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现代│讲述百人故事(三):萧楚女、陈延年、赵世炎、张太雷

《热血铸春秋  浩气贯日月--党史上著名先烈英模人物国画作品展》,正在龙现代艺术中心隆重展出。展期从2021年1月1日至10月15日,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参观。


9.萧楚女

《萧楚女》-97x180cm

作者:范奕彬


人物简介

萧楚女(1891-1927),湖北汉阳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青年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8月,任中共中央驻四川特派员,领导重庆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四川的革命斗争。1925年5月,萧楚女赴上海,协助恽代英参加团中央领导工作和编辑《中国青年》。1926年初到广州,在毛泽东为代理部长的国民党宣传部任干事兼政治讲习班教授,协助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在毛泽东负责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里任教员。同年底,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到黄埔军校作政治教官。随着大革命形势的发展,蒋介石背叛革命的活动也日益猖獗。萧楚女“字夹风雷,声成金石”,不畏强暴,奋起战斗。他以笔为武器,撰写文章揭露蒋介石新军阀的嘴脸和罪行。1927年4月15日,萧楚女在广州反革命政变中被捕,4月22日牺牲于南京石头城监狱,时年34岁。

萧楚女烈士

故事选摘

萧楚女:君子有美名,铁笔耀春华

 1911年10月10日晚,随着一声枪响,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在武昌揭开了序幕。在前沿阵地眼看着就要被清军占领的紧急关头,只见起义军阵地的战壕里跳出一个人来,顶着密集的弹雨,迅速地爬上龟山炮兵阵地。猛烈的炮弹一发接一发地落入敌军阵地,炸得敌人血肉横飞。起义军奋勇冲向敌阵,终于击退了清军的进攻。事后得知,那位让他们十分敬佩的勇敢战士名叫萧秋,他在协助受伤的炮手开炮时,一只耳朵被大炮震聋了。这时的萧秋,才刚刚20岁。

后来,萧秋任《崇德报》主笔和《大汉报》编辑。萧楚女这个笔名,就是他任编辑期间,借用爱国诗人屈原《离骚》中的“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一句话。“楚”是湖北的简称。他用“楚女”为名,来表示自己救国的志向。当时的青年们对萧楚女的文章爱不释手,每当看到署名“楚女”的文章,便纷纷争相传阅。这个笔名,还曾弄出过笑话来。一些轻薄男子,误以为楚女是女性,向萧楚女求婚的信件,接连不断地飞往编辑部。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后,所长毛泽东聘请萧楚女任教员兼教务主任工作。他把行李搬到学校,吃住在校。他还亲自设置了内容相当广泛的25门课程,很好地完成了毛泽东制定的教学计划。

萧楚女烈士陵园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后的第3天, 广东反动当局出动军警包围了楚女所在的广州东山医院。将在医院内卧病在床的萧楚女推上了囚车。敌人在刑讯室里对萧楚女施用了残酷的刑罚,直至将他打得昏死过去。然而敌人从萧楚女口中,却没有得到一点有用的口供。气急败坏的敌人在一天拂晓将萧楚女押上了刑场。

萧楚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昂首挺胸,以锋利的目光射向敌人,高声回答:“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不怕死的。共产主义运动是镇压不了的。总有一天,人民会审判你们这帮狗豺狼!”残害萧楚女的凶手国民党军官周东,解放后被广州人民政府逮捕归案,受到了正义的判决。

萧楚女纪念馆
萧楚女纪念馆

10.陈延年

《陈延年》-97x180cm

作者:桑麟康


人物简介

陈延年(1898-1927),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陈独秀长子,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旅欧共产主义组织创建人之一。1919年12月,陈延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1922年6月,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创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担任宣传部长。1922年秋加入法国共产党,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3年3月,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4年10月,回国先后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驻粤特派员、中共广东区委秘书兼组织部长、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领导广东、香港、广西和福建南部地区的革命活动,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党员数量从几百人发展到5000多人,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的1/3左右。1925年1月,与周恩来一起扩大成立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建立青年军人联合会,团结左派革命军人。1925年11月,与周恩来等建立著名的叶挺独立团。1925年6月,和苏兆征、邓中夏等领导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中,坚决反对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妥协退让政策。1927年4月,接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同月被选为中共五大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6月,为中共江苏省委书记。6月26日,陈延年被捕。1927年7月4日在上海英勇就义,年仅29岁。

