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震撼了!逛了一圈2021各大美院本科生毕业作品,我出不来了!!!

转自公众号:美术志

----------------------------------------------------------------------------


今天带大家来看看本科生的作品

他们的毕业设计又是怎样的呢?

由于篇幅有限,以下为有线上展的美院作品

1

2021中央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展包括中国画学院、版画系、雕塑系、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6个教学单位412名学生的毕业作品。
油画系、壁画系、实验艺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以及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5个院系共462名学生的毕业作品。




雕塑系

《野草集》

作者将现实、梦境的冲突,通过雕塑的语言表达,将个体成长中的生命经验用诙谐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再通过空间维度,拆分重组,大小错落,淳朴有趣。最可贵的,是它唤醒了我们的集体记忆了,温度满满。



趴在墙上往下凝视的小孩是作品现实与梦境的开端,踩踏书本垫脚张望的孩童象征了求学的人生经验,被书压着的人好像是迷醉在知识里又像是逃避现实躲藏在体制中的人,随抽屉飞升沉睡的人即困宥于此又似沉醉于这边角四方......



《安眠曲》

这是一组自带伴奏的雕塑作品,每个乐手的神态、妆容、动作,似乎都在讲述一个死者的一生。
作者将这件作品的基调定得冰冷暗淡,更接近他所理解的生命的底色。它既不娱乐,也不煽情,它似乎没有那么容易被大众接受。但更希望它可以触碰灵魂。

《摩天》


这件1.1米高的雕塑作品,主体是一栋9层高的老式居民楼,作者细致地塑造了居民楼中充满人情味的一幕幕场景,将观众的记忆拉回从前。



在这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筒子楼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物:正在训斥孩子的家长,看热闹的邻居,晾晒衣服的街坊,楼下繁忙的小吃店店主,还有送货的快递员等。作者希望用这件作品表现人与人之间温情的关联,而不是冷冰冰的关系。



《困兽》


这件作品构造了具象性的拉扯与撕咬,喻示个体与外界的关系。在场景内的机械运动下,类似肉体的蛹在钢夹和铁板之间挣扎,从视觉上直观展示于剧场之外的观众,在凝视之下,得以见内心的疼痛。


“如我冲出铁幕笼罩的四周,请别再试探我的自由;那些未知的正在消亡,正如我们未曾来过。”

《似我非我》


这组作品描述的是躁郁症患者的状态,这三个形象分别代表忧郁,狂躁,过喜,大部分患者都是在这三种极端情绪中反复横跳,没有缓冲,对情绪把控能力很弱。



后面的显示屏呈现内容也与实际行动方向相反,每组左右两面显示屏也有上下倒置,双重相反效果下,更需要仔细去观察“自己”到底在哪里,它既是“我”,也并非是“我”,找找“自己”在哪里吧。

视觉传达设计

《二级病历》

“一场大病,全家忧心”是中国目前医疗体制下的普遍现象,公众的目光通常聚集于患者本身,而亲属陪护者这个“二级病人”的群体常常被忽略。

作者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周边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第一步通过住院生活的信息整合老制作一本“二级病人”的流转日记,在同一病床不同住院时间的陪护手中流转,起到跨时间经验的传递。



《植物类脑2.0》

这件作品是央美视传系的一等奖,作品提出来一种在人类的视野框架下对植物净化的哲学思考,讨论植物在城市资源壁垒中被迫净化的可能性。


一群由植物类脑驱动的智能外骨骼机器,赋予植物们移动的能力,通过传感器驱动植物探索环境,自主寻找生长最佳环境。





《在场的失语者》

这件是优秀作品二等奖,语言被人们定义为世界的表征,被视作是人类思想的表征,于是我们语言的局限就成为了我们对世界认知的局限。

作品试图重新物化幼儿作为话语者,在语言学习时将字母作为语言容器进行内容填充,再到进入语言共同体后只留下语言容器而缺失自我话语的失语者,最后思考Z时代下“失语者”将怎样重拾自己的话语。

服装设计

《“胶着”·“胶律”》


从疫情时期、被限制的空间内寻找自我的出口。透明胶重复与拼贴制作让我得到一种新的独特质感与语言。


通过胶粘着物体表面的寄生特性,联想首饰与人与情感之间的寄生关系,所以使用透明胶为主体材料,以及日常所见的廉价材料,综合首饰的寄生性进行创作,探索首饰与疗愈的关系。



