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严歌苓和她的《小姨多鹤》

01

严歌苓和张爱玲都是我很喜欢的作家。她们的共同点是很会讲故事。文章用词不华丽,却一针见血,不矫情,不粉饰。用词直白,却非常耐看。

这几年陆续看过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少女小渔》《扶桑》《金陵十三钗》《一个女人的史诗》《铁梨花》等。她的小说都是大手笔,有种恢宏气势,反应时代变迁。她笔下的人物鲜活生动,看完后就觉得主人公活灵活现地站在我们面前。(记得她曾说写文章要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

严歌苓的所有小说基本都被改编成电影,她凭一己之力成为好莱坞金牌编剧。是华人圈里拥有较高影响力的作家。甚至国内专门成立研究院来研究她的文。严歌苓的作品被评论家赞为:

“近年来艺术最讲究的作品,小说有一种张力,充满了嗅觉,听觉,视觉和高度的敏感性”。大有“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之概

02

这两天看完了严歌苓的《小姨多鹤》,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小说主要讲述了1945年到wen ge后的这几十年,东北一个特殊家庭的故事。

曾经一大批日本遗孤在我们中国东北地区,被自己的国家遗弃。

书的开篇就是疯狂的大逃亡,整个村庄人的自杀,有很多日本母亲掐死自己的孩子,他们觉得这是最好的方式。

老人们很有秩序,一个一个来,如同战败后粮食短缺,排队领饭团子。几分钟之后,老人们的晚辈们全聚拢到老人们身边。聚成“永恒的全家福”。

这是多么悲壮和凄凉啊!

还有受伤的人群半夜集体跳河自杀,为了不拖累大部队。这真是崇尚自杀的国度。

03

16岁的日本少女多鹤哀求久美的母亲,久美生病了,能不能让她今天不死,让她多活一天,就多活一天……

三千多人的逃亡队伍最后只剩下几百人,多鹤就是幸存者之一,他们被放在大麻袋里,论斤论量地卖。

很多中国人觉得几块钱买个大活人回家,可以帮忙干干杂活,是超级划算的事。东北某小城的火车站站长老张两口子,花7元买下了16岁的多鹤。

他们是想买个女子帮张家传宗接代。他们的儿媳小环怀孕时被日本兵追赶从马上摔了下来。医生问是保大人还是小孩的时候,他们的儿子张俭坚决要保大人,从此小环没有了生育能力。

小环看到家里买回了个日本婆,赌气地回了娘家。她是出生于村子里的中上等人家,从小被父母娇惯,但还是很识大体,并没有向自己母亲诉说张家买日本婆的事。

张俭来接她时,她也是见好就收,跟着回到张家,默认了日本姑娘多鹤的存在。小环还鼓励张俭晚上去多鹤那肥沃的土地播种,不要把种子撒在她这荒芜的土壤上浪费。

多鹤沉默隐忍,勤劳爱干净,她也曾逃跑过,发现自己怀孕后,又无奈地回到张家。她可以看懂汉字,张家开始是写字与她交流,慢慢地她会讲些简单字词。

丫头是多鹤为张家生的第一个孩子,因为是女孩,还得继续生。没有按照之前的设想,生完孩子立即把多鹤用麻袋扔出去。小环每天抱着丫头出去转悠,真心当作是自己的孩子。

为了免人猜疑,张家让孩子喊小环妈妈,喊多鹤为小姨。

小环曾对张俭说,她自己不能生育是日本人所造成,家族有很多人被日本兵所迫害。哪天要多鹤抵条命也不过分,他们国家是如何欺辱我们中国人的。但小环只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为了张家的香火,张俭又开始去多鹤的房间,如同办例行公事。不久后,多鹤又生了一对双胞胎。

那天多鹤独自去山上看花,没想到肚子绞痛要临盆,边上空无一人,天越来越黑。小环四处找多鹤,寻着多鹤呻吟的声音,到跟前看到孩子的头发已经出来,往回家已经来不及,脱下自己的衣服,用自己的金牙咬断脐带。

