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坛所见所闻所知》

此书是看《悦读》时,从封三广告上见到介绍买来的,全名《我的学术生涯——学坛所见所闻所知》,作者杜书瀛。介绍说,书中所记人物大都是文化界、学术界名人,如成仿吾、陆侃如、冯沅君、高亨、萧涤非、蔡仪、何其芳、吴晓玲、朱寨、陈荒煤、许觉民、钟惦棐、胡乔木、王若水、周扬等。拿到书后看目录,到也并不是全部写人的(当然大部分篇幅还是写人);按阶段:大学,研究生导师(专门一章),文学研究所,《红旗》社,赴英访问,分别写去,阅后感觉还不错。

作者说,限于个人视域,所见者小而窄;但“绝对是事实”,“可以保证它们的真实性”(因时间久远可能记忆不太准确,他说找了当事人核实,或找确凿资料印证)。仅凭“绝对真实”(也许仍然存在主观性)这一点,也属于难能可贵了。

我们可以选择部分内容看一看,当然兴趣所在可能不一样。作者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是山东大学的极盛期(那时校址在青岛),书中说,当时复旦大学有一个口号,叫做“学北大,赶山大,誓把复旦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大学”。

陆侃如先生在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论文涉及古诗《孔雀东南飞》。在论文答辩即将结束时,有洋考官忽然问:“为什么孔雀要向东南飞呢?”这个问题中国人看来可笑,“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也,以此引起焦刘爱情悲剧,至于孔雀为什么东南飞,还真无人知道;但因为是考官提出,又非回答不可。据说当时陆侃如好像不假思索,就应口而答“因为西北有高楼”;《古诗十九首》有句“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此答真可入新世说!

高亨先生上学时,一门心思读书,曾三年未洗澡。“童子功”很扎实,能背诵《说文》和《说文段注》。

蔡仪先生是作者的研究生导师(美学),但他们互称同志,叫老师“蔡仪同志”,说后来才称“蔡老”。蔡仪习惯用贴纸条的方式指导学生写作,不愿在别人的稿子上乱划,也不愿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他是研究美学的,但对“审美”一词很反感(可能是反对),说美是客观的,美感是对美的认识,是主观的(美就是美,美感就是美感;客观就是客观,主观就是主观),“审美”这个词把主观和客观混在一起了,说不清楚。(比较朱光潜先生的美学主张,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朵花的美或不美,既不在花本身,也不在看花的人,而在花与看花人发生关系后,看花人主观上形成的花的形象。)据说蔡先生在一次名人聚会时,出过一个谜语,谜面为“杂种”,打在座一人名,结果是阳翰笙(洋汉生)。

何其芳是一个“工作狂”。每次开会,他总是一进会议室的门就讲话,等他坐下来,从皮包里把写着蝇头小字的白纸拿出来放到桌上,话已经讲了一大串。一天午餐吃鱼,他匆匆忙忙拿漱口杯把鱼打回来,很快下肚,最后夹出一块肥皂头,也差点放进嘴里(装鱼时忘记取出了)。有一次作者到他家谈事,他有些头昏,说:“糟糕,我把你的稿子忘在家里,没带到办公室来,咱们到我家里去谈吧……”不知道正是在他家里。

书中有些内容感觉已经看到过,大概是在《悦读》上登过吧。作者说,周扬的晚年值得称赞。第五章《赴英学术访问》写得也很有意思,这里就不讲了,只述一件小事。有一次为了赶火车,他们不等送餐(以往都是侍者把早餐送到房间里),自己去餐厅吃了,也是普通早餐,到退房结帐时,需要另付早餐费。他们问:“早餐不是免费吗?”“对不起,先生。你们的住宿合同上选择的是'送餐’方式,那是免费的;自己去餐厅用餐,则需要付款。”小姐非常礼貌地说。

本书还有两篇“附录”,最后一篇是访谈录,在此作者表达了一个观点:中国的“诗文评”与西方的“文学批评”并不一样:诗文评最突出的是品评、品说、赏鉴、玩味等,感性感受、感悟特色相对更浓;文学批评则重评论、评价、裁判等,理性理论、评析特色更浓些。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梓涵:间接性回论
庆祝70年·名篇回顾|周谷城:美的存在与进化(史学与美学之一节)
桥梁美学的哲学思考
读易中天的《破门而入》摘要
客观性概念必存在严谨的定义——论美的本质与美的定义
38 股市美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