陈延年烈士

故事选摘

陈延年:皖水龙山出俊豪,陈门两代逞天骄。

陈延年是陈独秀的长子,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他协助周恩来组建了以叶挺为团长的独立团;他还和邓中夏、苏兆征等人,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随着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广东党组织在陈延年的领导下也迅速发展。到1927年3月,成为有9000多名党员,有凝聚力、有战斗力,团结坚强的组织。陈延年被誉为“两广王”。

1927年4月,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陈延年在第三天到达上海,不久接任江浙省委书记。一次陈延年在上海施高塔路恒丰里104号省委机关开会时接到报告,一位秘密交通员被捕,而此人了解省委机关的地址。陈延年立即宣布提前结束会议,告诫大家小心谨慎,以防万一。下午3时,为销毁文件 ,陈延年等人再次回到恒丰里104号探视,见没有什么异样,便冒险进门,焚烧办公室内秘密材料。不料不到半小时,省委机关便被国民党军警包围。陈延年等以桌椅板凳与敌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被捕。

陈延年身份暴露后,敌人开始以许诺引诱,妄图从这位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那里得到宝贵的口供,但却一无所获,于是对陈延年施以重刑。陈延年被打得几次昏死过去,仍一声不吭,只字不吐。敌人无计可施,只得下令将陈延年秘密处决。

在被捕后的第九天晚上,陈延年被押到刑场。在刑场上,陈延年浩气凛然,刽子手按他下跪,他傲然而立,怒吼:“革命者决不下跪,只能站着死。”众刀斧手强行按他下跪,他一跃而起,吓得刽子手差点摔倒。刽子手暴怒,用乱刀将延年砍死。蒋介石亲自下令不准收尸。

陈延年纪念邮票

陈延年的弟弟陈乔年,曾担任中共北方区委组织部长。1927年参加了党的“八七”会议,旗帜鲜明批评其父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由于叛徒告密,乔年被捕。1928年6月6日,敌人以五马分尸的方式将他残酷杀害。后人有诗赞曰:

皖水龙山出俊豪,陈门两代逞天骄。

长兄慷慨油汤赴,大弟从容烈火蹈。

昆仲成仁先论定,乃翁评价待推敲。

松年一曲艰辛史,闻者谁人不泪抛?

陈延年烈士陵园

陈延年故居外景
陈延年故居内设

11.赵世炎

《赵世炎》-97x180cm

作者:徐有武


人物简介

赵世炎(1901-1927),重庆酉阳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919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少年学会。1920年5月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春,参与发起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2年6月,与周恩来等人创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任中央执委会书记。1923年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4年回国,先后任中共北京地方执委会委员长、中共北方区执委会宣传部长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领导北京、天津、唐山人民举行游行、罢工、罢课,使北方地区的声援活动和群众斗争连成一片,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1925年10月,当选为内蒙古地区农工兵大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书记,领导蒙古地区的革命工作,培养蒙古族干部,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准备力量。1926年3月,任中共江浙区委组织部长、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兼任江浙区委军委书记。1927年3月21日,与周恩来等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5月当选中共五大中央委员,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代理书记、上海总工会委员长。1927年7月2日,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7月19日,在上海枫林桥畔英勇就义,年仅26岁。

赵世炎烈士

故事选摘

 赵世炎:志士不辞牺牲,火种播满天下

青年时期,赵世炎结识了革命先驱李大钊,深受新思想的启迪和教育。1919年,他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成为反帝反封建的先锋,从此踏上革命征途,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1920年5月,赵世炎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渡重洋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春,他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在领导旅欧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革命斗争中,为党培养出一大批革命骨干。