小环说,你在这坐着等下,我把两孩子抱回去喊张俭过来背你。小环转身走了几步,心里有两个念头在打架,孩子带走,她一个人在这山上,会不会被狼吃掉?但自己和张俭就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不用家里多个日本小姨,孩子以后也只和她亲。

但在重要的时刻,小环还是回到多鹤身边。我不能把你一个人丢在这,太危险了,我要陪你。

天越来冷,张俭带着保安队的人拿着手电筒找到了他们。

04

新中国已经成立,他们窝藏有日本女子,担心有牵连,张俭带着妻子儿女辗转从马鞍山又到江南小城。

小环曾哭着说不想离开老家,她是没见过市面的土窝娇闺女。她内心有一百个不情愿还是跟随张俭一道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孩子们在一天天长大,家里遇到事,都是有小环来出主意安排,她性格泼辣,天不怕地不怕,不准任何人欺负到她家孩子。她大大咧咧,爱笑爱闹,别人对她是又敬又怕,豪爽性格,人缘好。

在多鹤生下双胞胎后,张俭曾把多鹤和孩子带到比较远的地方游玩,有意丢下她。他觉得这样家庭好相处,以后麻烦少。

当他带孩子回来后,被小环劈头盖脸地痛骂,你这是蓄意谋杀,现在我们一家子已经分不开了。

他们到原地寻找打听却没有结果。直到一个多月后,多鹤像个疯子似地出现在她家门口,她回来拉着张俭揪打一顿。

她突然想到日本代浪村的“好样死法”,何必再浪费力气。暗暗打算半夜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去死,让张俭后悔都来不及。

但在最后关头,还是被小环的嘻笑性格打消了念头。小环帮她洗澡,洗了三盆水,笑说,真可惜了这好水呀!

小环说,再难的日子,我们一起凑合着过。

05

多鹤是跟着运西瓜的火车,边搭车,边走,写字问人,没有了钱又挨饿,经历无数艰辛,只为寻找自己孩子的气息,这是母爱的力量。

在南方生活的那多年,小环只在她父母去世时才回东北老家。她母亲临死前说,我就是最牵挂你呀,虽说有三个孩子,你待他们再好,但都不是你亲生的。小环道,你放心,全家大小都听我治服呢!

书中多处描写多鹤撅着屁股擦地板,家里擦得一尘不染,窗户玻璃干净得像是没窗子,厨房也是没有一点油污。家里每个人的衣服烫得平平整整,进门必须要脱鞋,她喜欢对人鞠躬。

她的的性格同小环相反,因为语言不通,身份尴尬,本不多言的多鹤,像是个哑巴机器。这样也能减少周围人的怀疑,邻居们认为张家那小姨脑子不灵光。

张俭的同事小石和小彭都很喜欢美丽温柔的多鹤,常上他们家串门,爱热闹的小环都是热情相待。

多鹤具备了男人所喜欢的诸多属性,漂亮有韵味,天真性感,爱洁净勤快,话少不生事。

也许是日久生情或许是命中注定,有两年的时间,张俭和多鹤疯狂地爱上了彼此,为担心小环不开心。他们偷偷地约会,晚上在学校教室的课桌上做爱。在树丛里,在墓地边的花丛里。上夜班时,张俭白天会骑自行车带多鹤去老远的江边去玩。

张俭为让多鹤有不同的体验,好几次去钢厂的电影院后台,他们如烈焰般地相爱,好似全世界都消失了……

高层领导要来马鞍山钢厂视察,进行安全扫除,张俭和多鹤那次被发现了。他用机智保护多鹤穿衣逃走。当他被抓到钢厂审问作风问题时,张俭咬定是和我爱人。

那为什么要到电影院,还要让她逃走?张俭耷拉着他的骆驼双眼,拒不回答。

同在钢厂工作的小彭早就怀疑多鹤,为什么经常和张俭一前一后进门,为什么到现在不结婚,闷不做声的张俭还真会吃窝边嫩草。

小彭骑自行车快速赶到小环家,他想小环嫂这么泼辣的人,不会容许自己的男人爱上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妹妹。

