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男孩子,最怕父母用这四件事磨掉他身上的锐气
上周跟朋友两家人一起吃饭,好友的老公一个劲儿将矛头指向7岁多的儿子,
小男孩好动,爸爸一直说他这也不对那也不好,就看那孩子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情绪越来越沮丧。 
谁不希望自己家男孩阳光、开朗、热情、有力量…… 
实际父母却常常用“女性视角”和“”女性标准”,审视、判断、衡量男孩的行为,不停打压他们,希望他们听话安静、守规矩、不乱跑乱跳、稳当…… 
男孩不是不听话,是我们一直误会他们,他们有着独特的生理特点和成长模式。
养育男孩,最怕父母用这几件事,消磨掉他身上的锐气。
图片
爱动和冒险
激发男孩斗志和赢的渴望
男孩与女孩,在胎儿时期就很不一样了,男孩较活跃,喜欢乱踢。 
男孩天生就是好动,在原始社会,男人每天的工作是穿越田野、追赶野鹿、在水里游泳、捕猎老虎和鲸鱼……
今天,男孩的日常却是被关在教室和培训班里。 
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动一动,施展一下拳脚:登高、爬树、疯跑打闹…… 
图片
父母却让他们乖乖不动,对他们来说,这就跟严刑拷打一样。
如果你有一个好动一点的男孩,特别是因为玩耍或者探索整天把自己弄得满身脏兮兮的,先别急着责备他们,这是一件好事。 
英国BBC纪录片-Roger Hart关于“儿童地理”的专题研究,记录了在同一个英国小镇,70年代的孩子和零零后孩子完全不同的童年生活。
研究发现,70年代的孩子冒险精神和探索欲望特别强烈,孩子们为自己感到骄傲; 
而零零后的孩子,他们的活动范围仅仅是自己后院,或范围很小的家的附近。 
在这样严密保护下的孩子,渐渐丧失了自身的冒险精神和探索欲望。
《小巨人运动会》节目中,被医生诊断为“矮小症”的6岁小男孩泡泡,在父亲每天督促运动下,成功长高16厘米,身体更强壮了,性格也开朗乐观了不少。
图片
参加节目的小朋友个个都“身怀绝技”,攀岩达人双胞胎金雨玄、金雨永,能做2000个俯卧撑的吴子兴……都通过惊人的运动能力俘获了观众们的心,也享受着竞技运动中,身体的冒险与快乐。
图片
男孩子,尤其应该在竞技运动和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斗志和赢的渴望,让他们拥有更大的自我效能,始终相信“我可以”!
运动与冒险,可以让大脑产生一种愉悦的物质——内啡肽,使男孩会变得更开朗、快乐;
从心理成长角度,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失败,抗压能力更强,遇到困难也更不容易放弃。
图片
打闹好斗
是他们最重要的内驱力
我儿子8岁多,我最怕的一件事是他跟我说:“妈妈来,打一架。” 
他玩打架游戏下死手,经常把我胳膊掐得生疼,要不拳头像“小铁锤”一样落在身上。 
“我是生了个哪吒吗?” 
一开始觉得男孩天生就是“傻”,不像女孩那样懂得温柔、克制。
后来在《养育男孩》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男孩成长最大的驱动力来自于他体内分泌的睾丸激素,即雄性激素。
图片
科学家对猴子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猴群里谁打架最厉害,谁就能当猴王。研究者故意在猴群之中制造混乱,他们给猴群中最矮小瘦弱、等级最低的那只猴子注射睾丸激素后,再把它放回去猴群。 
猜猜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这只猴子马上变得非常勇猛,挑衅自己的顶头上司,居然还打赢了。
接着,他一路过关斩将,猴王也被它打得落荒而逃。 
男孩天生靠雄性激素主宰,喜欢打打闹闹,表现得“野蛮”和“好斗”,这正是他们的本性, 有的时候他们攻击别人,其实分不清楚是喜欢还是纯粹的攻击。 
如果大人急着指责孩子,甚至给孩子贴上爱打架的标签,孩子要么认同这个标签,攻击行为越来越多;要么被自己的攻击性吓住了,需要把攻击性隐藏起来或转向攻击自已。 
如果大人接纳了孩子攻击性,男孩获得的经验是:“我身上有股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大人接受的。” 
这种对男孩的认可,使得这种力量在日后获得升华,比如通过正当竞争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社会成就感。 
电影《哪吒》中,李靖将儿子身上巨大的攻击力和破坏力解释成灵珠的力量,告诉他可以用这种力量保护百姓,哪吒挺身而出去追打海怪;
图片
但当百姓一口咬定他是妖怪时,他大喊:那我就妖怪给你们看!
