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朵云春拍 | 流派多样 精品纷呈——古代书画综述
了解历史上的人物我们大多需要依靠代代相传的文献,然而文献本身的抽象感,并不能充分还原一个具有“血肉”感的形象。在艺术品市场繁荣的今天,大量的古人作品出现在观众面前,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样一种缺憾。

此次朵云轩春拍遴选了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作品,牵涉明清各个时期,十分具有代表意义,供广大藏家、学者、爱好者品鉴。这些作品年代衔接紧密,涉及领域、流派多样,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以下就拍品简练地介绍其梗概,供观者了解其大略。

LOT541
邓石如   隶书
纸本 镜片
33×138 cm
说明:
一、上海博物馆入字编号:202468。
二、阎惠卿(?-1957)旧藏,为家属友情提供。其祖籍天津,曾在上海五马路(今广东路)创办经营“福兴立”、“裕兴隆”两家天津帮布鞋店,一时风靡沪上。上海地方志办公室出品的《黄浦区志》第七节“鞋帽业”中这样写道:“男鞋店以包平和、福兴立、天禄最著名”。阎家后在长乐路巨鹿路附近购置房产,人称“阎公馆”。解放后,此宅曾被作为上海市政协办公处的所在地,现为瑞金一路幼儿园。逝时年逾八十。
三、此拍品与本次春拍《同一上款(二)》专场LOT631至LOT636同为阎惠卿家属友情提供。另朵云轩2019秋拍第754号拍品至第766号拍品亦为阎家后人委托,刘墉、陆治、清康熙发绣观音等精品皆高价成交。
四、“越不聪明越快活”出自《脂砚斋评石头记》之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中“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的甲戌侧批:所谓越不聪明越快活。

邓石如以书学著称于世,有“四体皆善,国朝第一”之美誉,赵之谦又进而评之曰“国朝人书以山人为第一,山人以隶书为第一”。邓石如隶书取法于汉,书风遒丽淳质,结体严整,此幅隶书作品即可见其面目,用笔变化纵横,笔笔中锋,然收笔处不失快意,得六朝风流,融会古今,浑然无迹。值得一提的是,邓石如此作援引《红楼梦》脂批入书,语言通俗,颇富生活意趣,这点突破了传统士人对“通俗小说”的芥蒂,这在当时具有先进意义。


LOT546
文徵明 仇英   寒林钟馗
设色绢本 立轴
61×30.5 cm
著录:
一、《寓意录》卷四,道光庚子年徐氏寒木春华馆刊。
二、《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第159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
三、《文徵明年谱》,第550页,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

文徵明与仇英合写的《寒林钟馗》,是一件关于民俗题材的作品,创作于1544年腊月。除夕张贴钟馗像在明代是十分流行的习俗,即便是作为精英阶层的文徵明也未能免俗。既未能免俗,那他是如何解决这样一种雅文化与俗文化的矛盾的呢?“寒林钟馗”的题材较早见于元代陈琳作品,至文徵明始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文徵明并不善写人物画,遂而牵涉出“文、仇”合作的新方案。这一形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也可找到案例,参见石守谦先生的《雅俗的焦虑:文徵明、钟馗与大众文化》一文。朵云轩此件相较公藏本创作时间晚了10年,但画面的场景设置与意境非常接近,不同处在于人物的动态及神情刻画,配景的布局也做出了一些改变。


LOT551
陈洪绶   写寿图
设色绢本 立轴
135×59 cm
说明:附胶印复制品轴,另参考《上海书画出版社书画目录1960-1980》,胶印卷轴,第31页,上海书画出版。
陈洪绶所作的《写寿图》是他的典型艺术风格,人物造型简练,以线塑形,用笔清圆细劲,有疏旷散逸之气。这幅作品名曰“写寿”,但从选材上看却跳脱传统的范畴,传统祝寿选材多以松柏、寿桃、萱草、仙鹤、仙翁等表意,而这幅作品却以客持莲花相赠,莲花三朵置于青铜瓶中,主人老者手执灵芝仙杖呈前行状,形象所指应为“芳洲”先生无疑。灵芝杖与青铜瓶亦可表意“永寿”,陈洪绶构思跳脱旧习,其巧可见一斑。