当小彭把张俭被抓的事告诉小环时,小环迅速反应过来,大笑着说:我以为什么大事呢,那是我呀!走走走,我跟你到你们厂保卫科。小环的胆大脸皮厚,什么话都敢说,让保卫科在场的所有男人都脸红。

为什么一定要在家里呀,家里巴掌大点地方,三个孩子,我想在那里,怎么办?你们有娶老婆吗,你们懂不懂呀……

这事被小环给摆平了。但她内心受到一万点伤害,她一直支持张俭和多鹤在一起,为什么要把她当外人瞒着她。她从来对自己和张俭的感情无比笃定。这刻知道他们内心从此生分了。她或许只是像个姐姐,母亲的角色。

06

大女儿丫头从小特别懂事,爱笑开朗。成绩门门第一。小儿子张钢性格像他父亲张俭,沉默寡言,上学时特别喜欢在外惹事。

让家人引以为傲的女儿丫头被空中滑翔学校退学。当初考上时,小环去小区周围家家报喜,在大家的无比羡慕中丫头去学校报到。

因为丫头在学校,睡梦中讲些日语单词,引起了大家的怀疑,有人用录音机录下她的梦话。她所说的都是她小姨常做的一些日本食物单词,学校开始调查她的档案。没想到她自己开学前把档案改成出生贫苦农村,奶奶瘫痪。

而她上火车时所穿衣服,能讲点日语,这不可能是偏远农村孩子所拥有的现象,事情严重,违反制度被迫退学。

大儿子张铁也说,如果可以改我也想改家庭。不赞成把姐姐接回来招人笑话。

小环气坏了,你们都嫌出生在这家不好,宁可自己的父母是农民。你姐姐给你带来荣耀时,你就宣扬那是你姐姐,现在你们都不欢迎她。当年你还是我接生的,当初怎么没把你给掐死。

丫头自己觉得没脸再回来,退学后直接到东北老家找了份工作。

小彭凭借自己的聪明努力,当上钢厂领导,他曾为自己暗恋多年的多鹤离婚,恢复自由身的他,却又不想搅进张家的这趟浑水。

时代的变数,人性的贪婪。小彭已不是从前常去小环家献殷勤的小彭。他觉得多鹤是个扫把星,她要为自己前途着想,最后他们成为了敌人。

轰轰烈烈地大运动开始了,大儿子张铁早预感到自己有日本血缘。丫头也是一样,所以才自己改档案。

张铁离家出走到小彭叔那找活干,和家庭脱离关系,他觉得家里乌烟瘴气,怕哪天连累到自己。

张俭开吊车出了事故被抓起来,一个热热闹闹地大家庭,没有了收入来源。向来懒惰的小环开始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去菜市场边捡带偷。张钢在学校演出拉二胡,她和多鹤做了很多好吃的送到现场。

小环还拉出缝纫机在居委会楼下给别人做衣服来贴补家用。多鹤被居委会查出是日本人,她这辈子饱受内心之苦,妻不妻,妾不妾,忍受在异乡的孤独落寞,常常想起代浪村人的逃亡和自杀的梦魇。

多鹤被居委会要求戴上袖章, 上面写着:我是日本人竹内多鹤。小环说,他们让你带就带,但把两边缝上荷叶边,搞好看点。在困苦无奈的日子里,她们依然尽力找点乐子。

07

数年后,当年多鹤救下的小女孩久美,以田中首相的护士身份来到中国,通过中国政府几经波折联系上她。久美费劲心思把多鹤接回日本。中日已开始建交,久美在战争中也失去了所有亲人,她要多鹤做她的亲人。

五年后,多鹤从日本回到中国这片土地,小环去接她,她给全家每个人都带了礼物。张俭从死刑改缓刑最后出狱。其实他这个案子是怨案,却白受那么多罪,提议审这个案子的小彭也已被打倒下台,这到底是谁的过错?