《ETERNAL》


宠物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多的位置,很多人把宠物视为是朋友甚至亲人。


宠物去世后,我们对它的悼念和处理方式越来越趋于人性,例如选址墓地、火化、标本等等。因为这个毕设的着手点就选在当宠物去世后,能否将服饰与宠物标本结合,让宠物以新的方式与我们共存。



中国画学院

《沉浮》



《少年魔角》




《夜游记》




《观》



《天河丰灯》

-美术志-

/


2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共有284名本科毕业生参加本次展览,展出作品1000余件。



雕塑系

《自述》


当代艺术走向开放包容不再以美学鉴定,唯独屏蔽了美的价值,久而久之,美的事物被打上了“花瓶”的标签,艺术的观念固然重要,但也不必与美对立变成枯燥的说教,愿我们既能在美中。


《20191216》

少年在疫情爆发时穿上防护服,人类抗击肆虐的疫情,努力勇敢的活下去。谨以此作品献给疫情影响下努力生活的每一个人。






《快点长大》


作者从回忆中选取了个人成长阶段的典型性物品,通过对搪瓷材料的敲打、破坏及连接处理,改变了现成品的语境,从而使日常用品的价值超越时间。

视觉传达设计系

《清华园记》


通过文本、图形、声音、影像、动效等元素形成多元化的试听形态,介绍和科普清华风物背后的重要历史及人物,让用户发展出更有深度的清华园体验。


《城乡路2号》


本次毕设以东北工业现状为背景,从多年来和工厂、工人的接触中寻找其特质,将历时一年收集到的采访、影像资料作为素材,进行书籍设计的尝试,意在展现对工厂环境的消极、悲壮、承受时代之痛等刻板印象的反思。


《月像》


月经是“生的希望”,也是女性在身体与精神上的束缚,它伴随月亮的循环往复从未停止,作品将蜷缩的女性与月相图同构为一系列图像,结合月历编排呈现出女性群像,希望在这里,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那天的月亮。



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

《积极废人》

积极代表生而为人的进取心,废人体现失败多于成功的常态,我们只是有着进取心却达不到目标的普通人。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低估自我改变的难度,提出不合理的目标和期待,我们所担心的失败几乎是注定要发生的。





《自动绘画项目》

作品灵感源于波洛克行动绘画带来的思考:当我完全放弃绘制图案的过程中对于画笔的掌控,那我还能控制什么?基于此思考制作了自动绘画的喷色装置并用面料与丝网印胶浆进行绘画上色实验,以此实验过程延展至服装系列。

环境艺术设计

《“你好,我是”短租公寓》

本方案探讨居住空间的内外关系对个体身份重构的作用,以短租公寓的形式组织不同的空间元素与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的关系。


《盖茨比的邀请》

通过对知名影视IP各层次的分析,进行其重点内容提炼,再以多样的方式完成空间元素转换,将IP按照沉浸式体验空间的参与逻辑置入场地。

绘画

《井然有序》

该作品选取了中外电影中女性劳动的片段,用手绘的方式将1000多帧手部的动作进行再刻画。



《梦境重现》

我的梦境总是模糊的、朦胧的,回忆起来只能浓缩成几个画面、一段文字、一些意识。我取出梦境中的一小段内容,将它呈现在画作中,以重现我的梦境。



-美术志-

/

3

中国美术学院今年的大主题是:现在史每个分院都设定了各自的小主题,今年毕业展,除了科技感,最值得关注的,一定是庞大的规模。可以说是全城联动,光是展区就有十个,可以说几乎囊括了杭州最重要的几个展馆。

视觉传达设计系

《时间之觉》

在如今信息社会中,人们往往被数据裹挟,被动地顺应时代节奏。我们的认知里,“公共时间”是全宇宙统一的,稳定地从过去流向未来,全球化的成果之一就是对于时间的超越,过度效率化的生活使人们常忽略自己是此时此刻的存在。

《赏胃期限》

作品以食物感知为出发点,探讨人、食物以及社会的关系,用设计媒介展现加工食物和原生食物的情感、符号,通过对食物以及期限的视觉重构,引发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围绕食物进行的社会议题的思考。

《子曰》

“子曰”基于繁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从思考问题本身转而到思考个体为人。从整理归纳到设计演绎,打破对传统文化的固有认知,理解出传统与现代的转达关系。

