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归博士学投资,他如何赚到高收益?| 微淼校友故事
初见林同学的人,都会感慨于他的“金字招牌”:海归博士,两次跨境创业,妥妥“人生赢家”。
 
谁会想到,这样的人,内心也会充满迷茫和痛苦:“本科和硕士的专业都是机械电子工程,博士专业是半导体激光通信,都属工程专业,但自己不感兴趣。”
 
读到博士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奔着“科研梦”而去。但林同学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人生短暂,为什么抓着自己不感兴趣的,去将就自己的人生?放手吧,放弃原有的学术生涯……”
 
终于,再三斟酌之下,他决定不去科研机构,不去高校。2019年,他来到上海,成为“上漂一族”。也是在这一年,他接触了各种金融知识,也认识了微淼。
 
他这样形容这次相遇的意义:“感谢微淼补全了自己有肉体但没有灵魂和血液的人生。
 
从澳洲到上海,转变身份
 
林同学是厦门人。2013年,他到澳洲攻读博士,五年后,成功拿下工科博士学位。
 
“期间两次创业跨境电商。”第一次,是2016年,行业正处于的白热化竞争阶段,他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融资失败。
 
第二次,是2018年,他想结合自己的供应链和客户渠道优势,在小圈子中,“突破一下捞一笔”。
 
但博士毕业回老家后,“压力倍增”,第二个项目收益在瓶颈徘徊,他觉得这对自己是一种消耗。经过半年多的斟酌,他决定放弃扩大经营,由客服继续料理,维持现状了。
 
生意不扩大了,学术也不做了,那接下来去哪儿呢?
 

看到了家乡发展的天花板,“知道上海的机会多”,2019年5月,林同学来到上海。在“创业激情的余温”下,他做了一个月总裁助理之后离职。
 
他觉得,自己创业未果,最根本的还是“能力不足”,但他在总助岗位上收获的,跟自己当前发展需要的并不匹配。“一个人的进步如果没有圈子或者一个导师的引领,会是非常困难的。”
 
直到在2019年末接触到了微淼,林同学才终于“认清了自己”,从此对金融“一发不可收拾”。不然,他“可能还在奔四的道路上,继续迂回” 。
 
他“没有丝毫犹豫”就报名了商学院的全套课程。“因为我知道,真正大笔财富的积累需要靠钱生钱,工作技能的获取只是为了获得第一桶金,而我少的已经不是一桶金,是钱生钱的知识。”

用读博的态度学习
 
作为“学霸代言人”,林同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路有很多值得赞扬和称道的地方,我们也邀请了林同学给我们分享一下他的学习方法:
 
“我学习的习惯是结合了读博的习惯,读博是必须要有科研上的突破的。博导老师跟我说过,‘要拿到博士学位,必须在全世界都没有做出某个成果的领域里,寻找到一个自己能突破的点‘。

‘这是很难的,但是也很简单‘,我们导师说,‘瞄准一个点,吃饭、上厕所、走在路上、甚至睡觉都在想它,就没有攻破不了的难题‘。
 
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我会把和知识点相关的,都尽量聚在一起学,保证知识相互弥补、相互渗透,这样产出才能最大化。

比如学微淼的课时还会选择财报、投资和创业的书籍来看,还会看一些财经背后的经济学原理等。但自己要尽量保证选取的知识库比较权威和系统尽量不要道听途说去学习。
更重要的是,结合着思考学——比如:为什么会有股票市场?如何投资才能保证盈利的同时,还能持久?自己栽坑的原因是什么?连续栽坑的原因是什么?稳定的资本市场是什么样的?有价值的股票是什么样的等等……

最后,在学后需要有实操。实操内容可以是理论课后的作业、证券账户的开通、指数基金投资、国债逆回购投资等等;尝试关注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理解背后的原理;结合自己创业的经验,感受什么是融资和投资,回顾自己的投资,细品什么是风险和收益。”

习惯、思考、和实操的结合,最终才让林同学在金融理财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博士,但这背后对于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挖掘,是每个人都可以受到启发的。

 
从金融小白到赚回40倍学费

其实,2019年起,林同学就已经开始购买场外基金了。当时他不敢买多,也不知道买什么,但想着“总得开始”,所以他把大比例资金都放在xx宝里,仅有10-20%购买债券、黄金和基金。
 
