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病例分享93 食管 基底层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基底层型原位鳞状细胞癌

图例:

    基底层型原位鳞状细胞癌(BLSCC)是一种独特类型的鳞状细胞癌(SCC),其特征是高度异型的细胞占据上皮的下半部分。到目前为止,这种特殊的病变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由日本病理学家于1999年首次提出。

    众所周知,西方和日本病理学家在病理诊断上的标准有所差异。在欧美国家,异型增生的鳞状细胞明显侵犯黏膜固有层(LPM)是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SCC)重要的标准,而日本病理学家更关注细胞和结构的变化,尤其是核的形态。所以,一些被欧美病理学家诊断为异型增生的病变可能被日本病理学家诊断为原位癌或非浸润性癌。BLSCC由于存在表面成熟,通常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诊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随着日本观点的引入,这种病变被新版WHO定义为基底层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这是东西方病理标准的典型差异。而BLSCC与IEN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可直接浸润黏膜固有层,这与LGIN-HGIN-侵袭性SCC的常规致癌途径相反。

    BLSCC类型,提示发展为浸润性SCC,并不是通过普通的途径,而是直接从LGIN发展为浸润性癌。

    Ki-67在LGIN中,主要表达于副基底层,而不同于BLSCC表达于基底部。

BLSCC的组织学特征如下:

1)高度异型的细胞局限于鳞状上皮的下半部分或下1/3;

2)表面有分化现象;

3)基底部失去正常细胞极性;

4)在某些情况下见到从基底部不规则延伸或轻微侵入LPM;

5)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增多,N/C比值增加;

6)Ki-67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上皮下1/2层,包括基底层。

分享

  食管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前驱病变和类似病变。

(a–d)显示食管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前驱病变,包括低级别鳞状细胞异型增生 (a)、高级别鳞状细胞异型增生 (b)、原位鳞状细胞癌 (c) 和食管表皮样化生(d);(e–f) 显示食管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类似病变,包括鳞状乳头状瘤 (e) 和假上皮瘤样增生 (f)。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这种消化道肿瘤性病变,WHO标准和日本标准有何异同?
病理学:[食管]正常复层扁平上皮和鳞状细胞原位癌
食管表浅癌学习笔记part3
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原位癌及早期浸润性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日本人的观点
揭秘经常喝热茶为何容易得食道癌
RNA转染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生长抑制和放射增敏作用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