繁殖,毕竟温暖的时间不长,要争分夺秒制造下一代。

针鼹的外生殖器十分特别,雄性生殖器有四个“头”,雌性的生殖器则是分成两个“岔路”,所以一次只有两个“头”投入使用。交配完,新婚针鼹就会彼此分开,雌性针鼹在洞穴里安心待产。雌性在繁殖季只需交配一次就可受精,所以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雄性针鼹的外生殖器。图片:Steve D. Johnston et al. (2007)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170(6):E162-4.

澳洲针鼹的孕期大概是21~28天,这时,它的腹部皮肤会慢慢长成一个育儿袋。这就是它的“口袋”了。澳洲针鼹最特别的地方是,它是一种产卵的哺乳动物,这是单孔目独有的特征。1885年,苏格兰科学家考德威尔(William Hay Caldwell)为了证明针鼹会下蛋,在澳洲雇人捕杀了1400多只针鼹,才终于找到了针鼹的蛋。

针鼹的蛋。图片:D. Parer and E. Parer-Cook / Minden Pictures

通常,针鼹每次只会产下一枚卵,经过7~10天的孵化期,小针鼹就会破壳而出。针鼹没有乳头,育儿袋里有一块区域专门分泌乳汁,小针鼹吃奶茁壮成长。两到三个月后,小针鼹的棘刺越来越长,不适合呆在育儿袋里了,妈妈会把它安置在洞穴里,继续照顾它。小针鼹大约长到200天断奶,到了六个月到八个月大,它们就可以离开洞穴了。

还没有长出刺的小针鼹。图片:D. Parer and E. Parer-Cook / Minden Pictures

虽然皮实,也需关心

澳洲针鼹在野外的天敌主要有澳洲野犬(Canis lupus dingo)、眼斑巨蜥(Varanus giganteus)、袋獾(Sarcophilus harrisii)以及家猫。遇到危险时,它们有两大逃生策略:一是快速挖个洞钻进去,或者找个缝挤进去,将尖刺对着捕食者。二是缩成一团,把娇嫩的腹部和脸包裹在里面,让捕食者无从下嘴。凭借“软猬甲”的保护,捕食者不是威胁针鼹生存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汽车对它们造成的威胁更大。

短吻针鼹缩成一个球抵御澳洲野犬的攻击。图片:Jean-Paul Ferrero / Auscape / Minden Pictures

在IUCN红色名录中,澳洲针鼹被评为无危级(LC),目前种群状态比较好,没有明显的威胁。澳洲针鼹的适应力很强,但由于各种外来食肉动物的入侵,以及栖息地消失、车祸和疾病等原因,有些地区的澳洲针鼹已经灭绝了。虽然动物园中有圈养的澳洲针鼹个体,但它们繁殖的后代依旧很难存活。所以,我们还是要重视这种可爱的原始小动物,不要让它们受到太多威胁。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5年第327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何长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奇特的澳洲针鼹:动物界最让人震惊的生殖系统
动物界最让人震惊的生殖系统,澳洲针鼹是如何进行繁衍的?
短吻针鼹
捕食者的痛,动物界“刺头”盘点
长吻针鼹
长着玫瑰花瓣状的四头丁丁,占体长1/4,针鼹如何生养后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