“年化收益在5-8%,我就已经很开心了,因为比起xx宝和定期,这已经是超额的收益。”
 
当然,他掉的坑不少:追涨杀跌,频繁买卖,“总感觉与‘几个亿’擦肩而过”。

不过他自己也清楚,这并不是偶然,因为自己都是稀里糊涂的,“既不知道买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买,更不知道什么时候卖。”
 
归根结底,他当时并不了解什么是基金、什么是股票,股票在资本市场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需要股票市场,简而言之,就是纯粹金融小白。
 

在微淼接触到金融理财知识后,林同学真的相见恨晚。

“我自身有一定的创业经验,从实体经济的这一面,自己一直在跟金融学背后的资本遥相呼应,感觉总有一个人在灯火阑珊处等我,但一直不回头。现在是让我逮到这个人了,并查到了他的户口,发现生辰八字都居然匹配的……”
 
学习半年之后,他的收获“是巨大的,甚至难以全面描述。”

最直接的,就是采访时接近40倍学费的收益。
 
不过他说,他还需要强化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获取财富的能力,二是维持财富永续的能力。
 
“我知道,第二种能力更重要,否则守不住财,还是白搭。所以我踏上了进军金融行业的‘不归路’——决定拿下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许注册金融分析师)和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金融风险管理师)证书。生活变得更加忙碌了,不过却越来越开心。”

林同学想告诉大家,“相对权威的知识是一切收益的源泉。”


对此,也可以用他的一些建议和经验教训来进一步解释。

建议



1. 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尽量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2. 找准适合自己的、较为权威的投资知识库,丰满自己的羽翼(微淼课程通俗易懂、符合大众);
3. 抓住不停的实操的机会,让羽翼加固;
4. 投资与自己知识水平相对应的产品,获取对应的收益;
5. 凭运气挣来的钱会凭“实力”亏掉,所以额外的收益一定只能通过学习额外更多的知识来获取,找到更多的权威的知识来学习(一定要比较权威);
6. 在没有较多起始本金的情况下,集中精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范畴的业务能力。

 

经验教训



1.用大笔资金或融资来投资与自己知识不匹配的金融产品——会交学费的;
2.利用传闻和互联网小道消息,如:互联网的新闻、水平参差不齐的股友之间的言论等来丰富自己的知识,误认为自己是老司机——会浪费时间的;
3.利用小道消息等非权威知识炒短线股票,研究股价趋势——是舍本逐末的。

这些大家都要尽量避免。


校友寄语
 
从工科博士转行金融,林同学心中有很多感想。
 
“《富爸爸穷爸爸》的书里描述过——真正的富人需要掌握四个学科:会计、投资、市场、法律。

会计和投资都属于金融;市场必须基于很强的业务能力,即专业技能;法律,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会在有限的法律条文框架内,利益最大化。

这四门学科构建了整个财富帝国。”
 
林同学通过自身的经历,了解了“市场”,而在微淼,他又提高了会计和投资的能力……可以说,他离“真正的富人”更近了。
 
他也领悟到,“人生来就是在投资,每一件事,不管你有没有感觉,都是在投资。当知道如何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成为人生赢家就不是很难的事。

另外,“每件事都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会随着你的知识体系的增加而减少。知识增加得越快、体系越完善,离收获财富的巅峰越近。
 

“微淼传达的财务自由的观念,不仅是在告诉我怎么实现财务自由,而是一个生生不息让自己进步、并获得快乐的一种生活理念,不是某一种‘有钱的’状态。” 
 
其实,以“钱生的钱能够大于自己的生活开销”为财务自由标准,林同学已经达到了。但对他来说,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是新的人生目标和生活状态的起点,也就是一种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在这个把终点变为起点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和收益,并且收获了可以一直越来越快乐的方法。
 
愿大家都能像林同学一样,在微淼收获真正的快乐与喜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财基础知识:理财投资应遵循四大原则,你做到了吗?
即使学懂了财经金融,你离真正赚钱还很远!
我们一起快乐学习——给金融系同学的一封信
如何让自己的财富快速增值?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
储备未来的“精神资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