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既可把脉亦可观脉,初学中医者最易上手的脉诊:小儿脉法

儿科又叫幼科,古代中医则多称之为“哑科”,为什么会这么叫呢?主要是因为较小的宝宝不会说话,稍微大点的儿童虽然能讲话,但是并不能很好的和医生交流,无法表达何时患病,所患何处,这无疑给大夫的诊疗带来不少难题,正因如此儿科才会有“哑科”这一说。医之为艺诚难矣,而治小儿则尤其难也,甚至《黄帝内经》都未有小儿治病之法,故《医宗金鉴》云:儿科自古最为难,毫厘之差千里愆,也是此意。

儿科

我们都知道中医诊病向来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但是因为儿科的特殊性,导致大夫在问诊时候只能询问儿童的家人,儿童的病情由家人代诉准确性是会打折扣的,所以这时候其他诊断方法就会显得尤为重要。正因如此古人根据儿童的特殊情况创立了望,切相结合的脉诊法,这种脉诊法不仅让儿科的疾病诊断更准确,而且学起来较为容易。我们接下来就详细讲一下儿科脉法的使用方法。

  • 小儿脉法之把脉法

张景岳云:凡诊小儿,因其语言不通,尤当以脉为主。小儿离开母体后形体既具,经脉已全,所以自有脉可辨。大人可以把脉小儿当然也可以,不过不一样的是成人把脉是大夫用三个指头按诊患者手腕的寸关尺三部,但是因为小孩的手腕细小,手腕部的寸关尺特别紧凑难以区分,所以针对三岁以下的儿童,中医一般是用“一指定三关”的方法来整体观察小儿的脉象,不再需要把寸口脉细分寸关尺三部。一指定三关”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左手握住小儿的手,右手拇指同时按压小儿的寸关尺三部(反之亦然),再根据手指力量的的不同,通过浮取,中取,沉取来观察小儿的脉象。

一指定三关

不同于成人的有28脉象,小儿的脉象一般划分为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即可。但是这里要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脉象的迟数是和大人不一样。中医脉象的迟数是根据大夫的呼吸来数的,因为大人小儿呼吸不一致,所以小儿脉的正常脉象一般是大夫一呼一吸六下,跳五下一下是迟脉,七下以上就是数脉。这点是大家要记住的。至于其他的脉象和大人就没有区别了。

浮脉在皮肤上轻取可得,代表病在表;沉脉需要在筋骨之间取,代表病在里;数脉一息7下以上,代表热;迟脉一息5下以下,代表寒;小儿脉浮中沉三部都有力,代表实;小儿脉浮中沉三部都无力就代表虚。这样通过一分钟以上的切脉,得出患儿的脉象后,一对比就能判断出患儿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这种脉诊方法其实诊断起来比大人脉诊快捷很多。

初生

另外我一直强调小儿脉易上手,为什么?因为小儿初生,是稚阳体,脏腑清虚,他这阶段的脉象一般比较单一,很少兼脉,所以特别适合脉诊新手用来感受浮沉迟数等脉象的指尖感觉,这对新手来说是很好的脉诊学习方法。

  • 小儿脉法之观脉法

小儿的观脉法又叫食指络脉诊法,它是由《灵枢》诊鱼际络脉法演变而来的,该方法最早是出自唐代王超所著《水镜图诀》,后世医家以脉纹形色辨别疾病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因为该络脉是手太阴肺经的分支,加上小儿皮肤娇嫩,络脉容易观察,所以观此络脉和把手腕寸口脉的寸关尺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样能知道小儿病情的表里,寒热,虚实。

食指络脉诊法是通过观察小儿食指内侧络脉形色变化以诊察病情的方法。此法把小儿食指的三节分为“风”“气”“命”三关,从虎口象指尖数,近虎口处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风气命

诊病的时候,把患儿抱置光亮处,大夫用左手握住患儿手指,用右手大拇指沿着命关,气关,风关的方向轻轻直推,推几次后,络脉就会越来越明显,就可以进行观察,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遵循男左女右的取指方法,男孩观察左手,女孩观察右手。

食指络脉诊法的观脉总纲是: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解释的话大概就是:小儿如果络脉指纹显的比较清楚,代表病邪在表从外而来;络脉不明显则代表病邪在里,多是脏腑出现问题;小儿的络脉如果颜色鲜红多是外感伤寒,如果颜色发紫则代表里热;小儿的络脉如果颜色浅淡发白大多是虚症,如果颜色深谙凝滞代表实证。三关测轻重李中梓《诊家正眼》认为:风关脉现代表邪浅病轻易治;气关脉现,为邪气入经,病情加重;若命关脉现,则代表邪气深入脏腑,则有性命之危,所以古人古人形容病情危险时有“透关射甲”之说。

指甲

小儿的这两种脉法都特别好用,但是因为小儿的生长发育较快,所以以上两种脉法都有其时间的局限性,“一指定三关”的脉诊法和观络脉法一般都是用于3岁以下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手腕的“寸关尺”也会分部越来越明显,3岁以后根据儿童的个人情况就逐渐的可以单指挪动手指找“寸关尺”,正常情况下儿童到15岁前后就可以按照成人的脉诊法来进行诊断。

成人寸口脉

所以那些对脉诊特别感兴趣但是一直找不到把脉指尖感觉的人,不妨试一试我说的这个方法,可以先从小儿的脉象开始练习,然后逐渐的记住浮沉迟数有力无力等不同脉象那种指尖的跳动感,让手指去接受那种脉象的律动,坚持下去,长此以往绝对能让你在脉诊这方面有特别大的突破。

大家好,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是闫老中医,这是我写的脉诊系列的第九篇文章,对中医以及脉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我,脉诊系列我会一直写下去,大家关于脉诊有想法或者疑惑的也可以评论交流。我最近正准备写五运六气的相关文章,想看这方面内容的朋友不会让你等太久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脉诊的寸关尺对应脏腑 转
王敬义大夫|用现代思维解读脉法之谜
中医脉诊解析——教你如何切脉 四
脉诊注意事项
掌握了技巧,你也可以“号脉”
【中医脉诊的寸关尺对应脏腑】🙌双手寸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