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造世界唯一顶级大IP,熊猫基地、熊猫小镇开工建设

  近日,“熊猫星球”及熊猫基地改扩建项目举行开工仪式。2017年4月,成都提出打造“天府文化”,大熊猫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6月5日,成都对外发布《熊猫之都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公告》,面向全球招标。“熊猫星球”项目的开工,标志着“熊猫之都”建设正式启动。


  整合大熊猫资源
  备受来蓉游客欢迎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急需提档升级。
  2018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游客量突破730万人次,饲养大熊猫近百只,现有空间已捉襟见肘。在此背景下,成都提出以大熊猫保护为核心,规划建设面积达69平方公里的“熊猫之都”,承载天府文化,搭建成都国际化的城市品牌载体。
  2016年12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通过审议,同意成都市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成都建设“熊猫之都”创造了条件。
  据介绍,“熊猫之都”由成都市北湖片区、都江堰片区和龙泉山片区三个区域组成,“熊猫星球”属北湖片区,地跨成华区、新都区和金牛区三区,占地35平方公里,将构建“1+N+X”的区域空间结构,以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改扩建项目为核心,建设熊猫小镇、逍遥园、梦花园等N个文化旅游消费场景,同步打造X个区域基础配套设施。
  在做好大熊猫科研保护的基础上,打造“熊猫+艺术”“熊猫+文创”“熊猫+绿道”“熊猫+演艺”“熊猫+美食”“熊猫+研学”等泛大熊猫文化主题的新型生态旅游产品,有效疏解熊猫基地客流压力,创新构建大熊猫主题新消费场景,使其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落子,同时提供一个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城市展窗。


  变单一景点为国际旅游度假区
  作为“熊猫星球”的核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改扩建后规模将达3525亩,规划可容纳180只熊猫及其伴生动物:小熊猫和金丝猴。
  游览时间也将从2-3小时转变为2-3天,从成都单景点游客量最大的基地,转变为年游客量达1650万人次,集科研保护、科普教育、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生态型国际旅游度假区。
  据介绍,熊猫基地改扩建项目分为六大主题片区,分别为“冒险溪谷”“探索密林”“无限山丘”“英雄农场”“宝藏湖泊”“科学珍探”。建设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在动物馆舍方面,将建设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的兽舍。
  游客服务方面,将为游客创造更多商业服务和服务设施网点,让游客从“单调的动物展览活动”变为“多元有趣的自由游览活动”。在科研人员方面,将增设科研管理设施,建立智能化综合管理体系。
  此外,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将从景观上打造符合大熊猫在野外的生存环境。这将对游客传统的参观游览方式进行颠覆性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除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让熊猫的世界平静
20180208成都大熊猫基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可爱的大熊猫
成都熊猫基地门口排长队 游客:已变人类基地
【国内旅游景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