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退山:“礼”是什么?从当代人把毛公鼎误为古人吃饭的器具说起!

(文/李退山)关于毛公鼎、散氏盘这些青铜器,一次业务培训会上有老师说是古人吃饭的器具,其实是误会了。这些器物的主要功能还在于“礼”,属于礼器。

毛公鼎·西周晚期

我们经常说礼,礼到底是什么?能不能理解为礼貌?或者礼节?这不全对。《郑庄公戒斥守臣》里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可见,礼是一种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所以,“礼”并不是字面上的“礼貌”之“礼”那么简单。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明文而不能安人序列,则为失礼,失礼必乱。这就像父子之间的序列,父亲在上位,儿子在下位,这个序列就是“礼”,它是不能乱的,乱了就是“礼崩”。儿子打老子,那就乱了套了。

礼在具体操作中需要一整套规则和程序体现出来,它的载体就是器物、车舆、服章、宫室、饮食、嫁娶、丧祭等。不同序列的人,他们所采用的器物、车舆、服章和宫室是不同的。《史记·礼书》说:“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用一句大白话来说就是有等级、有秩序。

告田鼎·商晚期,高21.6厘米,宽16.4厘米。】

提起等级,当代汉人深受近代西方“人人平等”伪命题的愚弄,污名化等级概念,不承认等级制度和等级意识在当代的客观和主观存在,这实在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在当今,不必说人伦等序,就算官阶等序也是显而易见的。举个常见的例子:一个单位,大领导是套间,小领导是单间,普通员工是两人间、三人间,工人六七个人一间;房间配置区别也很大,领导房有空调、冰箱、饮水机,员工房顶多有公共空调和饮水设备。物质层面的等级差别自然会滋生出精神层面的等级意识,上级觉得心安理得,下级觉得理所当然。尽管等级现象在当代普遍存在,但在官媒表述中却普遍讳言之,硬要搬出“人人平等”这座“牌坊”。而实际上,这座“牌坊”也不见得能代表得了什么正确,因为等级是基于天道自然的序列,你就是再正确,能比天还正确吗?

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等级秩序,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横向等级秩序,即同一时空下,事物是存在等级制的;二是纵向等级秩序,即不同时空下,事物的发展演变是存在晋级制的。因此,等级秩序作为一种社会构架,完全尊崇了天道的旨意,任何否定等级秩序,企图抹平阶级差异的理论和想法,其实都是逆天而行,都不仅会带来无穷无尽的人道主义灾难,而且,等那些忽悠民众的野心家们的目的达到之后,等级依然存在,只不过仅仅是台面上换了一拨人而已。此外,就算是民晕洋奴口中所谓的西方自由民主社会,他们可以把官阶上的上下级关系美化成基于人格对等关系的团队合作关系,但人伦等序也是不可否认的。

等级秩序的体现,在器物方面,如鼎、盘、簋、豆之类,一是纹样和造型的区别,还有就是配享数量的区别。比如鼎,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上士三鼎,下士一鼎。由于是礼器,因此就把个人或家族引以为光耀门楣的事铸刻在上面,就是青铜铭文,它有个正式的名称——金文。如果毛公鼎、散氏盘如那位老师所说的仅仅是古人吃饭的器具,那上面铸些凹凸不平的东西,岂不是难于清洗?可见,当代一些所谓的文化人,背离祖宗的传统已经很久了!

【告田鼎纹饰】

如前所说,等级是基于天道自然的序列,而基于等级制的礼法伦常同样是人法天的结果,是一种依顺自然法则来调控社会阶层关系和个体人际关系的人间法则。自然法则(天道)天然具有双向行,故而作为人法天之产物的礼法伦常也天然具有双向性。亲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顺,这都是相互的。“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左传·昭公二 十六年》)”;“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左传·石碏谏宠州吁》)” 这些都是先秦典籍里的摘录,都是双向义务。

提起礼,往往要礼乐并称,乐就是音乐。“礼”负责规范人的行为,“乐”负责调和人的性情。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乐来表达,同时也可以在乐中化解。可见,“礼乐”的目的在于教化,使个体的人将“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内化为心灵、外化于行动(即“温、良、恭、俭、让”),使社会处于平和雍睦的状态之中。

礼不同于法,法有物理强制性,而礼更多体现出一种非物理性,也即内心的道德约束或自律。如果说非物理性力量之于道德是一种柔性的力量,那音乐则是一种更加柔性的力量。乐是以艺术这种极为感性的形式来陶冶和感化人心,普及礼的主张。一场严格遵守礼制的丧礼,音乐必定是肃穆而哀婉的,而如今,二人转式的通俗歌唱团竟然堂而皇之地参与了丧礼。呜呼!礼之不存,乐则嬉焉!故礼崩,乐坏。

礼对于社会秩序的规范是十分显著且重要的。如果稍加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当代社会很多家庭矛盾的出现就是因为礼崩乐坏所导致的。亲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父母应该慈爱,子女应该孝顺,兄姊应该爱护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应该尊敬兄姊,丈夫应该仁和,妻子应该温柔,婆婆应该慈祥,儿媳应该听话孝顺,这一系列的人伦等序、个人修养和守则规范就是礼。在财产继承方面男女有别,妇从夫纲。就是说女儿出嫁之后就随夫家姓,是夫家人,继承夫家财产;而有儿子的,儿子自然是理所当然的赡养人和继承人,这也是礼的规范。

散氏盘·西周晚期

礼法于天,而天恒古如斯!可以说,礼在任何时代都是不会过时的,它辨亲疏,序等次,严顺逆,是和谐社会和家庭的好东西。《左传》说:“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但是现在,无论是舆论还是法律,都将礼给否定了。实际上,中国的礼在古代是有一套法律体系来体现的,但是中华法系之精神现在已经被西方法系(大陆法系的实体法律和英美法系的控辩思想)否定,已经基本体现不出礼制精神了。这样以来,特别是在财产继承上就增加了纠纷发生的几率。因为,礼制精神在人们的观念中还有遗存,但是当代法律却不支持。那么,女儿出嫁之后,她要回娘家要房、要地,现行法律是支持的,但于人心就不合情理,这就产生了矛盾。

总之,现在的法律精神就是用西方那一套东西来替代中国的礼制精神,但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未彻底西方化,观念与法律的不同步会造成很多意想不到的矛盾。(李退山于耶元2019年5月)

(责任编辑:彩岸画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礼序乾坤,乐和天地
礼学的现代价值
五行配五德,为什么五行之火配德曰礼?
共和的意思,你真懂吗?
《中庸》讲记(53)
张辛:中国古人的“礼”原来也是一种感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