LOT553
王时敏   夏山晓霁
设色纸本 立轴
94.5×52.5 cm
著录:
一、《吴越所见书画录》,(清)陆时化撰,第641页。
二、《上海博物馆建馆四十周年特辑集刊》第六期,第88-8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
三、《历代著录画目》,福开森编,第41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8月。
四、《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徐邦达编,第143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3月。
说明:罗振玉旧藏。


LOT543
张瑞图   草书
绫本 立轴
191.5×45 cm
出版:
一、《明清书法大成》第二册,第32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3月。
二、《朵云轩藏书画精品集》,第10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12月。
三、《朵云集珍》,第3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12月。
说明:朵云轩旧藏。

张瑞图是晚明时期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年轻时即以擅书名世,时人将其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并称为“晚明四家”。张瑞图一改端庄典雅的“文派”书风,去其柔态,崇尚“狂草”派和讲求厚重力度的“苏体”笔法,于六朝北碑亦多有汲取。其作品强调运笔的气势与结体的奇崛,笔法硬峭纵放,布局犬齿交错,书风奇而逸,时人赞为“奇恣如生龙动蛇,无点尘气”。这幅作品即是其书法风格的典型案例,笔势开张,有行无列,通篇一气呵成,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LOT549
赵之谦   夏日芳菲
设色纸本 屏轴四幅
壬申(1872 年)作
177.5×47 cm
著录:
一、《赵之谦书画编年图目·上》,第176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
二、《赵之谦著作与研究》,第24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7月。
说明:上款小舫,似即严信厚,亦浙江人,能作书画,收藏尤富。为同道作,自然不会泛泛酬应,识者宜重之。

赵之谦的这幅《花卉》四屏,是其成熟转折期的作品,创作于1872年。这时他的书法已形成特有的“魏体”风格,并与绘画融合无间。赵之谦在绘画技法上注意吸收古人,尤爱青藤、白阳、八大、南田诸家,在这四屏中即可看到他对八大构图与南田“没骨”的巧妙运用,他的绘画强调个人感受,重视写生,于所见无所不画,因此在作品中又带有明显的写实特点。


LOT542
顾见龙   游春图
设色绢本 立轴
162×96 cm
出版:
一、《朵云轩藏品续集》,第4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9月。
二、《朵云轩藏品集第九集》,第1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8月。

顾见龙兼工人物故实,笔法粗犷,衣纹流畅。画佛像极庄严华美,其工细之作堪与仇英共席。描绘人物细致传神,注重人物的神气和动势,笔力劲健,画法近梁楷、戴进、吴伟一路。兼善花卉、翎毛。其传统技法深厚,临摹古人的作品见功夫,能达到乱真的地步。此画写仙姑献寿,以全景青绿山水作背景,在青山绿水间穿插人物和禽鸟,人物、动物呼应有致,悬瀑飞流映带其中,青松白鹤相呼,描绘出如同人间仙境一般的景象,画上有查升所题元人诗一首,点明画面意境。


LOT555
石涛   雨竹图
水墨纸本 镜片
166.5×53.5 cm

石涛《雨竹图》为一高轴巨幛,画取庭院一角,一块硕大的山石从画面左边直入画中,几竿修竹拔地而起,冲霄干云,梢头小枝直插晴空。一丛密叶蜿蜒而下,极富弹性,风娇雨秀,如闻龙吟凤啼之音。为配合纵长的布局,画家系以长题,写了三首自作诗于画上。潇洒的小行书长行直下,郁勃飞动,撑起了画面的气局。


LOT554
罗聘 方婉仪   齐眉介寿
设色纸本 立轴
113×29 cm
出版:
一、《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十二,第164、362页,沪11-407,文物出版社,1993年3月。
二、《扬州画派精品集》,第96-97页,广陵书社,2013年11月。
著录:《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第1913页,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1月。
说明:钱镜塘旧藏。

