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社会下网贷和信用卡对现代青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直接上答案:我个人认为信用卡的出现对现代青年是利大于弊,但是网络贷款的出现则是弊大于利。

首先,信用卡的出现无论是对哪些人群都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并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信用卡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功能已经越来越完善和齐全,已经简单地从单一的支付透支功能发展为多功能的信用卡。

目前信用卡已经发展为以下功能:直接购物消费功能,累计大额购物消费可以分期付款功能,授信额度内透支取现功能,消费清算之前的预授权功能,境外购物消费后的汇兑结算功能,小额信贷功能,参加各种购物消费优惠活动,积分累积功能,很多信用卡都可以购物消费累积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礼品甚至兑现。信用卡已经完全渗透到人们的工作、旅游、消费、娱乐、缴费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信用卡不仅仅是支付手段和消费行为,更是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说信用卡极大地便利了持卡人的生活一点也不为过。而且在未来,信用卡通过场景服务体系的建立将重塑人、支付、消费、金融、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将极致的金融服务体验嵌入大量消费支付场景,从而以信用卡为消费载体实现更多的服务体验。

所以说,正是信用卡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所以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

其次,现实中确实也出现了一些信用卡透支过度的问题,但那是信用卡的管理问题以及信用卡使用人缺乏理性的消费行为,不是信用卡本身的问题

信用卡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73.85亿张,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59亿张,全国人均持有信用卡0.47张。如果考虑农村的因素,城市人口每全张以上甚至两张信用卡的人大有人在。信用卡的透支和贷款功能越来越强大,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末,银行卡授信总额为15.4万亿元,同比增长23.40%;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2.24万元,同比增长5.66%。

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信用卡持有人过度透支、过度消费成为现实中的所谓“卡奴”,而且信用卡透支逾期金额也越来越大,从一定意义上也造成了一些悲剧。去年以来多数信用卡大行不良率上升,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我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80.98亿元,环比增长16.43%。

有的人短短一段时间就办理了20多张信用卡,最终信用卡的总额度达到了200多万,只好先卖掉自己的住房以偿还信用卡。

从目前情况看,过度信赖信用卡确实对一部分人构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2014年上海银监局就对工行上海市分行、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交行信用卡中心等7家银行处以总共24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原因是对信用卡存在没有充分审查申请人资料真实性、过度授信等违规行为,上海一家三口人利用十余张信用卡总透支额度达50多万,透支金额或被用于炒作期货,最终导致信用卡透支无力偿还。

前一段时间也出现过珠海女子陈某月薪3000多元,名下却有14张信用卡、授信额度超过77万、合计欠款达87万多元难以重负的悲剧,银行业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但是出现这样的问题只能说信用卡的授信额度整体管理有待加强,个别人不当使用信用卡、过度透支导致超前消费,并不能说就是信用卡本身问题。

整体来看信用卡还是利大于弊,关键是如何引导正确消费和加强信用卡整体授信额度的管理和使用管理。

其三,网络贷款由于贷款的用途审查为严格和对信贷主体的审查偏松,特别是各种高利息贷款无疑助长了现代青年的畸形消费

网络贷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由于借助于网络化的平台,兼顾了小额借贷、无抵押、无担保、下款快等优势,使得网络借贷得到快速发展。2017年,中国网络资产规模接近3.5万亿,据预测,网络贷款余额2018年底为33642亿元,2019年为46995亿元。

网络贷款的发展确实对一些小额的资金需求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对那些无抵押、无有效担保、临时性应急资金需求得到了满足。

但是网络贷款由于手续简便、对贷款用途审查不严,从一定意义上助长了超前消费的行为,而且支持了那些没有意义的借贷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一些没有消费能力和借贷能力人员的借贷压力。

在很多网络平台上经常有寻求暂时借贷3000、5000的人,应该说这些借贷的人应该是不具有借贷能力的人,但确实可以在网络借贷平台上得到满足。

网络借贷的发展导致现在一些年轻人的借贷超过实际借贷能力而出现过度负债。据汇丰银行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90后人均负债12.79万元。智谷趋势一份关于90后负债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90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已经工作的90后,人均负债12万 。”

号称享受生活的90后职业水平难以支撑自己的消费水平,而网络借贷和信用卡则助长了超过实际能力的借贷行为。

在一份大学生消费信贷调查报告中,有数据显示,将近64%使用花呗的大学生,都是用花呗来购买电子产品、奢侈品和化妆品;而一些职场新人发放工资的第一件事是偿还花呗等网络借贷。

网络借贷平台最令人诟病的是其经常过程中的非法行为、高利贷行为所导致的社会问题。

网络借贷平台的合法与非法的相伴主要是贷款利率过高所受到社会的非议,虽然有报道,2018年网络借贷行业总体综合收益率为9.81%,网贷行业最低收益范围也在8-14%左右,但是现实中民间一直传言,网络借贷的短期贷款在3个月以上,即年息大约在24%,低于3个月的,一般年化利率在36%,一些长期稳定的老客户,贷款利息也在18%以上。这还是比较规范和正常的网络贷款平台的正规业务,而那些不正规的害人的网络借贷平台的利率则高得难以想象。

有媒体报道称,广东省的一名男子通过借贷宝网贷平台借款,借款3.2万元,却签下本息12万多元的借款合同,借贷利率高达1738%。

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破获的,“网络借贷平台借款1000元,一年多后,借款累计债务高达100余万元……”。

而各种砍头息、手续费、复利、724高炮等,无一不是设置各种条款让借贷人身陷高利贷难以偿还的泥潭之中。臭名昭彰的”校园贷”“裸条贷”更是让很多人产生对网络借贷的道德反感。高利率、砍头息、暴力催收等乱象让很多单纯的借款人和涉事不深的年轻人防不胜防,从而深陷网贷苦不堪言!

网络借贷由于高利息的行为助长了一些人的欠债不还心理,同样的是,也助长了一些人过度借贷难以自拔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很多网络借贷是对那些没有借贷能力的人进行借贷,从而加重了这些人的负担。因此整体上看网络借贷是弊大于利,只有规范网络借贷行为、将网络借贷纳入规范经营的轨道,才能确保网络借贷的正确发展方向。(作者:麒鉴,资深银行人士,本文作者原创欢迎关注留言讨论,严禁抄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00亿!信用卡逾期再创新高,“卡贷互养”风险冲击消费金融市场
银行最喜欢给这些人办信用卡,看你是不是最值得被信赖的人!
为什么收入越高的人,越不愿意还信用卡?
【行业研究】中金互联网消费金融研究报告:拆解中银、二三四五等盈利结构
【模式分析】资金、场景和技术是如何驱动消费金融发展的?
3万额度的信用卡,刷出30万贷款,消费,赚钱,两不误,一学就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