《念念》


作品尝试以留守儿童真实故事作为切入点,结合其创造的纸本手迹信息,围绕其故事与记录内容展开设计,试图将真正的话语权归还到在当事人手中。

《逍遥游》


《逍遥游》描绘当下被无意识地裹挟于消费主义巨浪中的青年男女现状。揭示当代青年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通过消费寻求群体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以及自以为“逍遥”的迷失之象。 

设计艺术学系

《解酒实验室·分味》

酒较其它食物有着更多的味觉分子,解酒实验室·分味以“分子解构”形式对酒进行解构重组,将酒的原料、制作工艺、包装贮藏等创造食物的过程进行分子化分解。



雕塑系

《温度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然受到家庭影响,或温暖或冷落,但终会成长,羽翼渐丰,展翅高飞。通过雕塑的形象、颜色等元素来表达情感,抒发对于冷落孩子行为的反对,呼吁大家关注孩子健康成长,不要错过孩子的童年。

《传·骨

《传·骨》主要使用树根作为材料,树根给人一种汇聚的感受,在树根的中间打孔则体现了一种“聚焦”,孔洞这一元素在这里成为了“传递”的媒介,而孔洞之外的主体与客体随着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谁还能拥有休息的权利

将“沙发”这种形象和“纸板箱”进行结合,是对当今社会现象思考的结果。将快递的标志“纸板箱”与当下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并试图探讨追求生活的物质化影响下人们逃避现实生活,出现的“社恐”现象。

公共空间艺术系

《欲之界

作品营造了一个剧场空间,选取了故乡生活中记忆的残片,曾经的繁华被岁月掩埋。我们在世界中踽踽前行之间浸润着对故乡的羁绊。

《乱棋


这个作品揭示了人们建筑理性文明的另一暗面。人们在制造文明高塔的过程中将事物不断分工细化,例如货币、车间、隔断式办公等,而事物也正反过来奴役人们。

《荒宴

以正义之名,受害者被推崇至高,苦难被当作爆料养肥了吸血的媒体,傲慢的置喙者挥舞着黑色的羽翼,冷漠的看客正享受着这场荒宴。


《甜与毒

作者用糖塑造和堆砌一个形象,映射现代人过于甜蜜的生活。在这种甜蜜之后,是焦虑、沉溺,以及如毒药一般潜在的危机。

-美术志-

/

4

这次广美本科毕业展来自广美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七百多名2021届毕业生。



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屏视世界:融合与聚变——

启元、侵蚀、熔断、逆转、慧聚》

广州美术学院2021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18名毕业生、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12名毕业生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合推出沉浸式新媒体服装艺术展演——《屏视世界:融合与聚变》。


展演结合了媒体艺术、服装设计、舞台美术、声音艺术、当代舞、戏剧等各种艺术媒介,通过孤鸣、启元、侵蚀、熔断、逆转、慧聚和涌歌共七幕来展开叙事。

《汉字时空


作品想通过汉字时间与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来谈汉字的维度,汉字不仅是二维的,其中存在着时间形成空间,空间呈现时间的联系。

《流声

收音机与主人公之间拥有着不离不弃的伙伴之情,共同唱响一段奇幻人生。

”包含了细水长流的一生,有缘起、缘结、缘终等抽象之意,又恰似流年韵味;“声”既代表了收音机,又表现了承载过往回忆与寄托未来陪伴之声。

《光种植植物

作品设想未来人类移居海底,由于光源稀缺所以十分重视光,将光作为作物进行栽培,形成光文化。

《海之边境


《海之边境》的主角是一位灵魂徘徊在边境之地,患了重病快要去世的小男孩。他不停地穿梭在边境与现实之间,躲避边境中追逐他的“黑影”。


最终小男孩到达了边境的目的地,与“黑影”得到和解,也把自己的眼睛捐给了一位陌生的小女孩……虽然最后还是离开了,但他的生命也以另一种方式留在了世上。


工业设计学院

《礼品咖啡机

Geschenk咖啡机从复古相机上汲取设计灵感。通过与咖啡的研磨功能和仿手冲萃取功能的融合设计,形成适合滴滤咖啡机的复古工业风格,从而让滴滤咖啡机实现礼品化的转变,使咖啡机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幻·视系列——雪花几

《雪花几》是一张由三层材料面板组合而成的转盘桌子,其中材料面板夹层的几何图案与其表面的肌理色彩相结合,作品兼具茶几的功能特性以及独特的艺术价值,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审美的享受和快乐。