张俭已生重病,多鹤这次来中国是接他到日本治病。小环很支持,去日本好,日本好,周围几人能有福气去日本。

张俭临死前嘱咐多鹤如果可以把丫头先移民到日本,数她过得最不如意。在日本做清洁工的多鹤没有足够的能力,是久美帮助丫头一家移民到日本。

大儿子张铁不服气了,凭什么让姐姐去日本,妈妈在被人戴袖章天天扫居委会厕所的时候,她在哪里?她为这个家做了什么?应该我去才对……

小环愤愤地说,那你这兔崽子为这个家庭做了什么?你也想去日本,好吧!机票没有,我砸锅卖铁也帮你凑够。

小环日夜兼程地做衣服,眼里都是血丝。二子张钢从部队回来探亲,看到小环瘦成这样,才知道是为哥哥筹钱出国。他说,妈妈你不要再辛苦熬夜了,我会帮哥哥凑钱。小环辛苦一年终于攒下三百多元钱给了张铁。

她越来越老了,陪在身边的是当年小彭为讨好多鹤送的一条黑狗,狗也老了,眼睛得了白内障。小环每天就和黑狗对话。张俭因骨髓癌在日本去世,最后一面小环都没有见到。

小环常会收到多鹤的信件,多鹤说他们这群战争中的遗孤回去晚了,日本并没有自己的位置,遭人歧视,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希望请愿有好结果,她做梦都是在中国生活的情节……

丫头在日本很少写信回来,张铁更是从来不写。

二儿子张钢开始还写信,后来在外地成家生娃,信也越来越少,还好他没吵着要去日本。一生爱热闹爱争强的小环,已安静下来,继续缝缝补补赚点小钱。她说以前爱争爱吵,那是为家人。现在一个人了,还争什么。

08

虽然书名是《小姨多鹤》,但我觉得作者写小环更多些,多鹤的命运是战争造成的,但她好歹遇见了张家,城市工人家庭,也没有虐待她,有自己的骨肉孩子。性格开朗的小环更是大气度,待她如同亲人。

我觉得最苦的算是小环了,操持一生,这个家没有她早就散了,她是全家的脊梁柱。在她身上体现了伟大的母性光芒,有悲悯博爱之心。她若心眼坏,可以无数次把多鹤除掉,但她却没有这么做。老来却落得孤苦无依。

严歌苓这篇小说,塑造小环和多鹤最为成功。张俭和丫头有点模糊,前后反差大,总体是部非常精彩的小说。书中的每个人物都很让人心疼。这就像是一个很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大时代悲剧下,小人物的生存哲学和命运突围的故事,同时和大背景又是息息相关。

多年前他们从祖国日本来的时候,旗号是'垦荒开拓团’,那时谁也不知道舒展无垠的田野是他们的政府从中国人手里夺来的。

因“垦荒开拓团”来中国的日本人到底有多少。他们是被迫还是跟风来中国?作为战败国的普通民众会有什么好下场?即便上层说要优待,底下人会做到不发泄仇恨?

《小姨多鹤》这本书,让我们知道原来那场战争受伤害的并不只我们中国人。回想书里日本人大喊:快跑,中国人来了。

这真是有深意啊!愿世界永远和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严歌苓笔下的竹内多鹤的悲惨命运就是战败的侵略国的命运
老公一句“保大人”,是她的福气,也是她一生悲剧的开始~
水.寒傲似冰​|小姨多鹤-观后感
同一屋檐两女共侍一夫,《小姨多鹤》讲述了段荒诞又真实的姐妹情
《小姨多鹤》:女人这一生,该如何面对苦难?
《小姨多鹤》原著:3个亲生子女称她“小姨”40年,心酸也温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