罗聘与邓石如、伊秉绶同属清中时人,然罗聘的身份与后二者不同。罗聘是“扬州八怪”之一,一生都保持着职业画家的身份,而后二者则是纯粹的学者,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但因为“扬州画派”和“乾嘉学派”的相互影响,这个时期的书画家作品中多蕴含有一种金石意味的笔法。罗聘与其妻方婉仪合作的《齐眉介寿》即是一例。方婉仪以秀雅的笔调写出寿桃,气息灵动清逸,而罗聘则以苍润的笔墨写石笋、竹枝,题字显出浓厚的碑学特征,金石气十足,为画面增添了厚重的元素。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LOT561
王文治   行书
纸本 手卷
30.5×269.5 cm
著录:
一、《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四册,第56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7月。
二、《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二册第362页(沪11一388),文物出版社,1993年3月。
三、《海日楼札丛,海日楼题跋》卷三第446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四、《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第四册,第1899页,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1月。
五、《沈曾植年谱长编》,第323页,中华书局,2007年8月。
六、《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第四册,第1585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年11月。
七、《海日楼书目题跋五种》,第415页,中华书局,2017年1月。
说明:第561号拍品与《同一藏家、上款专场(一)》第40、41号拍品为沈曾植旧藏,海日楼旧物。

王文治此卷书法用笔规矩而洒落,结构紧密而内敛,墨色以淡为主,着实以董其昌书风为底参以苏、黄笔法的再现。王文治忠实地秉承帖意,但无传统帖学的流转圆媚与轻滑。其书用笔转少折多,以折为主,显得果断有致,干净利落。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风神萧散,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此卷为兵燹后劫余之物,曾由沈曾植所藏,得此者自当宝之。


LOT558
袁尚统   匡庐瀑布
设色纸本 立轴
181×73 cm
著录:
一、《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四册,第47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7月。
二、《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十二,第353页,沪11-063,文物出版社,1993年3月。
三、《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第四册,第1875页,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1月。
四、《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第四册,第1567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

袁尚统此轴《匡庐瀑布》为纵式大中堂,画面中央一条瀑布从天而降,直入潭底,下方古木蹉桠,有樵夫观瀑,高士观泉。中段山亭中有二人坐观飞瀑,上有云层流动,这一切都是画家为衬托飞瀑之高悬而设计,以人衬景,可谓妙极。全画以枯笔墨色皴擦勾勒,笔法繁密,似元代王蒙画风。山石、云瀑、树木、云水都历历在目,层次分明。布局上虚下实,上临无际,下映深潭,恰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之势。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LOT545
永瑢   多子多福
纸本 手卷
32×226 cm
著录:
一、《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十二,第350页,沪9-67,文物出版社,1993年3月。
二、《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第1858页,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1月。
说明:此件作品为林则徐旧藏,有阮元、包松溪、程清遗等人鉴藏印。

乾隆之子永瑢英年早逝,画作传世不多,此得见幼年之作《多子多福图》,珍稀可见一斑。全图以展观延伸的形式进行创作,巧妙地运用了孩童手中的线、廊庭、篱笆、江岸乃至人物的顾盼关系为视觉指引,使画面内容一步步延伸。在画面中永瑢重点描绘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莲藕”、“石榴”,其硕大远非常态,成群的孩童嬉戏,抬着石榴,捧着莲花,甚至还在一巨藕之上绘妇人携童的景象。背后绘一庭院,依山傍水,安静悠闲。此作虽为幼年之笔,然构思巧妙,章法浑成,笔墨秀逸大有明人气韵,诚佳构也。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LOT548
董其昌   草书
水墨绢本 手卷
54.5×398 cm

董其昌与张瑞图并称“晚明四家”,明季是帖学占据主流的时代,董其昌、张瑞图皆从其出,但二人的书法风格上却相去甚远。前人评董其昌书有“颜骨赵姿”之美,书风飘逸空灵、圆劲秀逸。此幅草书作品即很好地展现了他书风灵逸的特征,款署“仿唐释怀素笔意”,通篇气韵一以贯之,章法疏朗匀称,具传古法。董其昌深受禅宗思想影响,于书学之道主“悟”,善于取法古人,尝言“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此作得古人韵而存己性,正是对他书学理念的诠释。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LOT557
黄道周   草书
绢本 手卷
24×207.5 cm
诗文著录:《徐霞客游记》,(明)徐霞客撰,清刻本。(见于《万有文库第一集》,第15页,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八年)。
说明:金城旧藏。

黄道周乃文士出身,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自成一家,是一位有气节的通才。他的这卷草书,很好地展现了他的诗才与书才。更有趣者是,此卷内容记录了黄道周与徐霞客一段交往游历的史实,所访“完公”乃指黄道周弟子、铜山名士刘善懋(字公浣,崇祯三年举人),黄道周邀请徐霞客同游乡土可见二人关系亲密。一忠杰文仕、一云鹤奇人,惺惺相惜,可谓美谈逸事也。