90年代初

围绕怀旧主题,以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地区的旧物为创作元素,结合旧物特征及实用功能进行箱包设计,最终产品以原色植鞣革为材,通过手工缝制,将能唤醒记忆的“旧物”以时尚手作产品的姿态呈现出来。

无常

作品以具有东方传统审美特征的服饰材料,蓝染土布与羊毛毡等,结合禅宗美学思想,和东方传统服饰结构,探索现代设计理念和材料的结合创新与应用,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沙田聚落·生命游戏

广州市大稳村沙田聚落更新设计》

本次毕设选取广州市大稳村作为研究场地,尝试探讨在城市化发展进程日益加速的当代都市中,传统沙田聚落面对的困境、挑战和应对策略。

弦弦共鸣

本次创作的主题是“弦弦共鸣”,以椰胡结构为主体,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材料与手法,组合简化和提炼,以稍许的夸张变形为辅助,再采用现代化的手法来打散、重构,从而构建崭新的空间形态。

-美术志-


/

5

这次西安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展出了1570名本科毕业生共五千余幅(件)作品,是西安美术学院本科教学的一次检验,是这群莘莘学子大学四年的总结。

艺术设计学院

《“不止于妳” ——女性意识

觉醒的艺术化商业空间设计》

作者希望通过这次商业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让女性意识到自我价值, 引发大众对女性的理解与关心,也希望每一位女性能丰富自己的内心,并且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发挥自己的力量, 我们希望每一位女性都闪闪发光!

《奇梦·海错间》

《海错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关于海洋生物的科学画谱,我们几经讨论以“一个属于奇妙海洋的梦”作为我们的创作出发点,通过平面语言与空间展示的手法,对《海错图》中七个物种分类进行整理展示设计。



服装系

《聚·散》

此次毕业作品立足于唐文化,通过剖析何家村窑藏出土金银器的纹样和制作工艺,归纳点元素的类型、装饰特征与形式语言等等呈现点元素在当代首饰上的张力与美感。

《吃还是不吃

此次系列我们选取了消费主义社会下食物的代表,例如冰淇淋,蛋糕等,我们将六套衣服的造型从我们选取的食物中提取进行变形和设计。

《唐·叶形回忆


毕业设计灵感来源于唐代墓室壁画中对植物的描绘与记录。通过对唐代墓室壁画中植物种类和特点进行了梳理,从中找到与服装的切合点。

《多元审美

毕业创作灵感来源于唐朝时期“以胖为美”这一审美文化现象,在平面廓形复合出来后,本人尝试在人台上对平面廓形进行立体化塑造的面料实验,将不同女性体型的剪影裁剪成衣片,进行缝合后得出新的服装廓形。

公共艺术系

《阅后即焚》


作品《阅后即焚》意在表达生活中人们记忆力弱化的现象,记忆以日记为载体,结合水雾成像与感应装置与观者进行互动。

《陶·疫》

运用陶艺符号语言来表现疫情时代特征,能够彰显民族意识、家国情怀,又有当代元素,跟上时代审美潮流。并且表达作者希望疫情一去不复返,希望人们更加注重生命健康安全的心愿。

《何处惹尘埃》

统一化


手中的权利

个人保证书


个体差异

实验艺术系

《您好》

点头礼一个中国的传统习俗,当我们接受别人所说的话时就会点点头,该作品所做的是八个以我为原型的点头装置,不停的在点头,希望不停奔波的人们通过通道时有相同的感受。

《梦回丝路》

想到已灭绝的野生动物,消失已久的夏夜繁星,我开始在心中构想我的创作:这里是一片没有人类干涉的伊甸园,灭绝的野生动物重获新生,在这个星球上永存。我来到这片净土,梦中又回到了丝路。

《让我再看你一眼》

灾难并不是在我们忘记它的时候发生,而是因为我们忘记了它而发生。我们应该怎样去铭记灾难啊,背负着生命的生命,让我再看你一眼吧。

油画系

《间隔》

《我是我自己》

中国画学院

《有我之镜》

《羽翼》

-美术志-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湖北美院本科生优秀毕业作品展!
相约5·20丨2023中央美院毕业季·本科毕业展第一场启幕
32张最烧脑的正负形海报作品,设计感爆棚!
​【学院展讯】鲁迅美术学院:2023届雕塑本科线上毕业展
青年雕塑家刘畅
中国美术学院2021年本科生毕业作品(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