1924年7月,应李大钊要求,赵世炎回国工作,协助李大钊领导北方各省的斗争。1925年10月,在内蒙古地区农工兵大同盟代表大会上,赵世炎当选为大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书记,为了推动蒙古地区的革命工作和培养蒙古族干部,他和李大钊、邓中夏等经常到蒙藏学校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为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方党组织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五卅”运动中,他与李大钊一起成功领导北方反帝反军阀的斗争,逐渐成为工人运动的领袖。

赵世炎纪念邮票

1926年,为加强江浙地区的工作,党中央任命赵世炎担任中共江浙区委组织部部长、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并兼任江浙区委军委书记。赵世炎深入到工人群众中了解情况,在上海连续发动了100多次罢工斗争。同年10月至次年3月,他先后参与组织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血腥屠杀,上海处在腥风血雨中。他时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以大无畏的革命气魄,继续坚持领导革命斗争。7月2日,因叛徒出卖,赵世炎不幸被捕。他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以“志士不辞牺牲,革命种子已经布满大江南北”的豪情面对死亡。7月19日,赵世炎英勇就义于上海枫林桥畔,年仅26岁。

 赵世炎故居位于酉阳县龙冬乡龙潭镇赵庄,建筑面积710平方米,为清代砖木结构四合院,共有房屋32间。旧居大门上方,邓小平亲笔手书“赵世炎同志故居”。

赵世炎故居

赵世炎故居内雕像
赵世炎故居内设

12.张太雷

《张太雷》-97x180cm

作者:张培楚


人物简介

张太雷(1898-1927),江苏武进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1919年张太雷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成为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干。1920年10月,张太雷加入李大钊发起成立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多次陪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代表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24年春回国,参与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担任团中央总书记。同年出席中共四大并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时兼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宣传部长等职。“四一二政变”后,张太雷先后出席中共五大和八七紧急会议,会上坚决主张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改组后的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委员。并担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兼广东省委军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兼南方局军委委员。1927年12月11日,领导广州起义,建立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陆军委员。12月12日,在与敌人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张太雷烈士

故事选摘

张太雷:用生命去践行共产主义理想

张太雷原名张曾让,1898年6月生,江苏武进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冬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因立志化作“惊雷”,冲散阴霾,改造旧社会,后将名字改为张太雷以铭志。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张太雷积极投身其中,成为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干之一。张太雷参加了李大钊组织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协助其开展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1920年10月,张太雷和邓中夏等一起加入李大钊发起成立的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从1921年春开始,张太雷先后赴苏联工作、学习,任共产国际远东处中国科书记,并多次陪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代表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24年春,张太雷按党的要求回国,担任团中央总书记。1927年,张太雷出席中共五大,尖锐地批评陈独秀右倾错误,任中央临时政治局五名常委之一,被派往广东工作,担任中央南方局书记兼南方局军委委员。

张太雷一到广东,立即研究制定广东全省的暴动计划。广州起义的枪声于1927年12月11日凌晨打响。在张太雷主持下,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张太雷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陆军委员。广州起义的第二天,敌军攻占了起义军的重要阵地,并分兵直扑起义军总指挥部。张太雷闻讯,立即乘车赶赴前线指挥战斗。车在行驶中遭到敌人伏击,张太雷身中三弹倒在插着红旗的敞篷汽车中,壮烈牺牲。临终前,他向战友们嘱托:要和敌人战斗到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用自己短短29年的生命历程践行了“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铮铮誓言。

斯人已逝,英魂永存。

今天江苏省常州市清凉路上,坐落着一座二进三开间江南老式居民建筑,这就是英烈张太雷故居。这里以张太雷革命足迹为线索,通过油画、实物、照片等史料展现了他革命、光辉的一生,也诉说着人们对他的思念与牵挂。

张太雷故居

张太雷纪念馆
张太雷故居内设
张太雷纪念馆大厅

不忘艰难岁月

继承革命精神

高举爱国旗帜

实现伟大复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接任陈延年21天后,他也在同一个地方牺牲
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0)赵世炎 赵世炎(190
赵世炎[中共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
张太雷纪念馆,缅怀革命烈士
同龄英烈的家国情怀:“春衫绿透增惆怅,不为家仇为国仇”
百年中国《五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