所以,当男孩表现出攻击性,最重要是恰当引导,帮助他们善用自己身体内的力量。
图片
学会适时闭嘴
让他们独立思考和选择
央视纪录片《镜子》里,有一个“问题少年”家明。 
图片
爸爸在一家企业做管理层,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可以出人头地。然而,这种强烈的愿望,却变成了对家明严格的控制欲: 
儿子买了宠物,一回家,就被他丢掉; 
儿子想骑自行车去远一点的地方,话还没说完,他就坚决反对; 
儿子想当流浪歌手、背包客,想学画画,他都说不行,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
在爸爸日日苦逼下,家明一心只想“自由”,最后高中都没有念,整天窝在家里上网、玩游戏。 
当孩子的世界里塞满了父母的意志,能量都被迫用于与父母的对抗了,他就没有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孙瑞雪老师说:“如果你不否认这个孩子,他会有很好的感觉。
他完全相信自己的感觉,并寻求自己对一切的判断和理解。
最终,他将成为一名高度独立的法官和有创造力的人。” 
养育男孩,需要学会放手,让他独立思考和选择。
图片
 一位大学教授带孩子去旅游,出了景区,来到纪念品一条街。 
别的孩子都是拉着爸爸妈妈,要买这个买那个。
这位教授给自己家儿子20块钱,说儿子可以用它买你想要的东西,也可以留着以后买自己更喜欢的东西。 
摊主都特别热情地招呼他:“小伙子,看看这个吧。” 
他跟人家摆摆手说:“不买,我什么都不买。”挺酷地穿过了那条街。 
孩子的独立和主见,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父母长期指导和教育的结果。 
孩子需要在不断地选择中,逐渐明白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是最重要的。 
做一个男子汉,你要让他学着自己做决定。
图片
男孩的成长
离不开父亲的陪伴
最近看了一部美国经典电影《完美的世界》,被父爱的力量暖到了。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逃犯和一个8岁的男孩。
男孩生长于一个单亲家庭,家里人只有妈妈和姐姐,没有成年男性,所以没有告诉他男人应该什么样?
他的性格懦弱,被同龄人欺负也不敢反击。
这个逃犯很同情他,像个父亲一样教了他很多“男人生存指南”。
在野外想尿尿找不到厕所,就在树边尿;
不肯换衣服,为自己的那个小(鸡鸡)害羞,逃犯安慰他:“别担心,一点都不小。”
图片
在逃犯的刻意调教下,男孩终于褪去懦弱、自卑,越来越勇敢、有主见。
《养育男孩》一书中写道:6-14岁的男孩更加关注身边男性角色给予他们的东西。
父亲不管多忙,也应该抽出时间来多陪孩子,陪他们玩、打闹,陪他们冒险,做一些男性更擅长的事。
孩子会从父亲身上学会规则、对错、界限,人品更正直,且富有同情心;
也会从父亲身上学会输得起,学习如何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养育一个男孩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在很多时候,父母需要放松心态,多花一些巧思,
更好地理解他们,才会更加从容。
最后,让我们一起点亮【在看】,分享出去,愿我们的男孩强大而有力,勇敢又独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男孩,最怕父母用这4件事,磨掉他身上的锐气
养男孩,最怕父母用这5件事磨掉他的锐气
注意!男孩要这样养育
解读青春期
男孩可能比女孩更弱小:教育儿子的3个“忌讳”,你犯了几个?
养男孩,最怕父母用这4件事情去磨掉娃身上的锐气,别不当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