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复案例:《新刊文选考注》南北金镶玉

《新刊文选考注》南北金镶玉

修复过程中

此书并未收录于《学人书影》当中,之所以被选进案例,是因为在我修复的所有古籍中,只有此书做了金镶玉装帧。

关于金镶玉,杜伟生《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中作如下定义:

金镶玉,又称“惜古装”、“袍套装”。实际就是在衬纸的基础上,将衬纸余边折回,再按批例裁切衬纸,是古籍修复工作中用“整旧如新”的方法修复古籍的主要形式。

韦力在《古书之爱》中有一段更通俗易懂的解释:

金镶玉装

古书流传越久,就越容受损,修书时,为了使得今后流传过程中不再磨损原书页,在修书时将原书拆成散页,在每一页书后衬新纸,所衬新纸上下均长于原书,这种修书方式名曰“金镶玉”。又名“惜古衬”,“雪裤装”,“袍套装”。严格上讲,不能算一种装帧方式,而是一种修书方式。

我个人对此装帧方式有所抵触。除了会改变书原本的装帧形态,在我印象中,做了金镶玉装帧的,特别是没溜过口的,过一段时间书口比原装帧更容易开裂。

“金镶玉是北方的叫法,南方叫惜古装。”我耳边经常回响起这句话,此话不是来自某本书中的记述,而是苏州的江澄波先生的声音。之前去苏州参加青瞅在慢书房举行的活动,午休时间曾去拜访过他的文学山房。因为机会难得,重度社恐鼓起了勇气乍着胆子与老先生搭话。得知我是学古籍修复专业的,便欣然允许我站在边上观摩他修书的过程,当时恰好在做金镶玉“镶”的工艺。我发现他对于镶衬纸的处理,和我学的不一样。我学到的镶衬纸处理方法是这样的:

接天地

自下而上,依次将书叶地脚外衬纸余幅折回,衬纸边缘和书叶地脚对齐。地脚外衬纸余边全部折完,再依次将书叶天头外衬纸余幅折回,衬纸边缘和书叶天头对齐。

然而江老手中天头和地脚的镶衬纸,只有一侧的是折回的,另一侧衬的时候就留到合适宽度多一点,然后将另外同大小的镶衬纸裁成与预留宽度一样的纸条,二三张往里一衬,最后再裁边。这样做完后,与用我学的方法做出来的外观上没有区别,但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做呢?“我的老师这么教我的,我就一直这么做了。”虽然江老这么回答,我还是想明白为什么。回到北京,有一次给一套开本较大的书下料时才明白,江老那样做,镶衬纸少用近一半的量。后来我将这个办法教给了正缺镶衬纸的同行,她表示非常好用。

后在潘美娣《古籍修复与装帧》一书中,看到了这种处理方法的详细介绍,叫做“贴垫条”。

另外,为了节约用纸,还可以把回折余边的方法改为“贴垫条”。“贴垫条”的镶衬用纸要比回折余边法小得多,大致每个边只需比书页大出一至二厘米即可,这样就可以节省用纸。“贴垫条”的操作方法如下:

在铺好镶衬纸以后,用事先裁好的大小与镶衬纸余边相同的垫条纸,垫衬在书页天头、地脚与左右书脑的四周。垫衬时,同回折余边法一样,用夹板压住镶衬纸和书页的一半,然后把另一半镶衬纸和书页翻到压板上去,再垫上深色的隔离垫纸,翻下书页和镶衬纸各一页,在靠书脑的地方点上两三点销稠的桨糊,再沿着书页和镶衬纸把垫条粘上。粘完地脚,再翻转来粘接天头,接着再粘接左右书脑处。用“贴垫条“的办法做金镶玉,虽然节约了一些纸张,但操作起来较为麻烦,一般均不采用。即使采用,也常用于贴垫左右书脑,而用于贴垫书页四周是极少见的。贴垫条的书籍碰到高低不平的情况时,可以采用减少或增加垫条纸的办法弥补,直到镶衬纸与书页齐平为止。

虽然知道了这个做法,但不如折余边省事,我终究还是未敢尝试,江老果然艺高人胆大。而且对我一个无名小小小小小小辈,也是关怀备至、亲切耐心、有问必答,真是太令人感动了。分别时还送出店门,并让我收获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江澄波老人在做金镶玉,右手边那一小沓就是垫条。

“我的老师这么教我的,我就一直这么做了。”这句话,也教了我做人。每当遇到某些书叶上的处理有些犹豫的时候,就去查看笔记、认真回想杜伟生老师当时是怎么教的,然后照着老老实实去做,相当踏实。

修复前后对比

说回《新刊文选考注》

此书为梁昭明太子萧统选辑,唐李善等考注。明代精刻本,现存二卷。半叶框高二二〇毫米,宽一四〇毫米,白口。九行十八字,分上下双栏,上栏镌评。

修复过程简述:

修旧如旧的大原则下,现在一般不主张做金镶玉(惜古装),但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此书纸张极度酥脆,用力稍大就可能成块掉落。另外此书前人修过,天头地脚已裁剩太窄,尤其书脑,如果原样恢复装订,遮字影响阅读,不遮字影响美观,还可能再次损毁书背。故将书叶在托补的基础之上,加做了金镶玉处理。

加瓷青书衣,宣纸护叶,绫绢包角,厚度原因,装订为两册,四眼线装。

现在此书结实无比,可随便翻阅。

辛师看到装帧后叹到:“感谢感谢,这是倾家荡产的修法”。

正如杜伟生老师课上所说:“书的修复过程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外人或许看不出来,但你自己很清楚哪里有问题。”这套书的修复也是留有遗憾的地方,因条件所限,所选镶衬纸还是稍稍有点厚了,以后再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更薄一些的棉连或单宣。

修复前后对比

记忆碎片

2018年12月20日

江老在做金镶玉(惜古装)

与我的做法不一样,偷了会儿艺。

2019年9月18日

准备做一本金镶玉,裁衬纸前,取一张四尺白宣各种折叠各种量,突然间明白了江老的惜古装做法为什么和我学到的不同,原因是:省纸。

他的做法只需用我做法一半的纸,而且一点都不浪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邱晓刚 邱敏:论宋代蝴蝶装两种改装形式
她是穿越时空的少女,可以复原破碎的信息
修书即修行
谈抄本中医药古籍的欣赏与修复
46年弹指一挥间——采访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杜伟生先生手记
每一本书都值得被温柔地对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