LOT559
唐寅   春山结侣
设色绢本 立轴
79.5×33 cm
出版:《浣花斋——让世界看见匠人心》,第139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9年1月。
著录:《吴湖帆文稿》,第406-407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9月。
说明:吴湖帆旧藏。

唐伯虎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流派,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人物造型准确,兼工带写,笔简意赅,画卷饶有意趣。其《春山结侣图》很好地体现了唐伯虎的山水绘画造型风格。此画以北派斧劈皴为主要手法,松萝飘荡,屋舍俨然,其行笔秀润缜密而有韵度。吴湖帆在边跋中指出唐寅此画笔法从李唐得来,为其五十岁以前之作,这和古人论唐寅之画“远攻李唐足任偏师,近交沈周可当半席”的结论是完全吻合的。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LOT544
王武   活色生香
水墨绢本 手卷
25.5×358 cm
说明:此件拍品与LOT547及同一上款二专场LOT624至LOT630为同一藏家提供。

王武是清初职业画手,擅花鸟,以诸生入太学,属院派花鸟正宗。王武的这幅《活色生香》卷,则纯以水墨写出,拟元人笔意,集各时花卉于一卷,生动可爱,其中包括梅花、桃花、兰花、荷花、菊花、水仙等等,虽不着一色,然其韵致尽显丽姿,吴大澂题曰“活色生香”。


LOT552
冒襄   草书
纸本 立轴
130.5×62 cm
说明:冒广生(1873-1959),字鹤亭,号疚斋。江苏如皋人,因出生于广州而得名,我国近代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其先祖为元世祖忽必烈,冒氏为如皋大族,书香门第,冒辟疆是他的祖辈。民国历任农商部全国经济调查会会长、江浙等地海关监督;抗战胜利后任中山大学教授、南京国史馆纂修;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市长特地聘任他为上海市文管会特约顾问。

冒襄长于文事,并不专工于书法,但其墨迹却很有其个性特点。他的字体既有米南宫的恣肆,又有颜鲁公的厚重,显得张力十足,潇洒不羁。点画之间没有多少雕琢气,却弥漫着一种别样的苍茫气息,可见作者是至情至性的真性情中人。冒襄虽处于乱世,却得享高寿,此件为其晚年所书,老笔纷披,脱却藩篱,一任天真了。


中国古代书画的遗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贴近于历史原貌的视角,让我们能更真实地探索前人曾经走过的路以及达到的高度,设身处地感受他们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下所经历的人生和产生的思想。朵云轩春拍古代书画中还有许多精彩的作品等待大家前来品鉴,这些作品背后所包含的不仅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更是一个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


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

百年老字号朵云轩自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两个甲子,和国内外艺术家、收藏家风雨同行,她目睹了海上艺坛藏界百年来的演变历程,在近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书画之家”、“江南艺苑”的美名不胫而走。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历经风雨和阳光,完成国有化的朵云轩作为沪上艺术品行业代表性企业最终走向发展壮大,坚持开展书画收购、出版、教育和研究业务,抢救、收藏了大量民间流散珍贵文物。

1992年,朵云轩注册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其创办宗旨在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提高国民文化艺术素养。1993年朵云轩敲响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第一槌,开启了中国艺术品市场高歌猛进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领跑者,和大家共同见证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公司每年举办多场艺术品拍卖会。规范经营、诚信操作、业务精准是公司走向成功之路的金钥匙。自创办以来,朵云轩恪守“守法、诚信、文明、优质”的经营理念,已集揽、培养了大批专业鉴定人员,全体同仁以精心组织、谨慎操作的认真态度,以公平、公正、公开的职业准则和重信誉、重质量、重服务的敬业精神,为朵云轩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优良的业绩、规范的经营和诚信的服务享誉海内外。自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设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青花奖”及相关年度排行榜以来,公司年年入选含金量最高奖项“年度十佳企业”,同时获得结算能力奖等多项单项奖。2018年,公司提供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服务”首批通过“上海品牌”认证,并在2019年、2020年成功续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朵云春拍】古代书画专场揽胜
[十三少整理作品]王铎书法欣赏(上卷)
上海朵云轩拍卖30周年庆典拍
【嘉德四季49期】中国古代书画(一)专场推介(下)
西泠印社秋拍|中国古代书画选粹
近现代书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